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前言
1赤水丹霞地貌概况及研究简史
1.1丹霞地貌位置和面积
1.2丹霞地貌研究简史
2赤水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
2.1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
2.2红层的抗压强度
2.3红层的碳酸盐含量
2.4红层的产状
2.5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3赤水丹霞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3.1形成丹霞地貌的内力作用
3.1.11300~1400米夷平面
3.1.21000~1200米夷平面
3.1.3800~900米夷平面
3.1.4600~700米夷平面
3.1.5500米夷平面
3.1.6300米夷平面
3.1.7河流阶地
3.2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
3.2.1流水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2崩塌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3崩积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4风化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5低等植物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4赤水丹霞地貌发育简史及地貌发育定量测算
4.1赤水丹霞地貌发育简史
4.2赤水丹霞地貌发育几个问题的定量测算
4.2.1赤水丹霞地貌区地壳上升速率的定量测算
4.2.2赤水丹霞地貌年龄的定量测算
4.2.3赤水丹霞地貌岩壁后退速率的定量测算
4.2.4赤水丹霞地貌侵蚀速率的定量测算
5赤水丹霞地貌分论
5.1南片区
5.1.1十丈洞瀑布(赤水大瀑布)
5.1.2中洞瀑布
5.1.3十丈洞瀑布票口丹崖
5.1.4两河口会水寺石窟
5.1.5香溪湖
5.1.6万年石伞
5.1.7鸡飞岩
5.1.8张家湾崩积缓坡
5.1.9盘龙瀑布
5.1.10燕子岩
5.1.11大坝山及方碑
5.1.12仁友溪
5.1.13丙安沟
5.2西南片区
5.2.1四洞沟
5.2.2杨家岩(红石野谷)
5.2.3华平瀑布
5.2.4渡仙桥
5.2.5大同天生桥
5.2.6大同水帘洞
5.2.7石顶山(石鼎山)
5.3东南片区
5.3.1葫市月亮岩天生桥
5.3.2闷头溪
5.3.3金沙沟与两公里沟
5.3.4神州赤壁
5.3.5硝岩
5.3.6甘沟
5.3.7五里沟
5.3.8五柱峰
5.3.9佛光岩
5.3.10龙凤岩
5.3.11外星人
5.3.12九角洞
5.3.13葫市摩崖造像
5.3.14葫市镇丹霞地貌
5.3.15水井湾丹霞喀斯特地貌
5.4中北片区
5.4.1天台山
5.4.2旺隆丹霞
5.4.3七里坎与黄皮洞
5.4.4石鹅嘴摩崖大佛
5.4.5云集石刻佛像
5.5东北片区
5.5.1沙千沟
5.5.2太母山与九曲湖
5.5.3长嵌沟
5.5.4仙鹤沟
5.5.5石堡
5.5.6月亮湖
5.5.7太公山
5.5.8龙洞
参考文献
后记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