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胡适

副标题:无

作   者:沈卫威著

分类号:

ISBN:978781041086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图书介绍:本书从思想文化和文学历史两方面对胡适进行了若干专题探论。

目录


目录
世纪末回眸看胡适
时代氛围里的影子与和声
胡适遗产的历史命运
胡适研究的价值取向
思想文化篇
一 从徽州走向世界——徽州文化的心理积淀与超越
文化控制与自我超越
徽州文化的形态与精神
一种比较文化视野上的观念方法的移植和借鉴
“新儒学”伦理与徽州前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士商相通的家庭与徽州文化精神的体认
徽州学术的渊源、精神与胡适的认同、改造
结语
二 “现代新史学”的背后——《古史辨·自序》散论
“现代新史学”:一个比较文化视野中课题的提出
序言杂说:个体文化比较的视角
写作心态:呼唤同志,寻求理解
胡适的和声:问题、主义、方法
题外话:历史不能避讳
三 “横看成岭侧成峰”——“胡适派文人集团”的结构形态概观序说:命题、观念、模式
结构形态的外在统摄:胡适个人的“超凡魅力”
结构形态的心理范式:自由主义的信念
机遇与过程: “胡适派文人集团”的确立与流变
文学历史篇
四 文学选择的文化制约机制——以胡适、鲁迅为视点
上新文化与新文学:现代文化意义上的阐释
“文化移植”:以全面反传统为契机的西化派得势
“新青年”:挑起“青年文化”与“父辈文化”的矛盾、冲突
科学与民主:涤荡传统文化的新思潮的原动力
“文化焦点”的震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儒家“伦理文化”被革命
新思潮冲击波:“集体麻木状”和“道德逼迫感”被解除
文学语言符号变异:新文化迈向现代化坦途的新载体
大众文学得势:新旧文学之争的结果
创造性转化:新文学的诞生与辉煌
下文学选择的偶然与必然:历史的顿挫与文化的制约
选择文学的外在因素:对洋务、维新的幻灭
自我与社会:个体文化素质与时代的感召
文学创作的内驱力:形象化的情绪记忆与内心深处的文化冲突
五 新文学革命的机缘——《文学改良刍议》的历史考察
引言
白话文学传统的溯源
世界文学流向的观照
六 新文学运动的截流与探源——从胡适到周作人
引子
上截流:《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工具理性的强化与现实需要意义上的取得
先验的历史观与再现的历史
下探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趋向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
对新文学历史源头的朦胧感知
对新文学历史源流的系统探寻
师承效应:半个世纪后的回响
结语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胡适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