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论丛

副标题:无

作   者: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 编

分类号:

ISBN:978710805023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13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与武汉大学协同共同组建了台湾研究所。研究所依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组建,由武汉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担任所长。研究所创办《台湾研究论丛》,拟设台湾经济与社会、台湾历史与文化、学术评论、学术笔谈、研究动态等栏目。作者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以海外学者为辅。

目录

弁言
国学与台湾教育
  台湾历史教育源流初探——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浅议台湾版《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连横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和精神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台湾
  从游——熊十力与唐牟徐之师友一伦
  国学辨析三题
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笔谈
  国文国史国伦(冯天瑜)/湖北省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熊召政)/传统文化教
  育现状的反思(郭齐勇),自我殖民化的台湾教育——阻碍台湾发扬传统中国文
  化的原因(徐武军)/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台湾经验(王基伦),战后台湾的
  “祖匡I化文化运动”及其影响(林泉忠)/中华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曾春海)/
  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复兴(朱高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黄石城)/中华易学
  文化教育在当代中开展的路径(邵崇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当务之急(唐
  翼明)/当下的国民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国学(陈文新)/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研习
  营观察与思考(尹全海)/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王明荪)/传统文化教育与现
  代公民教育——战后台湾的探索历程(何卓恩)/无锡国专的现代启示(姜海龙)/
  牟宗三与人文讲习会(王林伟)/光复后台湾佛教的“祖国化’’(姚彬彬)/粱
  漱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乡农教育(杨杰)
台湾文学与宗教
  台湾文学三论
  殖民地现代与诗社传统意识问的乖离——以梁启超的台湾访问为中心
  张我军的“祖国体验”:恋爱和新文学
  论五六十年代台湾新诗的现代与传统
  星云对临济禅的现代诠释与传承
  《玉琳国师》与“新僧”星云的宗教抱负
  印顺法师禅宗研究二题
台湾史探略
  日本首次侵台中“番地无主”论的建构与破碎
  台湾机器局筹办始末
  冲突:晚清大阪博览会中的台湾因素初议
  大时代下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
  王世杰生平述论
  罗宗洛与台湾大学的接收与重建
  台湾与大陆文化认同的历史性特征
  1949年以来全球战略视角下美国台湾政策的历史考察
  台湾姓氏渊源(陈姓、林姓与连姓)
台湾学术思潮
  胡秋原历史哲学述论
  论胡秋原对台湾七十年代现代化派的批判
  论方东美哲学中的“情”
  周德伟:台湾自由主义中的独特思想者
  两岸学者聚焦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文化共识
  ——“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综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台湾研究论丛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