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avations of the Wangyin site in Shandong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03008053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为1975~1978年山东省究州市王因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该遗址以北辛文化 (晚期)及大汉口文化 (早期)遗存为主,有大量的房址、灰坑以及899座大汉口文化墓葬,是山东也是全国最大的史前墓地之一。遗址中出土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墓葬随葬品以及亚热带动物遗骸,为研究史前生活习俗、埋葬方式、人类体质特征和史前环境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和高校考古专业

目录

1、 石器
图二九 北辛文化的角凿与角质松土器
图三○ 北辛文化的角针、锥
图三一 北辛文化的蚌镞、牙镞、牙锥、獐牙器
图三二 北辛文化的陶尖状器
图三三 北辛文化的圆陶片、陶网坠
图三四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三五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三六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三七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三八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2、 骨器
图三九 北辛文化的陶盆形鼎、盆、釜
图四○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四一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四二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四三 北辛文化的陶双耳壶、异形罐、豆形器及“陶壶”口沿
图四四 北辛文化的陶支座
图四五 北辛文化的陶片纹饰拓片
图四六 北辛文化的陶片纹饰拓片
图四七 北辛文化的骨笄、管、针和牙质束发器
图四八 北辛文化的陶坠形器等
3、 角器
图四九 北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分布平面图
图五○ 中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坑位图
图五一 南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分布图
图五二 大汶口文化第二号房基(T250F2)平、剖面图
图五三 大汶口文化第三号房基(T262F3)平、剖面图
图五四 T269柱洞分布图
图五五 T263、T267柱洞平、剖面图
图五六 T213、T223柱洞分布及柱洞平、剖面图
图五七 T406H406平、剖面图
图五八 T270H9平、剖面图
4、 蚌器
图五九 T4011H25平、剖面图
图六○ 大汶口文化的石铲
图六一 大汶口文化的石斧
图六二 大汶口文化的石锛、凿、镰、刀
图六三 大汶口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六四 大汶口文化的石锤、杵、磨盘
图六五 大汶口文化的石磨棒
图六六 大汶口文化的穿孔磨石
图六七 大汶口文化的磨石
图六八 大汶口文化的磨光石器、石球、陶球
5、 牙器
图六九 大汶口文化的石、陶纺轮
图七○ 大汶口文化的骨锥、凿、矛
图七一 大汶口文化的骨镞、鱼镖、梭
图七二 大汶口文化的角质松土器
图七三 大汶口文化的角凿、锥、镞等
图七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尖状器
图七五 大汶口文化的圆陶片及陶“网坠”
图七六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七七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七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6、 獐牙器
图七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罐形鼎、盆形鼎
图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形鼎
图八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鋬鼎
图八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鼎
图八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
图八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盆
图八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罐、碗、盘
图八六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碟、杯、罐、穿孔器
图八七 大汶口文化的陶双耳壶、陶壶口沿、尊形器等
图八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觚形杯
7、 陶质工具
图八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觚形杯
图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豆柄、圈足
图九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支座、器盖、器座
图九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杯、坠形器及猪形泥塑
图九三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片
图九四 大汶口文化的骨针、骨柶、骨笄、骨饰
图九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镯和石镯、环、管、坠、石饰
图九六 大汶口文化的牙饰、蚌镰、牙镞、角饰等
图九七 中区第②层墓葬平面图
图九八 中区第③层墓葬平面图
(二) 生活用具
图九九 中区第④层墓葬平面图
图一○○ 西区第②层墓葬平面图
图一○一 西区第③层墓葬平面图
图一○二 西区第④层墓葬平面图
图一○三 南区墓葬平面图
图一○四 北区墓葬平面图
图一○五 M21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 M255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 M258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八 M210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1、 陶质器皿
图一○九 M2621平面图
图一一○ M263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一一 M256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一二 M404平面图
图一一三 M2616平面图
图一一四 M2549平面图
图一一五 M2214平面图
图一一六 M14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一七 M2200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一八 M22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2、 骨、牙质用品
图一一九 M246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 M127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一 M2137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二 M217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三 M228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四 M231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五 M245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二六 M2655平面图
图一二七 M2138平面图
图一二八 M248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绪言
3、 陶质小件
图一二九 M219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三○ M2657平面图
图一三一 M210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三二 M239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三三 M265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三四 M180平面图
图一三五 M282平面图
图一三六 M2476平面图
图一三七 M2252平面图
图一三八 M2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三、 动物遗骸
图一三九 M2517平面图
图一四○ M2130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四一 M2230平面图
图一四二 M2523平面图
图一四三 M2516平面图
图一四四 M2240平面图
图一四五 M212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四六 M2460平面图
图一四七 M247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四八 M1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叁 大汶口文化遗存
图一四九 M17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 M17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一 M18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二 M1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三 M220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四 M238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五 M241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六 M23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七 M249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五八 M2143、M214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一、 遗迹
图一五九 M21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 M213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一 M240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二 M23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三 M228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四 M236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五 M21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六 M2556平面图
图一六七 M253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六八 M2438平面图
(一) 房子
图一六九 M211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 M244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一 M254平面图
图一七二 M230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三 M230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四 M237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五 M240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六 M17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七 M238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七八 M2514平面图
(二) 柱洞
图一七九 M2514随葬器物
图一八○ M215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八一 M359平面图
图一八二 M2362平面图
图一八三 M266平面图
图一八四 M246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八五 M243第①层(左)、第②层(中)、第③层(右)平面图
图一八六 M255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八七 M24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八八 M304平面图
(三) 灰坑
图一八九 M317平面图
图一九○ M23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九一 M22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九二 M242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九三 M259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九四 M229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
图一九五 M2436平面图
图一九六 M2239平面图
图一九七 墓葬出土的石斧
图一九八 墓葬出土的石斧
二、 遗物
图一九九 墓葬出土的石铲
图二○○ 墓葬出土的石锛、凿
图二○一 墓葬出土的石刀
图二○二 墓葬出土的石、陶纺轮
图二○三 墓葬出土的磨石、石纺轮
图二○四 墓葬出土的骨刀、锥、镞及牙镞、蚌镞
图二○五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图二○六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图二○七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图二○八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一) 生产工具
图二○九 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
图二一○ 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
图二一一 墓葬出土的陶鋬鼎
图二一二 墓葬出土的陶鋬鼎
图二一三 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
图二一四 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
图二一五 墓葬出土的陶罐形鼎
图二一六 墓葬出土的陶钵形鼎
图二一七 墓葬出土的陶小鼎
图二一八 墓葬出土的陶鋬盆
1、 石器
图二一九 墓葬出土的陶罐
图二二○ 墓葬出土的陶盆
图二二一 墓葬出土的陶盆
图二二二 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二二三 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二二四 墓葬出土的陶豆
图二二五 墓葬出土的陶豆
图二二六 墓葬出土的陶小豆
图二二七 墓葬出土的陶杯
图二二八 墓葬出土的陶器盖、尊形漏器、盘、鬶、器座
壹 遗址概况与文化层堆积
2、 蚌器
图二二九 墓葬出土的骨针
图二三○ 墓葬出土的骨匕、骨镯、鹿角器、鹿角
图二三一 墓葬出土的石镯
图二三二 墓葬出土的陶镯
图二三三 墓葬出土的石环、石球、陶球
图二三四 墓葬出土的石坠、陶坠
图二三五 墓葬出土的骨饰及动物遗存
图二三六 墓葬出土的束发器
图二三七 墓葬出土的龟壳
3、 骨器
彩版一 王因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彩版二 王因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彩版三 王因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彩陶钵
彩版四 王因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红陶器
图版一 王因墓地北区发掘情况
图版二 王因墓地发掘情况
图版三 北辛文化的石铲、打制石铲
图版四 北辛文化的石斧
图版五 北辛文化的石锛、镰、刀
4、 角器
图版六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版七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版八 北辛文化的石杵、磨棒、磨盘、磨石
图版一○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九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一三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一二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一一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一四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盆形鼎
5、 陶质工具
图版一六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版一五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版一七 北辛文化的陶钵
图版一八 北辛文化的陶钵、盆
图版一九 北辛文化的陶支座等
图版二一 大汶口文化的房基
图版二○ 大汶口文化的房基
图版二二 大汶口文化的石铲、斧
图版二三 大汶口文化的石斧
图版二四 大汶口文化的石锛、凿、刀等
图版二五 大汶口文化的石砍砸器
(二) 生活用具
图版二六 大汶口文化的石杵、磨棒、锤
图版二七 大汶口文化的石磨盘、纺轮等
图版二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二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
图版三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罐形鼎
图版三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钵形鼎
图版三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形鼎
图版三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鋬鼎
图版三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鋬鼎、小鼎
1、 陶质器皿
图版三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
图版三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
图版三七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
图版三六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
图版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盆
图版四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盆、碗
图版四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盘、陶罐等
图版四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杯、器盖、支座、器座
图版四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双耳壶、觚形杯
图版四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觚形杯
2、 骨质用品
图版四八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单人葬墓
图版四六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单人葬墓
图版四七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单人葬墓
图版四九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合葬墓
图版五一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二次葬墓
图版五○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二次葬墓
图版五二 大汶口文化第④层二次葬墓、迁出葬墓
图版五三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单人葬墓
图版五五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单人葬墓
图版五四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单人葬墓
3、 装饰品及其他物品
图版五六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单人葬和迁出葬墓
图版五七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合葬墓
图版五八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合葬墓
图版五九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二次葬墓
图版六○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二次葬墓
图版六一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二次葬墓
图版六二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二次葬墓
图版六三 大汶口文化第③层二次葬墓
三、 动物遗骸
图版六八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六四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六五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六六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六七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七○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七一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七二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七三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图版六九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单人葬墓
肆 大汶口文化墓葬
图版七六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合葬墓
图版七四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合葬墓
图版七五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合葬墓
图版七七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合葬墓
图版八二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二次葬墓
图版七八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二次葬墓
图版七九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二次葬墓
图版八○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二次葬墓
图版八一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二次葬墓
图版八四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迁出葬墓
图版八三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迁出葬墓
图版八五 大汶口文化第②层迁出葬墓
贰 北辛文化遗存
一、 墓葬的分布与层位
图版八六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斧
图版八七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铲
图版八八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锛、凿
图版八九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刀、铲
图版九○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纺轮、石环、龟甲
图版九一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骨器
图版九二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石坠及骨器
图版九四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图版九三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图版九五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
二、 墓葬结构与葬式
图版九六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
图版九七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鋬鼎
图版九八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鋬鼎
图版九九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
图版一○○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罐形鼎
图版一○一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罐形鼎
图版一○二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形鼎
图版一○三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形鼎、小鼎
图版一○四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小鼎
图版一○五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鋬盆
三、 各层墓葬概况及墓例
图版一○六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鋬盆、罐
图版一○七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盆
图版一○八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盆
图版一○九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罐
图版一一○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版一一一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版一一二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版一一三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钵
图版一一四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豆
图版一一五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豆、尊形漏器
(一) 第④层墓葬
图版一一六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杯、小豆
图版一一七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杯
图版一一八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盖
图版一一九 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陶盘、器座、鬶
图版一二○ 山东—苏北新石器时代人口颊含球习俗
图版一二一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头骨(正面)
图版一二二 现代扬子鳄头骨及下颌骨
图版一二三 安阳殷墟及山东王因遗址出土的扬子鳄骨板
图版一二四 现代扬子鳄皮及古代器物上的鳄皮及鳄形花纹
图版一二五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扬子鳄头骨残骸
(二) 第③层墓葬
(三) 第②层墓葬
图版一三八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二七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一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二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三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四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五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四○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二九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二八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六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四二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二六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九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四四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四三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四一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图版一三七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遗存
插表目录
目录
插图目录
彩版目录
图版目录
四、 随葬品
表一 大汶口文化柱洞统计表
表二 大汶口文化灰坑统计表
表三 墓葬层位、随葬品及葬式统计表
表四 随葬陶质器类及陶系统计表
表五 随葬陶质器类及纹饰统计表
表六 觚形杯出土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七 釜形鼎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八 随葬鋬鼎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九 随葬盆形鼎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一○ 随葬罐形鼎出土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一) 生产工具
表一一 随葬陶钵形鼎出土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一二 随葬小鼎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一三 随葬鋬盆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一四 随葬陶罐层位、型式、陶系统计表
表一五 大汶口文化陶盆层位、型式、陶系统计表
表一六 墓葬出土的钵层位、陶系、型式统计表
表一七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14C测定年代数据表
1、 石器
2、 骨、蚌、牙器
一、 遗迹
(二) 生活用具
1、 陶质器皿
2、 骨器
3、 装饰品及其他物品
五、 墓葬间的相对年代
六、 墓葬材料所反映的葬俗
伍 结语
附表
附表一 王因遗址灰坑登记表
附表二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房基登记表
(一) 柱洞
附表三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登记表
附录
附录一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
附录二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
附录三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扬子鳄遗骸
附录四 山东兖州王因遗址中的龟类甲壳分析报告
附录五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群
附录六 山东兖州王因遗址77sywT4016探方孢粉分析报告
后记
英文提要
(二) 灰坑
图一 兖州王因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A 王因遗址地形与发掘探方位置图
图二,B 王因遗址发掘坑位平面图
图三 中区T230~T235北壁地层剖面图
图四 北区T407、T266、T260东壁地层剖面图
图五 南区T4009~T4012、T4020南壁地层剖面图
图六 西区地层剖面图(东壁)
图七 中区T270④层底部柱洞平、剖面图
图八 南区T4016④层底部柱洞分布平面图
二、 遗物
图九 北区灰坑分布平面图
图一○ T415H415平、剖面图
图一一 中区灰坑分布平面图
图一二 南区灰坑分布平面图
图一三 T4015H4012平、剖面图
图一四 T4012H35平、剖面图
图一五 西区灰坑分布平面图
图一六 北辛文化石铲
图一七 北辛文化石斧
图一八 北辛文化的石锛、镰、刀
(一) 生产工具
图一九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二○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二一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
图二二 北辛文化的石锤、杵、磨棒
图二三 北辛文化的石磨盘
图二四 北辛文化的穿孔磨石
图二五 北辛文化的磨石、石矛
图二六 北辛文化的磨光石器、石球、锥状石器及石、陶纺轮
图二七 北辛文化的骨凿、锥、梭形器、矛
图二八 北辛文化的骨镞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Excavations of the Wangyin site in Shando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