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Tzu hsueh(the classical noncanonical philosophies) and modern cultural
副标题:无
作 者:罗检秋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2088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从经学到子学
一 清初的老庄研究
二 乾嘉诸子学
(一) 考据学与诸子研究
(二) 荀学与墨学
(三) 考据子书的发展
三 儒学与诸子学
第二章 诸子学的兴起
一 诸子学的内在嬗变
(一) 从“子儒平等”到“通子致用
(二) 理学与诸子的调和
二 “西学源于诸子说”
三 诸子学复兴的标志
(一) 评价诸子的深刻变化
(二) 阅读子书渐成风气
(三) 校释子书进一步完善
四 在传统与近代性之间
第三章 诸子学的发展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诸子学:梁启超和严复
(一) 梁启超
(二) 严复
二 作为国粹的诸子学:章太炎和刘师培
(一) 章太炎
(二) 刘师培
三 作为新文化的诸子学:胡适
(一) 对近代诸子学的冲击
(二) 墨学与老学
(三) 清学传统与西学精神
四 从“考据之学”到“义理之学”
第四章 诸子学与晚清文化思潮
一 诸子学与戊戌新文化
(一) 启蒙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诸子学与新旧文化之争
二 诸子学与国粹主义思潮
第五章 诸子学与五四新文化
一 诸子学与五四精神
(一) 重评先秦诸子的价值
(二) 五四新文化与晚清学术传统
二 诸子学与五四西学思潮
(一) 从“西学中源”到“中西会通”
(二) 道、墨、法与西方思潮
三 继承五四 超越五四
余论:五四以后的诸子学
(一) 子书的考据
(二) 西学深入与诸子学说研究
(三) 唯物史观派的兴起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第一章 从经学到子学
一 清初的老庄研究
二 乾嘉诸子学
(一) 考据学与诸子研究
(二) 荀学与墨学
(三) 考据子书的发展
三 儒学与诸子学
第二章 诸子学的兴起
一 诸子学的内在嬗变
(一) 从“子儒平等”到“通子致用
(二) 理学与诸子的调和
二 “西学源于诸子说”
三 诸子学复兴的标志
(一) 评价诸子的深刻变化
(二) 阅读子书渐成风气
(三) 校释子书进一步完善
四 在传统与近代性之间
第三章 诸子学的发展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诸子学:梁启超和严复
(一) 梁启超
(二) 严复
二 作为国粹的诸子学:章太炎和刘师培
(一) 章太炎
(二) 刘师培
三 作为新文化的诸子学:胡适
(一) 对近代诸子学的冲击
(二) 墨学与老学
(三) 清学传统与西学精神
四 从“考据之学”到“义理之学”
第四章 诸子学与晚清文化思潮
一 诸子学与戊戌新文化
(一) 启蒙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诸子学与新旧文化之争
二 诸子学与国粹主义思潮
第五章 诸子学与五四新文化
一 诸子学与五四精神
(一) 重评先秦诸子的价值
(二) 五四新文化与晚清学术传统
二 诸子学与五四西学思潮
(一) 从“西学中源”到“中西会通”
(二) 道、墨、法与西方思潮
三 继承五四 超越五四
余论:五四以后的诸子学
(一) 子书的考据
(二) 西学深入与诸子学说研究
(三) 唯物史观派的兴起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Chu-Tzu hsueh(the classical noncanonical philosophies) and modern cultural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