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副标题:无

作   者:何怀宏

分类号:

ISBN:978720013038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著作,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全书大致分为上、下两辑,上辑主要探讨正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何先生追溯较早的历史时代,尤其是从战国到西汉,在长期战争之后大致厘定的、此后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制度形成的时代,考察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西汉政治的“更化”。这是古代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中国进入现代的一个关键时期则是上世纪初,主要考察了严复的思想,探讨了他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和演绎的过程,指出了一种“双重的误读”和“伦理的阙失”的情况。同时也对随后的政治文化发展,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趋向进行了分析。

进入到当代,何先生集中关注的是生命原则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对暴力和战争的态度。上辑的*后一篇则是带有总结性的一个回顾,我谈到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有限性,中国历史上的差序正义,以及构建中国当代正义观的多种经验与可能性。

下辑主要是探讨正义在西方的历史与现实。何先生从美国*近的一次总统大选入手,分析其后的基本价值观念在独立建国前后的形成和发展,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冲突和未来可能的趋势,以及在现代世界眼光观照下的危险和隐忧。

何先生也借助对西方*近出现的一些颇有影响的新著,介绍和评析了人类价值观念的漫长时代的演变和发展,人们应当如何寻求光明而又理解黑暗,以及在罗尔斯之后和之外试图解决正义问题的理论尝试。何先生特别关注的是平等与自由的问题,因为当平等扩展到经济领域之后,这两者的矛盾变成不可避免的了。平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或者说一直是主旋律,但对它是否还是应该有一个恰当理解和适度平衡的问题?故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还需要重新审视。*后何先生还借助对一本朋霍费尔传记的书评,谈到了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个基本态度:即始终要面向人,正视人性与人道。

目录


 历史不会只由胜利者来书写和褒贬
 “王道之始”与“义利之辩”
    ——孟子所论“王道”的伦理涵义与时代涵义
 汉立六十二年开始之“更化”
 试析《天演论》之“误读”
 伦理的阙失
    ——对《天演论》及其影响的一个反省
 新文化运动二题:青年与政治
 为什么要反复讲生命原则?
 道德,以止杀为*义
 对战争的伦理约束
 事实与规范:战争伦理在中国
 正义在中国:历史的与现实的
    ——一个初步的思路
 美国大选后面的价值冲突
 价值观缘何而来?
 追求光明 理解黑暗
 正义的原则与策略
 回归古典自由主义的中道尝试
 平等的平衡
 终点的回溯
 俯身向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