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波斯历史文化与伊朗穆斯林风情礼仪》之后的第二部伊朗学专著,用务实的眼光解析了伊朗丰富的文化历史;他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站在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的大背景中,全面考证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并侧重对鲜为人知的伊朗社会现象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考察和研究,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流畅的笔触,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介绍,并以大量的富有感染力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伊朗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是一部融学术性、知识性、客观性、纪实性、可读性于一炉的拓荒之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伊朗现代社会绚丽多彩的生活,以及一幅幅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画卷,翻阅此编的过程,犹如前往我国各地作了一次神奇的旅行。如环境、交通、国民教育、妇女现状、衣食住行、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等。从人到物、由动至静,无一不描写细致,触及了我国社会的经济、贸易、文化、宗教、社会、民俗等方面的情况。下编对波斯文明产生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结论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实际情况更多>>
目录
序/001
自序:情缘德黑兰 穆萨·王锋/004
上篇 守望与思索
重返德黑兰/003
伊朗的首都因《德黑兰宣言》而名闻世界/004
德黑兰的俗与伊斯法罕的雅/005
德黑兰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渊源/007
伊斯法罕的波斯情调/010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在这里和平共处/015
波斯地毯是伊朗民族艺术的至尊/017
孤寂与静观/019
难忘那一天清晨/022
驻足凝望花园街/024
阳光洒满石榴园/027
德黑兰市区看环境污染/032
在德黑兰乘中国地铁/033
德黑兰大街的广告牌和献爱心捐款箱/035
出乎意料的国民素质教育/038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041
波斯自古多佳丽/042
艾滋病狂潮基本上没有渗入这一地区/047
边走边看,亦幻亦真/048
革命广场大街购书乐/049
伊朗人如此办婚礼/054
衣食住行在伊朗/059
衣:男性随意但须得体,女眭则要求甚多/059
吃:与中国相比单一,但营养而又卫生/061
住:伊朗人梦寐以求的核心/064
行:交通方便快捷/067
走读在德黑兰大学/069
伊朗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070
教学规模与内容/070
研究中心/071
风格独特的大学图书馆/072
办学理念的特色化与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73
别具一格的德黑兰大学女子学院/073
阿依莎教授、帕丽教授/074
参加德黑兰大学毕业典礼/079
平静寂寞的日子/082
亲情在右爱在左/083
人生只有情难忘:侯赛因和我/085
友情和感动:我与苏来曼/087
我的伊朗忘年之交——拉苏勒先生/089
想起我的异国朋友穆罕默德·迪巴杰/092
拥有一分思念,生命更加珍贵:我所认识的伊布拉欣米/093
难忘他乡之旅/097
自觉与规范/097
侯赛因和我里海走笔/099
游走哈马丹/103
旧时期的朝都哈格玛塔那/104
犹太美女以斯帖与马尔杜蔡/104
甘奇纳麦(意为“宝书”) /106
阿里·萨德尔岩洞/107
勃尔杰·古尔邦金字塔穹顶建筑/107
“精通多学科”的世界著名医学家伊本·西拿/107
山谷中的古城一大布里士/108
我与拉苏勒漫步于“伊斯兰绿松石” /110
叹为观止的波斯伊斯兰宗教建筑/111
走进伊朗清真寺/115
伊斯法罕广场皇家清真寺/117
马什哈德阿里·礼达大清真寺/118
伊玛目霍梅尼陵园清真寺/120
谢赫·卢特夫劳清真寺/124
什叶派的摇篮——库姆/125
马什哈德与伊玛目·里扎陵园/126
蜚声世界的伊朗四大著名诗人与音乐/129
菲尔多西与他的《王书》 /130
走近萨迪和他的《果园》《真境花园》 /133
鲁米《玛斯那维》与《爱的盛宴》/137
抒情诗大师哈菲兹/143
感受“伊朗交响乐”/146
你所不知道的——流浪者音乐/147
解读伊朗文化的深层结构/149
“《古兰经》城门”/149
“波斯水轮”“空调”与园林艺术/150
波斯细密画/152
波斯的诗歌之都——设拉子/153
四十柱宫/155
波斯语中的巴扎/156
自由纪念塔/156
伊朗发行的第一枚邮票/157
伊朗的宗教阶层人士鲁哈尼/158
波斯湾:伊朗石油与水上要道/162
波斯湾最美的歇息之地:基什岛/163
风景秀丽的格什姆岛/164
蓝色的港湾阿巴斯港/164
霍尔木兹岛与葡萄牙城堡/165
伊朗驰名世界的名优特产/167
藏红花,一种生长在伊朗的奇特植物/167
伊朗诗人把丰满女陛的隆胸比喻为丰硕圆形的石榴/168
阿月浑子(开心果)在伊朗被称为“匹斯泰” /169
鱼子酱:里海中的黑珍珠/170
伊朗人的传统宗教礼仪与生活饮食习俗/171
春季新年与民族圣节/172
伊朗不同民族的生活饮食习俗/175
伊朗人……
自序:情缘德黑兰 穆萨·王锋/004
上篇 守望与思索
重返德黑兰/003
伊朗的首都因《德黑兰宣言》而名闻世界/004
德黑兰的俗与伊斯法罕的雅/005
德黑兰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渊源/007
伊斯法罕的波斯情调/010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在这里和平共处/015
波斯地毯是伊朗民族艺术的至尊/017
孤寂与静观/019
难忘那一天清晨/022
驻足凝望花园街/024
阳光洒满石榴园/027
德黑兰市区看环境污染/032
在德黑兰乘中国地铁/033
德黑兰大街的广告牌和献爱心捐款箱/035
出乎意料的国民素质教育/038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041
波斯自古多佳丽/042
艾滋病狂潮基本上没有渗入这一地区/047
边走边看,亦幻亦真/048
革命广场大街购书乐/049
伊朗人如此办婚礼/054
衣食住行在伊朗/059
衣:男性随意但须得体,女眭则要求甚多/059
吃:与中国相比单一,但营养而又卫生/061
住:伊朗人梦寐以求的核心/064
行:交通方便快捷/067
走读在德黑兰大学/069
伊朗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070
教学规模与内容/070
研究中心/071
风格独特的大学图书馆/072
办学理念的特色化与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73
别具一格的德黑兰大学女子学院/073
阿依莎教授、帕丽教授/074
参加德黑兰大学毕业典礼/079
平静寂寞的日子/082
亲情在右爱在左/083
人生只有情难忘:侯赛因和我/085
友情和感动:我与苏来曼/087
我的伊朗忘年之交——拉苏勒先生/089
想起我的异国朋友穆罕默德·迪巴杰/092
拥有一分思念,生命更加珍贵:我所认识的伊布拉欣米/093
难忘他乡之旅/097
自觉与规范/097
侯赛因和我里海走笔/099
游走哈马丹/103
旧时期的朝都哈格玛塔那/104
犹太美女以斯帖与马尔杜蔡/104
甘奇纳麦(意为“宝书”) /106
阿里·萨德尔岩洞/107
勃尔杰·古尔邦金字塔穹顶建筑/107
“精通多学科”的世界著名医学家伊本·西拿/107
山谷中的古城一大布里士/108
我与拉苏勒漫步于“伊斯兰绿松石” /110
叹为观止的波斯伊斯兰宗教建筑/111
走进伊朗清真寺/115
伊斯法罕广场皇家清真寺/117
马什哈德阿里·礼达大清真寺/118
伊玛目霍梅尼陵园清真寺/120
谢赫·卢特夫劳清真寺/124
什叶派的摇篮——库姆/125
马什哈德与伊玛目·里扎陵园/126
蜚声世界的伊朗四大著名诗人与音乐/129
菲尔多西与他的《王书》 /130
走近萨迪和他的《果园》《真境花园》 /133
鲁米《玛斯那维》与《爱的盛宴》/137
抒情诗大师哈菲兹/143
感受“伊朗交响乐”/146
你所不知道的——流浪者音乐/147
解读伊朗文化的深层结构/149
“《古兰经》城门”/149
“波斯水轮”“空调”与园林艺术/150
波斯细密画/152
波斯的诗歌之都——设拉子/153
四十柱宫/155
波斯语中的巴扎/156
自由纪念塔/156
伊朗发行的第一枚邮票/157
伊朗的宗教阶层人士鲁哈尼/158
波斯湾:伊朗石油与水上要道/162
波斯湾最美的歇息之地:基什岛/163
风景秀丽的格什姆岛/164
蓝色的港湾阿巴斯港/164
霍尔木兹岛与葡萄牙城堡/165
伊朗驰名世界的名优特产/167
藏红花,一种生长在伊朗的奇特植物/167
伊朗诗人把丰满女陛的隆胸比喻为丰硕圆形的石榴/168
阿月浑子(开心果)在伊朗被称为“匹斯泰” /169
鱼子酱:里海中的黑珍珠/170
伊朗人的传统宗教礼仪与生活饮食习俗/171
春季新年与民族圣节/172
伊朗不同民族的生活饮食习俗/175
伊朗人……
Understanding Persia:a Chinese scholar trip to Ira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