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副标题:无

作   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 李 妍

分类号:

ISBN:97875168107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弗洛伊德在研究性的问题时,本书将其划分成性倒错、神经症患者的性冲动、幼儿期性欲、青春期变化等方面,由此提出了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的重要性,在研究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发展过程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解读。★在本书中,先天性因素被视为背景,偶然因素受到的关注较多;种族进化因素被视为个体发展因素的背景,对个体的关注度更高。弗洛伊德还在本书中就男性在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现代人的焦虑、性无能和处女的禁忌、并且重点说明了在学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以及性道德文明和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弗洛伊德的性学箴言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开辟了全新的性学研究领域!★本书的材料选取和内容组装都建立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所以,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决定了其自身的顺序。因为,心理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内在心理动力,往往是偶然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先天性的体质条件要想反应,需要经过激发,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提出了精辟的分析!为广大家长了解孩子的性启蒙,或者对性和爱情感到迷茫和无助的读者,本书中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经典语录:●划时代的观念,就像书中所写,人一开始可能是双性的,后来才慢慢因为各自职责变成单性,所以男人身上也会有女性心理。再去解释生活中其他反常现象就会变得容易。●性本能欲求和文化要求妥协一致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那种一定程度的苦难、牺牲甚至遥远未来的种族灭绝的威胁并不能真正避免。●当一个古老文明的禁忌突然解除时,性欲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满足,这时,爱情就不再那么神圣,人生就不再有意义;于是,为了拯救爱情的价值,人们便需要再次发生反作用,建立起新的禁忌。由此,在基督教文明中,禁欲的倾向极大地提高了爱情的精神价值,古代的异教徒通过苦行僧的生活,终生和原欲的诱惑进行斗争,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在这之中,爱情获得了它的地位和价值。

目录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C o n t e n t s

第一篇  性学三论

第一章  性变态

第一节  变异的“性对象”

第二节  性目的的变异

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

第四节  神经症患者的性本能

第五节  部分本能冲动和快感区

第六节  探究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第七节  幼儿期性欲

 

第二章  幼儿性欲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幼儿期的性潜伏期及中断

第三节  幼儿期的性欲表现

第四节  幼儿的性目的

第五节  手淫的性表现

第六节  幼儿期性欲研究

第七节  性组织的发展过程

第八节  幼儿期性欲的来源探究

 

第三章  青春期的变化

第一节  生殖区的主导性和前期快感

第二节  关于性兴奋的问题

第三节  原欲理论

第四节  异性之间的分化

第五节  寻找性对象

第六节  总结

 

第二篇  爱情心理学

第一章  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

第二章  性无能——情欲退化的阳痿现象

第三章  关于处女的禁忌

 

附录一

第一章  关于儿童的性理论

第二章  诗人和白日梦

第三章  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

第一节  文明的性道德

第二节  现代人的神经症

 

附录二

弗洛伊德生平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