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就学术思想和学术思潮而言,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时期;从内容上说,玄学伦理思想是魏晋时期思想家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展开辨析的结晶。本书以魏晋时代“玄学”的伦理道德思想为自己的研究坐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通过道德根据、道德范畴、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理想人格等五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魏晋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伦理思想,清晰地呈现出高诱、刘邵、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裴頠、葛洪、张湛、韩康柏、王坦之、支遁等为人所关注的具体人物的伦理思想行程、基本内容、特点,从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魏晋玄学伦理思想发展的概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初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第一节 高诱《吕氏春秋注》和《淮南子注》中“天本授人清净之性”的伦理思想
一、“道德本,仁义末”的道德根据论
二、“天本授人清净之性”的道德范畴论
三、“成仁义之教”的道德教化论
四、“无患莫若自修其身之贤”的道德修养论
五、“以万物为利”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刘邵《人物志》“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的人物评价的道德思想
一、人物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二、人物评价和人格育成
第二章 正始时期的玄学伦理
第一节 何晏“性者,人之所受以生”的伦理思想
一、“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的道德根据论
二、“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的道德范畴论
三、“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的道德教化论
四、“穷理尽性”的道德修养论
五、“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王弼“性其情”的伦理思想
一、老子解释中的道德思想
. 二、周易解释和《论语释疑》中的道德思想
第三章 竹林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第一节 阮籍“立仁义以定性”的伦理思想
一、老庄解释中“自然者无外”的道德根据论
二、“立仁义以定性”的性情论
三、“发而开之”的道德教化论
四、“保身修性”的道德修养论
五、“恬生静死”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嵇康“性动则纠之以和”的伦理思想
一、“仁义务于理伪……非自然之所出也”的道德本质论
二、“性气自和”的道德范畴论
三、“世无自理之道”的道德实践论
四、“不存有措”的理想人格论
第四章 西晋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
第五章 东晋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末论:玄学伦理的特征与渊源辨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初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第一节 高诱《吕氏春秋注》和《淮南子注》中“天本授人清净之性”的伦理思想
一、“道德本,仁义末”的道德根据论
二、“天本授人清净之性”的道德范畴论
三、“成仁义之教”的道德教化论
四、“无患莫若自修其身之贤”的道德修养论
五、“以万物为利”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刘邵《人物志》“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的人物评价的道德思想
一、人物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二、人物评价和人格育成
第二章 正始时期的玄学伦理
第一节 何晏“性者,人之所受以生”的伦理思想
一、“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的道德根据论
二、“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的道德范畴论
三、“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的道德教化论
四、“穷理尽性”的道德修养论
五、“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王弼“性其情”的伦理思想
一、老子解释中的道德思想
. 二、周易解释和《论语释疑》中的道德思想
第三章 竹林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第一节 阮籍“立仁义以定性”的伦理思想
一、老庄解释中“自然者无外”的道德根据论
二、“立仁义以定性”的性情论
三、“发而开之”的道德教化论
四、“保身修性”的道德修养论
五、“恬生静死”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嵇康“性动则纠之以和”的伦理思想
一、“仁义务于理伪……非自然之所出也”的道德本质论
二、“性气自和”的道德范畴论
三、“世无自理之道”的道德实践论
四、“不存有措”的理想人格论
第四章 西晋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
第五章 东晋时期的玄学伦理思想
末论:玄学伦理的特征与渊源辨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