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魏华仙著

分类号:

ISBN:97875364603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流通、消费相互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宋代消费问题。我们选取四类物品为探讨对象,目的是想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探讨,了解宋人对这物品的消费状况,对宋代的生活水平有个初步认识,反过来又窥知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一章,肉类。肉类属于牛活消费品中的副食类,由于其富禽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物质而为人们所重视,占人虽然不如我们今天这样对其营养价值有科学的认识,但对其在人们饮食生活及身体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有很深认识的,“五畜为益”则是精辟概括。我们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着手,探讨宋代肉类消费和与之相关行业的关系,了解宋代肉类消费途径有哪些?消费状况怎样?呈现出了什么消费特点?以期对宋代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大致把握。与肉类联系紧密的是畜牧业及养殖业,宋代养羊业、养猪业、养牛业、家禽饲养业、捕鱼养鱼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传统畜牧业的地域特点继续存在,即北方养羊多于南力,南方养猪、养鱼多于北方,尤其是养猪业和养鱼业,成为宋代区别于前代的很有特点的养殖业。有关牲畜的贩运也很活跃,主要足从农村集中向城镇市场集中。城市有专门的肉行、鱼行,出售各种生熟肉,京还有把牲畜肉分成肉、骨、事件(即内脏杂碎)等来出售的,各种内脏熟菜也在人小酒店里出现。肉类加工方法多样,分菜肴制作和腌制品制作。宋代肉类消费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地域性,主要表现在北方以羊肉消费为主;南方以猪肉、水产为主;宫延肉食消费结构也随着宋室的过渡而呈现出羊肉消费逐渐减少,猪肉、水产消费逐渐增多的特点;野味类肉食消费也以南方较为突出,这是由畜牧业和养殖、眦的区域性特点所决定的。二是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羊肉主要为高官、贵族、富商等阶层的消费品,而且出现了极其奢侈、浪费的畸形消费现象;猪肉、水产在宋代的消费阶层广泛。猪肉在地位上仅次于羊肉,由于传统医学对猪肉营养价值的低估甚至贬低,所以宋以前的猪肉食用消费并不很流行,尤其是富贵阶层消费猪肉的较少。但由于南方养猪业的发展、猪肉价格比羊肉低以及苏轼等士大夫对猪肉的大力宣传推广,使猪肉在人们肉食品消费结构中占了重要地位,二京的猪肉人均消费量大于其他肉类,内脏也受到城市人的重视,猪肉真正成为了大众化的肉食消费品。鱼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也越发重要,取代了唐以前鸡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宋室南迁导致牛态环境因素变化,还因为中国社会的中心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南北之间的一些成见虽继续存在,如北方人取笑南方人吃蛙,但总的说来,南方的消费习俗在逐渐得到认可并被效仿。   第二章,水果。宋代水果生产遍布全国,出现了种植规模大,为出卖而生产、脱离农业的专业化、商品性特点,尤其是太湖流域的柑橘和福建的荔枝生产。同时鲜果保存及干果品制作多样而先进,水果贩运业的兴盛,使水果消费突破了地方性,大量南方水果北运。水果用途广泛,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制作食品、菜肴、酿酒,制作饮料以及药用等等,这在宋代均已出现,据宋人林洪《山家清供》所记,果馔仅次于花馔,居第二位,丰富了饮食品种,充分发挥着“五果为助”的功用。   城市里水果价格一般处于低于鱼肉而高于蔬菜这一水平,说明它是较高级的副食品,其消费阶层主要是中上层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城市居民,而质优量少价贵的水果是富贵阶层的消费品,一般居民水果消费主要用做祭祀的供品、馈送的礼品和招待亲朋的食品,同时水果的非商品性消费在农村或产地较为明显   第三章,纸张。纸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宋代的纸具有生产区域扩大、原料增多、技术进步、生产数量和质量提高、纸制品种类丰富等特点,这既是宋代纸张消费的基础,又是其生产的动力,生产和消费相互关系在这里得到突出体现。首先,时代政府机构庞大,科举考试制度更趋完善,。阿府消费用纸数量卜分庞大,其来源途径除生产区域以赋税形式进贡外,还通过购买从市场获取大量纸张;其次,宋代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制造和使用纸币的朝代,从北宋到南宋,随着纸币使用区域范ⅲ的逐渐扩大和印制数量的猛增,纸张消耗数量剧增,还有纸制信片票据茶引、盐引、矾引等的印制和使用;再次,宋代文化高度发展,书法、绘画用纸大增。同时印刷术发明与发展.又使书籍印刷增多,纸制品也被广泛制作和使用,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废旧纸的利用也受到重视。这一切使宋代消费用纸需求达到空前程度,而这又有力地促进了宋代纸的生产。   第四章,花卉。花卉即使在今人的眼光里也是属于精神领域的消费品,而作为物质消费品的花卉制品,更是高级消费品,有的还属于奢侈品,它的生产和消费表明:宋代花卉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及物质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精神享受性资料消费增加。花卉作为经济作物,是宋代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种植在宋代呈现出晶种增多、技术提高、产区遍布全国并出现牡丹、芍药、海棠、茉莉等特色花卉产区,以种花为生的专业户出现。花卉种植的增多又培养了社会的爱花风气,人们用花打扮自己,装饰家居和酒楼饭店,甚至出钱赏花。此外,花卉的特殊功用也被广泛开发,其中花卉食品在《山家清供》一书的记载中居第一位,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花卉的消费区主要在城市和生产区,城市里有专门的买卖市场,消费高峰主要在春、夏花卉生长季节和节日期间。花卉价格随品种的优劣、种植的多少、人们的喜好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相差很大。自然,品优价贵的花卉不属于一般百姓的消费范围。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目的
二 有关宋代消费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章 宋代肉类的来源、售卖与消费
第一节 宋代肉类概述
一 宋代肉类范围
二 宋代肉食种类及其基本消费状况
第二节 宋代的畜牧养殖业
一 养羊业
二 养猪业
三 养牛业
四 家禽饲养
五 捕鱼养鱼业
第三节 宋代肉类的售卖与加工
一 宋代肉类的售卖
二 宋代肉类的加工
第四节 宋代肉类消费特点
一 宋代肉类消费的地域性
二 宋代肉类消费的阶级性
第二章 宋代水果的生产与消费
第一节 宋代果品生产
一 宋代水果种类及其分布
二 宋代水果种植的商品性
三 宋代鲜果的保存及干果品的制作
第二节 宋代水果的贩运与买卖
一 贩运
二 城市水果买卖
三 宋代水果价格浅析
第三节 宋代水果消费
一 都城的水果消费
二 宋代水果的特殊消费功用
三 宋代水果消费特点
第三章 宋代纸张的生产流通及消费
第一节 宋代纸的生产
一 产纸区域的扩大
二 造纸技术的进步
三 造纸的商品性
第二节 宋代纸的流通
一 乡村市场上纸户的出售
二 商人对纸张的贩卖
三 城市里纸张的售卖
第三节 宋代纸的消费
一 官府消费用纸
二 士庶消费用纸
三 印刷用纸
四 纸制品
第四节 宋代纸张消费的特点
一 注重轻巧的竹纸、楮纸
二 注重长幅纸
三 注重废旧纸的利用
第四章 宋代花卉的种植与消费
第一节 宋代花卉种植
一 宋代花卉种植的条件
二 宋代花卉种植的特点
三 宋人的爱花风气
第二节 宋代花卉消费
一 宋代花卉的商品性消费
二 宋代花卉的实用性消费
第三节 宋代花卉消费特点
一 花卉消费基础与花卉种植业的发展
二 花卉消费中心主要分布在生产区和城市
三 通过市场买卖的花卉消费途径具有广泛性和重要意义
四 全年两个花卉消费高峰及花卉用途的增多
五 花卉消费阶层更趋广泛
结语:宋代社会消费的特点及其评价
一 生产的发展、流通的活跃为社会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产品
二 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 消费的贫富差距大
四 消费的地域性特点明显——以饮食习惯为例的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