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讨论《文心雕龙·风骨》的文章,可谓沉沉夥矣,然而众家意见仍未一致。本文拟谈三点想法:一、刘勰所谓“风骨”不是指某种风格,是指所有文章都应具备的优良文风;二、刘勰提倡风骨具有反对宋齐文风的用意;三、《风骨》与《通变》、《定势》应是密切相关的一组。
一
刘勰所说的“风骨”究竟是指什么?王运熙师《风骨论诠释》①曾说:
好的作品文风清明,述情显豁,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气质等在作品中呈现出明朗的风貌。刘勰所谓有风的作品,实际上就是指风清的作品而言。又说:
凡是结言端直、精炼、劲健者始能称为骨。骨是指质素而劲健有力的语言。后来王先生又有好几篇论文对此加以阐发②。在1989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的《刘勰(文心雕龙>》一章中,专列《论风骨》一目,王先生说:
风清是指文章风貌清明爽朗的一种艺术特征,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鲜明生动的文风。骨的涵义是指运用的语言精要、劲健、峻直。
笔者完全赞同王运熙师的解释。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正如王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的《论风骨》一目中开宗明义地加以说明的,《文心雕龙》所谓风骨与《体性篇》中论作家个人风格时提出的典雅、远奥等概念,与《定势篇》中言及文体风格时提出的典雅、清丽等概念,性质有所不同。风骨不是指某一作家或某一文体的风格,而“是对于许多作家和文体所提的一种普遍性的要求”。
邓仕棵先生《“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文心雕龙·风骨)九虑》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文中也强调“风骨是写作上的共同要求,并不因体裁、题材、内容、主题、风格的区别而有歧异,更不是某类文章独有的优点和特质”③。
笔者认为了解此点对于确切理解刘勰的原意非常重要,本文即拟略加申说。
风骨并不仅仅是对抒情性作品、对诗赋等文学性强的作品的要求。《风骨篇》举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和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作为具备风骨的典型例子,后者便属于所谓公家之文,即应用性文体。《文心雕龙》全书所论文体,大部分是应用性的,它们都应该具备风骨。虽然《风骨》中有“怊怅述情”、“情之含风”、“述情必显”等语,但对这“情”字应理解得宽泛些。它不但指情感,也常常是泛指情志、情理,即泛指文章的内容。当然抒情性作品最容易表现出“风力”即打动读者的力量,但非抒情的作品也必须对读者产生效应。所谓风者,乃“化感之本源”。对于“化感”一语,
目录
序…………………………………………………王运熙 1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一语的含义……………………1
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12
六朝文论若干问题之商讨…………………………………29
《典论·论文》“书论宜理”解…………………………42
陆机赋中所反映的学术思想………………………………47
感时叹逝推理散忧——读王羲之《兰亭诗》……………64
宫体诗评价问题……………………………………………71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86
《文心雕龙·神思》中的“意象”、“象”辨析………106
《文心雕龙·风骨》三议…………………………………118
刘勰论“隐秀”和锺嵘释“兴”…………………………137
锺嵘《诗品》注释商榷……………………………………152
说“体二”…………………………………………………166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解…………………………176
《文选》臆札………………………………………………189
读《文选集注》札记二则…………………………………197
盛唐边境战争和边塞诗歌…………………………………206
读杜甫《前出塞》札记……………………………………256
张继诗中寒山寺辨…………………………………………264
浅论张为的《诗人主客图》………………………………273
《唐诗纪事》中计有功本人的说明与评论………………286
从几首诗看天宝末年李白对杨国忠的态度………………298
论李白《大鹏赋》的主旨——兼谈大鹏意象的演变……307
读李小识……………………………………………………320
凑李琐记……………………………………………………330
李白《乌栖曲》、《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注释拾遗……340
蜂腰鹤膝旁纽正纽辨………………………………………344
《文镜秘府论》所载初唐声律、病犯及诗体资料之解说357
读《文镜秘府论校注》附录《本朝文粹·省试诗论》…375
关于意境的两点浅见………………………………………390
古籍中“意象”语例之观察………………………………402
著述要目(1978—2004)……………………………………440
后记…………………………………………………………443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一语的含义……………………1
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12
六朝文论若干问题之商讨…………………………………29
《典论·论文》“书论宜理”解…………………………42
陆机赋中所反映的学术思想………………………………47
感时叹逝推理散忧——读王羲之《兰亭诗》……………64
宫体诗评价问题……………………………………………71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86
《文心雕龙·神思》中的“意象”、“象”辨析………106
《文心雕龙·风骨》三议…………………………………118
刘勰论“隐秀”和锺嵘释“兴”…………………………137
锺嵘《诗品》注释商榷……………………………………152
说“体二”…………………………………………………166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解…………………………176
《文选》臆札………………………………………………189
读《文选集注》札记二则…………………………………197
盛唐边境战争和边塞诗歌…………………………………206
读杜甫《前出塞》札记……………………………………256
张继诗中寒山寺辨…………………………………………264
浅论张为的《诗人主客图》………………………………273
《唐诗纪事》中计有功本人的说明与评论………………286
从几首诗看天宝末年李白对杨国忠的态度………………298
论李白《大鹏赋》的主旨——兼谈大鹏意象的演变……307
读李小识……………………………………………………320
凑李琐记……………………………………………………330
李白《乌栖曲》、《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注释拾遗……340
蜂腰鹤膝旁纽正纽辨………………………………………344
《文镜秘府论》所载初唐声律、病犯及诗体资料之解说357
读《文镜秘府论校注》附录《本朝文粹·省试诗论》…375
关于意境的两点浅见………………………………………390
古籍中“意象”语例之观察………………………………402
著述要目(1978—2004)……………………………………440
后记…………………………………………………………443
汉唐文学辨思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