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分析了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特性,提出在城市化影响地区进行城
市雨洪模拟的技术、方法和模型,以郑州市龙湖水系与城市防洪关系研究为
例,论证龙湖参与城市防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分析龙湖水系规划对郑州
市城市防洪的影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地下水环境系统动力学、地质工
程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理论和数值模拟、类比、统计等方法,探
讨和分析城市人工湖在开挖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针对不
同平均水深的湖体设计方案,进行成湖方案比选和优化、成湖前后地质灾害
预测评估。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环境地质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水
利、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使
用和参考。
目录
城市人工水体建设丛书”序
前言
上篇:城市人工水体的地表水效应与防洪减灾
第一章 上篇绪论
1.1 城市防洪概述
1.1.1 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性
1.1.2 城市防洪现状
1.1.3 城市防洪主要任务
1.1.4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1.2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1.2.1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1.2.2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1.3 城市防洪与排水措施
1.3.1 工程措施
1.3.2 非工程措施
1.4 城市化地区水文计算方法分析
第二章 城市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
2.1 设计暴雨时空分布
2.1.1 设计暴雨时间分布
2.1.2 设计暴雨空间分布
2.2 暴雨资料的选样
2.3 次暴雨过程的划分
2.4设计暴雨计算
2.4.1 设计雨量计算
2.4.2 设计暴雨过程
2.5 城市下垫面特点及其分类
2.5.1 城市下垫面特点
2.5.2 城市下垫面分类
2.6 城市产汇流计算
2.6.1 水面产流计算
2.6.2 水田产流计算
2.6.3 旱地产流计算
2.6.4 城镇产流计算
2.6.5 总产流量计算
2.6.6 坡面汇流计算
2.7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第三章 平原河网水力计算
3.1 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组)
3.1.1 圣维南方程组
3.1.2 圣维南方程组的数值求解
3.2 河网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3.2.1 外河道计算
3.2.2 内河道计算
3.2.3 环状河网的求解步骤
3.2.4 节点水位方程
3.3 河网概化
3.3.1 基本河道的概化
3.3.2 湖泊的概化
3.3.3 流域面上调蓄作用的概化
3.4 定解条件
3.4.1 外边界条件
3.4.2 内边界条件
3.5 圩区处理
第四章 城市雨洪模型
4.1 雨洪管理模型
4.2 蓄水、处理、溢流模型
4.3 沃林福特模型
4.4 伊利诺排水模型
第五章 龙湖水系与郑州市城市防洪关系分析
5.1 研究目标
5.1.1 研究问题描述
5.1.2 研究目标
5.1.3 技术路线
5.2 计算方法
5.2.1 设计暴雨计算
5.2.2 建成区产汇流计算
5.2.3 天然流域产汇流计算
5.2.4 河道汇流计算
5.3 龙湖水系规划条件
5.3.1 龙湖湖区工程
5.3.2 河道
5.3.3 市区排水系统
5.3.4 控制性水闸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1 设计暴雨
5.4.2 河网人流计算
5.4.3 河网水力计算
5.4.4 河网水力计算结果
5.4.5 成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下篇:城市人工水体的地下水效应与地质灾害分析
第六章 下篇绪论
6.1 我国城市人工湖建设现状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3 基本理论与模拟技术
6.4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七章 龙湖场区主要环境特征
7.1 自然地理概况
7.1.1 交通位置
7.1.2 地形地貌特征
7.2 气象和水文
7.2.1 气象
7.2.2 水文
7.3 河流特征
7.4 地层岩性
7.4.1 区域地质概况
7.4.2研究区地层岩性
7.5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7.5.1 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7.5.2 黄河侧渗的影响
7.5.3 龙湖区浅层水文地质特征
第八章 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
8.1 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8.2 数学模型
8.3 定解条件
8.4 渗透系数的确定
8.5 网格单元剖分
8.6 模型识别与验证
8.7 浅层地下水系统预测与评价
第九章 成湖方案预测与优化
9.1 龙湖渗漏分析
9.2 入渗强度分析
9.3 成湖预测方案比选
9.3.1 不同渗漏条件下的成湖方案
9.3.2 湖底不铺垫成湖方案
9.3.3 湖底铺垫防渗成湖方案
9.4 成湖方案优化
9.5 湖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
第十章 龙湖主湖区成湖及防渗工艺
10.1 龙湖开挖湖深的确定
10.2 干法开挖对地下水系统破坏程度预测
10.2.1 问题的提出
10.2.2 干法开挖对区域地下水疏干的影响
10.2.3 干法开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0.2.4 干法开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10.3 综合开挖工艺的确定
10.4 龙湖防渗方案的确定
10.4.1 防渗方案的确定原则
10.4.2 水中抛土防渗实例调研
10.4.3 水中抛土室内防渗试验研究
10.4.4 龙湖成湖后的渗漏量预测
10.5 开挖与防渗工艺简介
第十一章 龙湖成湖前后地质灾害问题的预测评估研究
11.1 区域稳定性问题
11.2 龙湖开挖岸坡稳定性问题
11.2.1 龙湖开挖边坡计算参数的确定
11.2.2 开挖边坡稳定性计算
11.3 施工期渗透变形问题
11.3.1 管涌、流土的判别方法
11.3.2 管涌、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计算
11.3.3 渗透变形可能性的判定
11.4 龙湖成湖后地震液化问题
11.4.1 初判
11.4.2 复判
11.5 盐碱化问题
11.6 附加应力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
上篇:城市人工水体的地表水效应与防洪减灾
第一章 上篇绪论
1.1 城市防洪概述
1.1.1 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性
1.1.2 城市防洪现状
1.1.3 城市防洪主要任务
1.1.4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1.2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1.2.1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1.2.2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1.3 城市防洪与排水措施
1.3.1 工程措施
1.3.2 非工程措施
1.4 城市化地区水文计算方法分析
第二章 城市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
2.1 设计暴雨时空分布
2.1.1 设计暴雨时间分布
2.1.2 设计暴雨空间分布
2.2 暴雨资料的选样
2.3 次暴雨过程的划分
2.4设计暴雨计算
2.4.1 设计雨量计算
2.4.2 设计暴雨过程
2.5 城市下垫面特点及其分类
2.5.1 城市下垫面特点
2.5.2 城市下垫面分类
2.6 城市产汇流计算
2.6.1 水面产流计算
2.6.2 水田产流计算
2.6.3 旱地产流计算
2.6.4 城镇产流计算
2.6.5 总产流量计算
2.6.6 坡面汇流计算
2.7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第三章 平原河网水力计算
3.1 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组)
3.1.1 圣维南方程组
3.1.2 圣维南方程组的数值求解
3.2 河网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3.2.1 外河道计算
3.2.2 内河道计算
3.2.3 环状河网的求解步骤
3.2.4 节点水位方程
3.3 河网概化
3.3.1 基本河道的概化
3.3.2 湖泊的概化
3.3.3 流域面上调蓄作用的概化
3.4 定解条件
3.4.1 外边界条件
3.4.2 内边界条件
3.5 圩区处理
第四章 城市雨洪模型
4.1 雨洪管理模型
4.2 蓄水、处理、溢流模型
4.3 沃林福特模型
4.4 伊利诺排水模型
第五章 龙湖水系与郑州市城市防洪关系分析
5.1 研究目标
5.1.1 研究问题描述
5.1.2 研究目标
5.1.3 技术路线
5.2 计算方法
5.2.1 设计暴雨计算
5.2.2 建成区产汇流计算
5.2.3 天然流域产汇流计算
5.2.4 河道汇流计算
5.3 龙湖水系规划条件
5.3.1 龙湖湖区工程
5.3.2 河道
5.3.3 市区排水系统
5.3.4 控制性水闸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1 设计暴雨
5.4.2 河网人流计算
5.4.3 河网水力计算
5.4.4 河网水力计算结果
5.4.5 成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下篇:城市人工水体的地下水效应与地质灾害分析
第六章 下篇绪论
6.1 我国城市人工湖建设现状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3 基本理论与模拟技术
6.4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七章 龙湖场区主要环境特征
7.1 自然地理概况
7.1.1 交通位置
7.1.2 地形地貌特征
7.2 气象和水文
7.2.1 气象
7.2.2 水文
7.3 河流特征
7.4 地层岩性
7.4.1 区域地质概况
7.4.2研究区地层岩性
7.5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7.5.1 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7.5.2 黄河侧渗的影响
7.5.3 龙湖区浅层水文地质特征
第八章 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
8.1 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8.2 数学模型
8.3 定解条件
8.4 渗透系数的确定
8.5 网格单元剖分
8.6 模型识别与验证
8.7 浅层地下水系统预测与评价
第九章 成湖方案预测与优化
9.1 龙湖渗漏分析
9.2 入渗强度分析
9.3 成湖预测方案比选
9.3.1 不同渗漏条件下的成湖方案
9.3.2 湖底不铺垫成湖方案
9.3.3 湖底铺垫防渗成湖方案
9.4 成湖方案优化
9.5 湖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
第十章 龙湖主湖区成湖及防渗工艺
10.1 龙湖开挖湖深的确定
10.2 干法开挖对地下水系统破坏程度预测
10.2.1 问题的提出
10.2.2 干法开挖对区域地下水疏干的影响
10.2.3 干法开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0.2.4 干法开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10.3 综合开挖工艺的确定
10.4 龙湖防渗方案的确定
10.4.1 防渗方案的确定原则
10.4.2 水中抛土防渗实例调研
10.4.3 水中抛土室内防渗试验研究
10.4.4 龙湖成湖后的渗漏量预测
10.5 开挖与防渗工艺简介
第十一章 龙湖成湖前后地质灾害问题的预测评估研究
11.1 区域稳定性问题
11.2 龙湖开挖岸坡稳定性问题
11.2.1 龙湖开挖边坡计算参数的确定
11.2.2 开挖边坡稳定性计算
11.3 施工期渗透变形问题
11.3.1 管涌、流土的判别方法
11.3.2 管涌、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计算
11.3.3 渗透变形可能性的判定
11.4 龙湖成湖后地震液化问题
11.4.1 初判
11.4.2 复判
11.5 盐碱化问题
11.6 附加应力问题
参考文献
城市人工水体水文效应与防灾减灾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