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有如下特点:一、本教材的学术水平,定位为西方经济学初级偏高的水平上。初级水平是指重点阐述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限于运用初等数学方法。初级偏高是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内容,可拓宽和加深论述,并运用一些高等数学分析方法。二、在教材内容和分量上,以我国教育部统编的普通高校本科用西方经济学教材(高鸿业、厉以宁和黎诣远所编版本)为依据,在基本内容、分析深度和分析方法上要略低于上述三本教材,以保证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教学的基本需要。本教材还注意突出电大教材使于自学特点和处理好和专科层次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关系。
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2-
一、从经济循环图说起2-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三、西方经济学应用的局限性2-
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和要求案例: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分析2-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8-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图8-
二、西方经济学的萌芽8-
三、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或产生述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8-
四、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述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8-
五、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案例:挑战传统,准陈出新——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述19-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一、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20-
一、边际分析和最优分析20-
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20-
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20-
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0-
五、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20-
六、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上篇 微观经济学20-
第2章 供求理论20-
第一节 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29-
一、需求与价格29-
二、供给与价格专题:商品需求规律和商品供给规律29-
三、均衡价格案例: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专题: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点的影响29-
四、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案例:美国提高农业补贴29-
第二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37-
一、需求价格弹性资料: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专题:滞销商品处理37-
二、需求收入弹性资料: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37-
三、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专题: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与交叉价格弹性37-
四、供给价格弹性专题:谷贱伤农37-
第三节 蛛网理论48-
一、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48-
二、收敛型蛛网48-
三、发散型蛛网48-
四、封闭型蛛网48-
五、蛛网理论的应用案例:中国2003年玉米价格行情看涨48-
第3章 效用理论48-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57-
一、效用的含义57-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案例:慈禧西行57-
三、消费者剩余57-
四、消费者均衡述评:基数效用57-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61-
一、序数效用的假设条件61-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专题:两种特殊的无差异曲线61-
三、商品边际替代率61-
四、消费者预算线61-
五、消费者均衡61-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68-
一、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专题: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68-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68-
三、消费者的多方面选择68-
第4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68-
第一节 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82-
一、生产要素82-
二、生产函数82-
三、成本82-
四、总收益与利润82-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86-
一、短期与长期生产理论86-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86-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分析86-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86-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86-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92-
一、等产量曲线92-
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92-
三、规模报酬分析案例:实现规模效应,中国民航重组92-
第四节 短期成本103-
一、短期成本及其分类92-
二、短期成本曲线分析案例:泛美航空公司的退出92-
三、短期成本分析的具体应用案例:《财富》500强有多重要?92-
第五节 长期成本109-
一、长期总成本分析92-
二、长期平均成本分析案例:LAC逸事92-
三、长期边际成本分析92-
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综述92-
第5章 厂商均衡理论92-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19-
一、完全竞争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19-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119-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案例:中国电力工业从垄断经营到引入竞争+119-
第二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27-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和条件127-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27-
三、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27-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案例:“惠康”之合,凤凰涅槃——惠普、康柏两大IT巨头合并的思考127-
第三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33-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和条件133-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133-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专题:三种市场类型厂商均衡的概略比较133-
第四节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38-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和条件138-
二、寡头垄断的模型案例:轮胎零售市场138-
三、博弈论138-
第6章分配理论138-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均衡150-
一、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原则专题: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138-
二、生产要素的供求曲线138-
三、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138-
第二节 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157-
一、劳动供给曲线157-
二、均衡工资的决定157-
第三节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160-
一、土地供求曲线160-
二、地租的决定160-
三、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案例:中国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160-
第四节 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164-
一、资本需求曲线164-
二、资本供给曲线164-
三、资本市场均衡及均衡利率的决定资料: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64-
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66-
一、洛伦兹曲线166-
二、基尼系数述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比较166-
三、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和对策资料: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节166-
第7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166-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173-
一、局部均衡及其假定条件173-
二、一般均衡及其案例分析173-
三、帕累托最优标准专题:非均衡理论173-
第二节 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77-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77-
二、效用可能性曲线177-
第三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80-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80-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180-
第四节 交易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83-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83-
二、最优点的选择述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分析183-
第五节社会福利最大化185-
一、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福利最大化185-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85-
三、社会福利函数185-
四、效率与平等185-
第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85-
第一节垄断193-
一、垄断与低效率案例:垄断行业的出路193-
二、对垄断的调节与管制案例:垄断行业的出路193-
第二节 非对称信息196-
一、信息非对称196-
二、逆向选择及其防止196-
三、企业委托代理制问题196-
第三节 外部性198-
一、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198-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198-
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198-
第四节 科斯定理201-
一、产权的定义案例:科斯定理的例证201-
二、交易费用201-
三、科斯定理及其评述201-
第五节 公共物品206-
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206-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206-
三、公共选择理论下篇宏观经济学206-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206-
第一节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计算218-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18-
二、支出法计算GDP资料:用支出法计算美国GDP218-
三、收入法计算GDP资料:用收入法计算美国GDP218-
四、生产法计算GDP专题:GDP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218-
五、实际GDP与名义GDP案例:2020年:中国的实力有多强?218-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及评述227-
一、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27-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专题:GDP和TPS、NPS的关系227-
三、GDP指标的缺陷及其校正227-
四、衡量国民财富新标准227-
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27-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35-
一、消费函数专题: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235-
二、储蓄函数235-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35-
四、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专题:宏观消费行为理论235-
第二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246-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246-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246-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246-
四、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246-
第三节 投资乘数251-
一、投资乘数的含义246-
二、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246-
三、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246-
四、投资乘数的作用246-
第四节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255-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255-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255-
三、公式法决定均衡收入案例:布什新减税政策分析255-
四、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255-
第11章 IS-LM模型255-
第一节 投资函数和资本边际效率263-
一、投资的含义和分类263-
二、投资函数述评:投资函数263-
三、资本边际效率述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263-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68-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S曲线的含义268-
二、产品市场的均衡过程——IS曲线的形成268-
三、IS曲线的移动四、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专题:IS曲线的移动268-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273-
一、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专题:凯恩斯经济理论框架273-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曲线的含义273-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LM曲线的形成273-
四、LM曲线的移动专题:LM曲线的移动273-
五、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273-
第四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281-
一、均衡条件——IS-LM模型的含义281-
二、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281-
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述评:IS-LM模型281-
第12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81-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288-
一、总需求及其函数288-
二、总需求曲线288-
三、总需求曲线位移的理论分析288-
四、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专题:总需求曲线与IS曲线和LM曲线288-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292-
一、总供给及其函数292-
二、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292-
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292-
四、总供给曲线的具体分析述评:供给经济学292-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97-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含义297-
二、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三、正常总供给曲线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四、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第四节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00-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与理性预期的条件300-
二、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300-
三、理性预期条件下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300-
第13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00-
第一节 失业的种类和影响308-
一、失业和失业率308-
二、失业的种类案例: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资料:部分国家和地区历年的失业率308-
三、失业的影响案例:失业率居高不下,危及美国经济复苏进程308-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314-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314-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314-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案例:通货紧缩威胁美经济复苏314-
第三节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322-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和含义322-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322-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与恶化322-
四、滞胀与反滞胀对策322-
第14章财政理论与政策322-
第一节财政理论331-
一、公共财政及其特征322-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322-
三、对公共物品的深入考察322-
四、最优或公平分配理论案例:积极的财政政策322-
第二节 财政政策手段334-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工具资料:美国2000年财政年度的联邦预算案例:西气东输工程334-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334-
三、转移支付乘数334-
四、税收乘数334-
五、平衡预算乘数案例:5100亿元国债推动力有多大334-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345-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34-
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34-
三、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专题: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334-
四、财政赤字与公债案例:美国的政府债务与赤字334-
第15章货币理论与政策334-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355-
一、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334-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334-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专题:货币需求334-
四、货币流通速度334-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363-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363-
二、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363-
三、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363-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工具369-
一、货币政策的内容和传导机制案例:格林斯潘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369-
二、货币政策工具专题:货币政策工具369-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案例: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375-
一、货币政策效应375-
二、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375-
三、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案例:美联储2001年11次降息理由及其作用
第五节 证券市场379-
一、证券市场及其相关范畴379-
二、股票的发行及价格379-
三、债券的发行、交易及收益379-
第六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383-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383-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383-
三、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383-
第16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383-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392-
一、经济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92-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美国1998年的国际收支账户392-
三、汇率及其制度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92-
四、IS均衡与资本账户392-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397-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料:世界贸易组织392-
二、资源禀赋理论392-
三、“列昂惕夫之谜”与人力资本理论392-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392-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案例: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392-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404-
一、均衡条件404-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404-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404-
第四节 对外贸易乘数和对外均衡曲线407-
一、对外贸易乘数404-
二、对外均衡曲线404-
第五节 对外经济调节政策411-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对策资料:世界银行集团411-
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对策411-
第17章 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411-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411-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指标案例:中国年均GDP增长居世界之首411-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411-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424-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424-
二、实际增长率与合意增长率424-
三、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424-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427-
一、问题的提出427-
二、基本假设427-
三、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的公式427-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公式案例:中国“九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427-
五、索洛增长模型及推导427-
六、索洛增长模型的含义及应用427-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34-
一、丹尼森早期的分析结论434-
二、经济增长因素作用的国际比较案例:中国具备经济快速增长条件434-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436-
一、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三阶段436-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基本内容述评:新经济革命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冲击436-
三、几点启示436-
第六节 经济周期与加速原理441-
一、经济周期及分类441-
二、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441-
三、加速原理及其作用过程441-
四、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441-
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参考书目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2-
一、从经济循环图说起2-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三、西方经济学应用的局限性2-
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和要求案例: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分析2-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8-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图8-
二、西方经济学的萌芽8-
三、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或产生述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8-
四、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述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8-
五、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案例:挑战传统,准陈出新——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述19-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一、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9-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20-
一、边际分析和最优分析20-
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20-
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20-
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0-
五、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20-
六、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上篇 微观经济学20-
第2章 供求理论20-
第一节 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29-
一、需求与价格29-
二、供给与价格专题:商品需求规律和商品供给规律29-
三、均衡价格案例: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专题: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点的影响29-
四、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案例:美国提高农业补贴29-
第二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37-
一、需求价格弹性资料: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专题:滞销商品处理37-
二、需求收入弹性资料: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37-
三、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专题: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与交叉价格弹性37-
四、供给价格弹性专题:谷贱伤农37-
第三节 蛛网理论48-
一、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48-
二、收敛型蛛网48-
三、发散型蛛网48-
四、封闭型蛛网48-
五、蛛网理论的应用案例:中国2003年玉米价格行情看涨48-
第3章 效用理论48-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57-
一、效用的含义57-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案例:慈禧西行57-
三、消费者剩余57-
四、消费者均衡述评:基数效用57-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61-
一、序数效用的假设条件61-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专题:两种特殊的无差异曲线61-
三、商品边际替代率61-
四、消费者预算线61-
五、消费者均衡61-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68-
一、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专题: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68-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68-
三、消费者的多方面选择68-
第4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68-
第一节 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82-
一、生产要素82-
二、生产函数82-
三、成本82-
四、总收益与利润82-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86-
一、短期与长期生产理论86-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86-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分析86-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86-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86-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92-
一、等产量曲线92-
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92-
三、规模报酬分析案例:实现规模效应,中国民航重组92-
第四节 短期成本103-
一、短期成本及其分类92-
二、短期成本曲线分析案例:泛美航空公司的退出92-
三、短期成本分析的具体应用案例:《财富》500强有多重要?92-
第五节 长期成本109-
一、长期总成本分析92-
二、长期平均成本分析案例:LAC逸事92-
三、长期边际成本分析92-
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综述92-
第5章 厂商均衡理论92-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19-
一、完全竞争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19-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119-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案例:中国电力工业从垄断经营到引入竞争+119-
第二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27-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和条件127-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27-
三、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27-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案例:“惠康”之合,凤凰涅槃——惠普、康柏两大IT巨头合并的思考127-
第三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33-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和条件133-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133-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专题:三种市场类型厂商均衡的概略比较133-
第四节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138-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和条件138-
二、寡头垄断的模型案例:轮胎零售市场138-
三、博弈论138-
第6章分配理论138-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均衡150-
一、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原则专题: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138-
二、生产要素的供求曲线138-
三、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138-
第二节 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157-
一、劳动供给曲线157-
二、均衡工资的决定157-
第三节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160-
一、土地供求曲线160-
二、地租的决定160-
三、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案例:中国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160-
第四节 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164-
一、资本需求曲线164-
二、资本供给曲线164-
三、资本市场均衡及均衡利率的决定资料: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64-
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66-
一、洛伦兹曲线166-
二、基尼系数述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比较166-
三、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和对策资料: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节166-
第7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166-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173-
一、局部均衡及其假定条件173-
二、一般均衡及其案例分析173-
三、帕累托最优标准专题:非均衡理论173-
第二节 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77-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77-
二、效用可能性曲线177-
第三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80-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80-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180-
第四节 交易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83-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183-
二、最优点的选择述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分析183-
第五节社会福利最大化185-
一、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福利最大化185-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85-
三、社会福利函数185-
四、效率与平等185-
第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85-
第一节垄断193-
一、垄断与低效率案例:垄断行业的出路193-
二、对垄断的调节与管制案例:垄断行业的出路193-
第二节 非对称信息196-
一、信息非对称196-
二、逆向选择及其防止196-
三、企业委托代理制问题196-
第三节 外部性198-
一、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198-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198-
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198-
第四节 科斯定理201-
一、产权的定义案例:科斯定理的例证201-
二、交易费用201-
三、科斯定理及其评述201-
第五节 公共物品206-
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206-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206-
三、公共选择理论下篇宏观经济学206-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206-
第一节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15-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计算218-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18-
二、支出法计算GDP资料:用支出法计算美国GDP218-
三、收入法计算GDP资料:用收入法计算美国GDP218-
四、生产法计算GDP专题:GDP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218-
五、实际GDP与名义GDP案例:2020年:中国的实力有多强?218-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及评述227-
一、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27-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专题:GDP和TPS、NPS的关系227-
三、GDP指标的缺陷及其校正227-
四、衡量国民财富新标准227-
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27-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35-
一、消费函数专题: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235-
二、储蓄函数235-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35-
四、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专题:宏观消费行为理论235-
第二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246-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246-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246-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246-
四、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246-
第三节 投资乘数251-
一、投资乘数的含义246-
二、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246-
三、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246-
四、投资乘数的作用246-
第四节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255-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255-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255-
三、公式法决定均衡收入案例:布什新减税政策分析255-
四、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255-
第11章 IS-LM模型255-
第一节 投资函数和资本边际效率263-
一、投资的含义和分类263-
二、投资函数述评:投资函数263-
三、资本边际效率述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263-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68-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S曲线的含义268-
二、产品市场的均衡过程——IS曲线的形成268-
三、IS曲线的移动四、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专题:IS曲线的移动268-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273-
一、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专题:凯恩斯经济理论框架273-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曲线的含义273-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LM曲线的形成273-
四、LM曲线的移动专题:LM曲线的移动273-
五、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273-
第四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281-
一、均衡条件——IS-LM模型的含义281-
二、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281-
三、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述评:IS-LM模型281-
第12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81-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288-
一、总需求及其函数288-
二、总需求曲线288-
三、总需求曲线位移的理论分析288-
四、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专题:总需求曲线与IS曲线和LM曲线288-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292-
一、总供给及其函数292-
二、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292-
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292-
四、总供给曲线的具体分析述评:供给经济学292-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97-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含义297-
二、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三、正常总供给曲线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四、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97-
第四节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00-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与理性预期的条件300-
二、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300-
三、理性预期条件下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300-
第13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00-
第一节 失业的种类和影响308-
一、失业和失业率308-
二、失业的种类案例:欧美国家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资料:部分国家和地区历年的失业率308-
三、失业的影响案例:失业率居高不下,危及美国经济复苏进程308-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314-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314-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314-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案例:通货紧缩威胁美经济复苏314-
第三节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322-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和含义322-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322-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与恶化322-
四、滞胀与反滞胀对策322-
第14章财政理论与政策322-
第一节财政理论331-
一、公共财政及其特征322-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322-
三、对公共物品的深入考察322-
四、最优或公平分配理论案例:积极的财政政策322-
第二节 财政政策手段334-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工具资料:美国2000年财政年度的联邦预算案例:西气东输工程334-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334-
三、转移支付乘数334-
四、税收乘数334-
五、平衡预算乘数案例:5100亿元国债推动力有多大334-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345-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34-
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34-
三、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专题: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334-
四、财政赤字与公债案例:美国的政府债务与赤字334-
第15章货币理论与政策334-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355-
一、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334-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334-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专题:货币需求334-
四、货币流通速度334-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363-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363-
二、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363-
三、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363-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工具369-
一、货币政策的内容和传导机制案例:格林斯潘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369-
二、货币政策工具专题:货币政策工具369-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案例: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375-
一、货币政策效应375-
二、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375-
三、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案例:美联储2001年11次降息理由及其作用
第五节 证券市场379-
一、证券市场及其相关范畴379-
二、股票的发行及价格379-
三、债券的发行、交易及收益379-
第六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383-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383-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383-
三、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383-
第16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383-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392-
一、经济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92-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美国1998年的国际收支账户392-
三、汇率及其制度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92-
四、IS均衡与资本账户392-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397-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料:世界贸易组织392-
二、资源禀赋理论392-
三、“列昂惕夫之谜”与人力资本理论392-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392-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案例: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392-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404-
一、均衡条件404-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404-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404-
第四节 对外贸易乘数和对外均衡曲线407-
一、对外贸易乘数404-
二、对外均衡曲线404-
第五节 对外经济调节政策411-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对策资料:世界银行集团411-
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对策411-
第17章 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411-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411-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指标案例:中国年均GDP增长居世界之首411-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411-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424-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424-
二、实际增长率与合意增长率424-
三、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424-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427-
一、问题的提出427-
二、基本假设427-
三、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的公式427-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公式案例:中国“九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427-
五、索洛增长模型及推导427-
六、索洛增长模型的含义及应用427-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34-
一、丹尼森早期的分析结论434-
二、经济增长因素作用的国际比较案例:中国具备经济快速增长条件434-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436-
一、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三阶段436-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基本内容述评:新经济革命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冲击436-
三、几点启示436-
第六节 经济周期与加速原理441-
一、经济周期及分类441-
二、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441-
三、加速原理及其作用过程441-
四、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441-
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