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体验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前著

分类号:

ISBN:978701008336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体验》内容简介:在古希膳,“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但是当前我们将哲学教学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手段,实际上“遮蔽”了哲学的本性和应有功能。而哲学教学由知识向体验的转变,正是哲学的“解蔽”,《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体验》的作者通过“内省篇”、“入际篇”、“外观篇”等三个专题的101篇小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当今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如环保、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路边烧烤等。使读者逐渐消除僵化的观念、成见、习惯造成的遮蔽,变得耳聪目明,增强洞察力。

目录

丛书思序
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体验(代序)
内省篇
1.“折来又折去”——鲜活的哲学
2.哲学有什么用
3.“用心”与“动脑”——两类思维
4.“逻辑在先”与“事实在先”
5.客观也是“观”
6.镜中的“自我”
7.“我思故我在”辩
8.精神、意识、实践是不是物质
9.何谓“实在”
10.主观能动作用的另一面
11.理性与激情
12.“天宫”遐想
13.如果吴承恩在飞机上
14.“当下”的现实
15.不可忽视的“无条件”
16.世界为什么会有“规律”
17.论“道”与“程序”
18.由“道”至“理”的演变
19.关于“迷信”的思考
20.何时应该“信命”
21.“天意”与“人意”
22.科学的因果性与宗教的因果性
23.戏说“形式”与“内容”
24.“象”的意蕴
25.“柔弱”何以胜“刚强”
26.论“反者道之动”
27.“中庸之道”与“能耐”
28.“水到”一定“渠成”?
29.论“穷变通久”
30.历史的“测不准关系”
31.“没理讲什么理?”
32.论“真”与“实”
33.逻辑的“真相”与事实的“真相”
34.论“视”与“见”
35.论“虚拟自我”
36.“太极图”的一种解读
37.逻辑思维的误用

人际篇
1.品行与环境
2.论“成熟”
3.至纯至善的追求
4.人的正面和反面
5.镜头里的世界
6.“天网”与“人网”
7.假如人们永远年轻
8.小议“阴刚”与“阳柔”
9.论“快活”
10.三种幸福境界
11.美女如何度过老年
12.“脸”与“面子”
13.“实话”与“实说”
14.韩非子的“悖论”
15.“合情”与“合理”
16.论“成功经验”
17.论“魅力”
18.欣赏国画要用“心”
19.关于人工美的思考
20.虚心与心虚
21.“不惑之年”的诱惑
22.“瘾”的解析
23.有多少烦恼是自找的
24.圣人与凡人
25.群众的选择
26.古人与今人
27.没有神的“神圣”何以可能
28.谈“灵验”
29.祭品中的“洋小姐”
30.五台山游感
31.换个角度看“过年”
32.为何“上善若水”

外观篇
1.“家”与“国”
2.“道”与“术”
3.吃肉与经商
4.论“奢侈”
5.对独生子女一代的反思
6.名人面面观
7.名、利与传播手段
8.“春晚”中的“赵本山现象”
9.生活呼唤理性
10.意义、效率与成本
11.实验与试验
12.“学”与“术”的分家
13.“多多”未必“益善”
14.意气与科学
15.反思“非典”
16.“非科学”、“反科学”与“伪科学”
17.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18.量化标准的非科学性
19.论“匠气”
20.技术率先的结果
21.造物与拆物
22.人的空间意识
23.“座架”中的生活
24.技术的目的与手段
25.假冒伪劣为何屡禁不绝
26.“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
27.“神鞭”的启示
28.如何再现技术史的本来面目
29.金庸小说中的工具意识
30.关于城市文化环境的思考
31.机体与机器的较量
32.“大道”视野中的实践智慧
结语:哲学体验的乐趣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从知识到体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