副标题:无

作   者:

分类号:I01

ISBN:97875602194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人们又称美学为艺术哲学。也就是说,在哲学这个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体系中,美学是与文学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甚至可以说,美学是文艺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之一。美学的萌芽和发展在中国源远流长,两干多年以前的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有了探讨关于美学问题的言论和著作。但美学得以从哲学的附庸地位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却是18世纪中叶由西方理论家完成的,其传入中国到如今也只有一个世纪的时间。早期的中国美学是在古典文艺遗产中所含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美学,试图将它们融合起来,开始探讨文艺的审美特性,成为中国美学兴起和发展的前奏。美学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并形成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至于在本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出现两次美学研究的高潮。应该说,老一辈的美学家,为中国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筚路蓝缕、玉成大功的贡献,他们无愧于自己的时代。

目录

序言&吴中杰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艰难的思想历程
一 马克思主义学徒期
二 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反映论
三 建立在自然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第二章 珍贵的理论遗产
一 艺术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形式
二 人道主义异化观
三 理性主义的高扬
中篇
第三章 审美:人性复归的途径
一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二 拟人化与非拟人化
三 审美反映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四 审美的直接性是一种重新创造的直接性
五 特殊性:美学的中心范畴
六 第1’信号系统:美学研究的新方法
第四章 艺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
一 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
二 永远做个游击队员
三 艺术是借助形式的暗示
四 目的论的设定与现实的考察
五 不要撒谎,也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六 艺术不能直接改造社会、改变人生
第五章 问题在于现实主义
一 争论的实质是理性与非理性
二 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整体
三 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不可分割
四 作家主观的真诚可以产生真正的现实主义
五 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恢复人的完整性
六 表现主义不是未来艺术的一块必然基石
下篇
第六章 卢卡奇与中国现实主义理论
一 卢卡奇理论传入我国的历史条件
二 在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关系问题上的分歧
三 对典型问题的不同理解
四 对作家、艺术家主体意识的重视
结束语
一 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二 留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附录 卢卡奇生平简历及主要社会、学术活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