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 小学版 新课标大阅读丛书

副标题:无

作   者:法布尔

分类号:

ISBN:978722908005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昆虫记》是法布尔几乎耗费一生创作的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书中对蝉、蟋蟀、螳螂、蜂等大家常见,对外形很熟悉,但又对其生活习性并不深入了解的小动物,进行了清晰、准确又生动地描写和说明。昆虫在法布尔的笔下,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优秀的科学著作,“故事式的讲述”让人觉得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的池塘001

第二章 蝉的故事008
蝉的忍让008
蝉的地穴010
蝉的音乐014
蝉的卵015

第三章 舍腰蜂018
造屋地点有讲究018
建筑巢穴有创意025
获取食物有绝招028
它的祖籍有来源034

第四章 螳 螂038
精明的猎手038
精美的家044

第五章 蜜蜂、猫和红蚂蚁054
蜜 蜂054
猫055
红蚂蚁060

第六章 蟋 蟀062
辛勤劳动者062
高明建造者069
朴实歌唱家074

第七章 松毛虫080

第八章 两种稀奇的蚱蜢089
恩布沙089
白面孔螽斯096

第九章 孔雀蛾102
好看的外形102
意外的故事103
在阳光下105
生命的长度106

第十章 樵叶蜂107

第十一章 蜣 螂111
圆 球111
梨114
生长118

第十二章 被管虫121
爱漂亮的毛虫121
伟大的母亲124
手巧的裁缝129

第十三章 寄生虫132

第十四章 条纹蜘蛛138
神勇的“角斗士”138
神秘的巢142
随遇而安的家族144

第十五章 西班牙犀头146

作品感悟 / 生命回响156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神秘的池塘

当我们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因为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追逐着,嬉戏着;红色肚皮的蝾螈(róng yuán)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身体隐匿在枯枝做的小鞘(qiào)中——这个小鞘是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的灾难的。
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bàng)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池塘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帮助呼吸的气泡。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闪着银光的胸甲。离水甲虫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yáo)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在这个地方你还会见到水蝎,它交叉着两肢,在水面上悠闲地做出一副仰泳的姿势,那神态,仿佛它是天下最伟大的游泳选手。还有那蜻蜓的幼虫,穿着沾满泥巴的外衣,身体的后部还有一个漏斗,每当它以极快的速度把漏斗里的水挤压出来的时候,借着水的反作用力,它的身体就会高速地冲向前方。
池塘底下,躺着许多稳重又沉静的贝壳动物。有时候,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肥硕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jié jué)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这是一个停滞(tíng zhì,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不动的池塘,它的直径不过几尺,但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一定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让我告诉你,在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是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激发我的好奇心的吧。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除了一块小小的荒芜的园子和一所房子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你听过“大拇指”的故事吗?那个“大拇指”藏在他父亲的矮凳子下,偷听他父亲和母亲所说的一些关于生活穷困的对话。我就很像那个“大拇指”,但是我不能像他那样可以藏在凳子底下,我只是伏在桌子上,一面假装睡着了,一面偷听他们的谈话。让人高兴的是,我所听到的,并不是像“大拇指”的父亲所说的那种使人心寒的话,相反的,那是一个美妙的计划。我听了以后,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形容的快乐和欣慰。
“如果我们来养一群小鸭,”妈妈说,“将来一定可以换得不少钱。我们可以买些油脂回来,让亨利天天照料它们,把它们喂得肥肥的。”
“太好了!”父亲高兴地说道,“让我们来试试吧。”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我和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一起漫步到池畔,它们都穿着黄色的衣裳,活泼地在水中打闹、洗澡。我在旁边微笑地看着它们洗澡,耐心地等它们洗痛快,然后带着它们慢悠悠地走回家。
没想到两个月之后,我的美梦就实现了:我们家里养了二十四只毛茸茸的小鸭子。鸭子自己不会孵蛋,常常由母鸡来孵。可怜的老母鸡分不出孵的是自己的亲骨肉还是别家的“野孩子”,只要是那圆溜溜、和鸡蛋差不多样子的蛋,它都很乐意去孵,并把孵出来的小生物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对待。负责孵育我们家小鸭的是两只黑母鸡,其中一只是我家的,另一只是向邻居借来的。
我家的那只黑母鸡,每天陪着小鸭们玩,不厌其烦地和它们做游戏,让它们快乐健康地长大。我找来一只小木桶,往木桶里盛了些水,大约有两寸高,这个木桶就成了小鸭们的游泳池。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小鸭们总是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在木桶里洗澡嬉戏,令旁边的黑母鸡羡慕不已。
两个星期以后,这只小小的木桶渐渐无法满足小鸭们的要求了。它们需要大量的水,那样才能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翻身跳跃,它们还需要许多小虾米、小螃蟹(páng xiè)、小虫子之类作为它们的食物。现在我感觉到取水是个大问题,因为我们家住在山上,而从山脚下带大量的水上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夏天,我们自己都不能痛快地喝水,哪里还顾得了那些小鸭呢?
虽然在我家附近也有一口井,但是那口井每天要供四五家邻居轮流使用,还有学校里的校长先生养的那头驴子,它总是贪得无厌地对着那井水大口大口地喝,那口井很快就被喝干了。要等整整一昼夜之后,才看见有井水渐渐升起来,恢复原来的样子。在这么严重的水荒中,我可怜的小鸭子自然就没有自由嬉水的份了。
不过,在山脚下,有一条潺潺的小溪。那是小鸭们的天然乐园,但是从我们家到那条小溪,必须穿过一条村里的小路,而在那条路上我们很可能会碰到几只凶恶的猫和狗,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冲散小鸭们的队伍,使我没法把它们重新聚拢在一起。于是,我只得另谋出路。我想起在离山不远的地方,有一大块草地和一个并不小的池塘。那是一个很荒凉很偏僻的地方,没什么猫狗打扰,的确可以成为小鸭们的乐园。
我赶着小鸭做牧童,心中又快活又自在。不过有件事很令我难受,因为跑了太多的路,我赤裸裸的双脚,渐渐地起泡了。我又不能把箱子里那双鞋子拿出来穿,因为那双宝贵的鞋子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穿。
小鸭们的脚似乎也受不了这么折腾,因为它们的蹼(pǔ)还没有完全长成,当它们走在这么崎岖的山路上时,不时地发出“嘎嘎(gā gā)”的叫声,似乎是在请求我答应它们休息一下。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只得满足它们的要求,招呼它们在树荫下歇歇脚,否则恐怕它们再也没有力气走完剩下的路了。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小鸭们一到那儿就飞奔过去忙碌地在岸上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它们会下到水里去洗澡。洗澡的时候,它们常常会把身体倒竖起来,前身埋在水里,尾巴指向空中,仿佛在跳水中芭蕾。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
看啦!在那池水深处,有一团绿绿的、浓浓的水草,我轻轻拨开一束水草,看到立刻有许多水珠争先恐后地浮到水面聚成一个大大的水泡。我想这厚厚的水草底下一定藏着什么奇怪的生物。继续往下探索,我看到了许多贝壳像豆子一样扁平,周围冒着几个涡圈;有一种小虫看上去像长了羽毛;还有一种小生物舞动着柔软的鳍(qí)片,像穿着华丽的裙子在跳舞。我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样不停地游来游去,也不晓得它们叫什么,我只能出神地对着这个神秘、玄妙的水池,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想象)。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杨树,我又在那儿发现了美丽的甲虫,像核桃那么大,身上带着一些蓝色。那蓝色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使我联想起了那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的衣服一定也是这种美丽的蓝色。我怀着虔诚(qián chéng,恭敬而有诚意)的心情轻轻地捉起它,把它放进了一个空的蜗牛壳,用叶子把它塞好。我要把它带回家中,细细欣赏一番。
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清澈又凉爽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岩石上流下来,不停地滋润着这个池塘。泉水先流到一个小小的潭里,然后汇成一条小溪。我看着看着就突发奇想,觉得就这样让溪水默默地流过太可惜了。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去推动一个磨。于是,我开始着手做一个小磨。我用稻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不一会儿就完工了。这个磨做得很成功,只可惜当时没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
这小小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我的创造欲望,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我又计划筑一个小水坝,那里有许多乱石可以利用,我耐心地挑选着可以用来筑坝的石块,挑着挑着,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它使我再也无心去继续建造水坝了。
当我打开一个大石头时,有一个小拳头那么大的窟窿(kū long,洞),从窟窿里面发出一簇簇光环,好像是一颗颗钻石在阳光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又好像是教堂里彩灯上垂下来的一串串晶莹剔透(jīng yíng tī tòu,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透明)的珠子。它使我想起孩子们躺在打禾场的干草上所讲的神龙传奇的故事。神龙是地下宝库的守护者,它们守护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现在在我眼前闪光的这些东西,会不会就是神话中所说的皇冠和首饰呢?难道它们就蕴藏(yùn cáng)在这些砖石中吗?在这些破碎的砖石中,我可以搜集到许多发光的碎石,这些都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啊!我仿佛觉得神龙在召唤我,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在潺潺的泉水下,我看见许多金色的颗粒,它们都粘在一片细砂上。我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金色的颗粒在阳光下随着泉水打着转,这真是金子吗?真是那可以用来制造二十法郎金币的金子吗?
我轻轻地拣起一些细砂,放在手心。这发光的金粒数量很多,颗粒却很小,得把麦秆用唾沫浸湿了,才能用来粘住它们。我不得不放弃这项麻烦的工作。我想一定有一大块一大块的金子深藏在山石中,可以等到以后我来把山炸毁了再说,这些小金粒太微不足道了,我才不去拣它们呢!
我继续把砖石打碎,看看里面还有什么,可是我看到的不是珠宝,我看到一条小虫从碎片里爬出来,它的身体是螺旋形的,带着一节一节的疤痕,像一只蜗牛在雨天的古墙里蜿蜒(wān yán,曲折爬行状)着爬到墙外,那有节疤的地方显得格外沧桑和强壮。我不知道它们是怎样钻进这些砖石内部的,也不知道它们钻进去干吗。
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我把砖石装在口袋里,塞得满满的。这时候,天快黑了,小鸭们也吃饱了,于是我对它们说:“来,跟着我,我们得回家了。”
我的脑海里装满了幻想,脚跟的疼痛早已忘记了。
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可是一踏进家门,我就回过神来,父母的反应令我无比失望。他们看见了我那膨胀(péng zhàng,物体体积增大)的衣袋里面尽是一些没有用处的砖石,我的衣服也快被砖石撑(chēng)破了。
“小鬼,我叫你看鸭子,你却自顾自地去玩耍,你捡那么多砖石回来,是不是还嫌我们家周围的石头不够多啊?赶紧把这些东西扔出去!”父亲冲我吼道。
我只好遵从父亲的命令,把我的那些珍宝、金粒、羊角的化石和天蓝色的甲虫统统抛在门外的废石堆里,母亲看着我,无奈地叹了口气。
“孩子,你真让我为难。如果你带些青菜回来,我倒也不会责备你,那些东西至少可以喂喂兔子,可这种碎石,只会把你的衣服撑破;这种毒虫,只会把你的手刺伤,它们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准是什么东西把你迷住了!”
可怜的母亲,她说得不错,的确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几年后,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原来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cì)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惑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第二章
蝉的故事

蝉的忍让

每年,夏季还没真正进入角色的时候,蝉就带着她的歌声如约而至了。那声音伴随夏的始终,人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gǎn lǎn)树的地方,凡读过拉?封丹寓言的人,大概都还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丹并不是讲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是这样说的: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展示自以为美的歌喉,而蚂蚁则低头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的穴中空无一物,饥饿得不行,只好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去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到了蚂蚁的讥讽(jī fěng,指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挖苦、指责或嘲笑言行)。
蚂蚁骄傲地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得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傲慢地转身,不理它了。
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就是蝉,拉?封丹所想的恐怕是螽斯(zhōng sī),因为英国常常把“螽斯”译为“蝉”。
就是在我们村庄里,也绝对不会有一个农夫,如此没常识地想象冬天会有蝉的存在。差不多每个住在农村的人,都熟悉这种昆虫的蛴螬(qí cáo),天气渐冷的时候,他们堆起洋橄榄树根的泥土,随时可以掘出这些蛴螬。有很多时候,他们见过这种蛴螬从土穴中爬出,缓慢地爬上树,紧紧握住树枝,背上裂开,脱去它的外衣,变成一只蝉。
这个寓言是中伤,蝉不是乞丐,尽管它需要邻居们给予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天在我的门外歌唱,躲在两棵高大筱(xiǎo)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尖利刺耳的叫声吵得我头昏脑涨。这种震耳欲聋的合奏,无休无止的鼓噪,简直让人无法思索。
偶尔,蝉与蚁也确实需要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的情况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恰恰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反倒是蚂蚁因为饥饿不得不去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说哀恳太过委婉,事实上,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很多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开始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旧悠然地生活着,不觉得痛苦。它用生在胸前的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树木,然后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就有丰富的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以开怀畅饮了。
如果再观察一会儿,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意外的烦扰。因为附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会发现蝉的圆桶里流出的浆汁,便纷纷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多是黄蜂、苍蝇、蛆蜕(qū tuì)、玫瑰虫等,而最多的还是蚂蚁。
身材小的昆虫为了喝到桶里的水,就偷偷从蝉的身底下爬过,蝉一般会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则明抢,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到邻近的枝头,观察蝉的反应。蝉的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指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这里指蝉丝毫没有察觉)让它们的胆子变得大起来,它们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流汁的孔边赶走。
这里边最坏的罪犯,要数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紧咬着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家伙竟当着我的面,公然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气焰非常嚣张。
最后,蚂蚁成群结队,麻烦越来越多。无奈之下,这位歌唱家不得不抛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悄然逃走。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了——它们占有了这个可以饱食美味的地方。但再多的美味也抵不过蚂蚁强大的阵容,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实施下一次抢劫,以图再一次的痛饮。
事实胜于雄辩,寓言里的角色正好相反。蚂蚁是乞丐,但很顽强;蝉很勤苦,却一再忍让。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观察、研究蝉的习惯,因为我与它同住。七月初,它就占领了我家门前的那棵树。屋内我是主人,门外它成了最高统治者,不过它的统治是不安静的,是不会让人觉得舒服的。
夏至,蝉初次被发现。行人很多、阳光照着的道路上,有好些圆孔,与地面相平,大小约如人的手指粗。这些圆孔是蝉的蛴螬从地底爬出来留下的,因为蛴螬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焙(bèi)过的泥土与沙石。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蛴螬在地面上脱壳变成完全的蝉,它们喜欢特别干燥而阳光充沛的地方。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这个约一寸口径的圆孔,四周非常干净,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qiāng),在它的窝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的蛴螬是从地底爬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并没有门,所以它是不可能在门口堆积尘土的。
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十五六寸,一直通行无阻,下面的部分相对较宽,但是在底端会完全关闭起来。蝉在做隧道时,泥土都搬移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崩裂呢?或许,你以为是因为蝉用了有爪的腿爬上爬下,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了。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慧,它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它的身体里藏有一种黏液,用来做水泥。地穴通常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须上,它还可以从这些根须里取得汁液。
能够很轻松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对它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可以到日光下生活的时候,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所以它要工作上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筑成一道坚固的墙壁,以适宜上下爬行。在隧道顶部,它留着手指那么厚的一层土,用以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保护自己,直到最后一刹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会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考察气候的状况。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蛴螬要脱皮,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会非常谨慎地溜到温暖严密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起来很温暖,它就会毫不犹豫地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了。
在它臃肿(yōng zhǒng)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制穴里面的尘土。当它掘土的时候,会将汁液倒在泥土上,和成泥浆,墙壁就因此变得更加柔软了。蛴螬再将自己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便把稀泥挤进干土的缝隙里了。这就是为什么当它在顶端出口处被发现时,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的原因了。
蝉的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洞口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蜕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野花、一片草叶或一枝灌木枝——找准目标后,它就爬上去,在合适的位置停下,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纹丝不动。
静静的,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此时,除掉最后的尾尖,整个身体已经完全蜕出来了。
蝉还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仍然固定在旧皮上,它翻转身体,使头向下,布满花纹且褶皱(zhě zhòu)着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它用一种很难看清的动作,又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空皮,把尾尖从鞘中脱出。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这只刚被释放的蝉在短时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弱无骨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要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随微风摇摆,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出现,才同平常我们见到的蝉一样,歌唱、飞翔。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取得树枝,大概在十二点半,才可以弃下它的皮飞去。那壳有时挂在枝上长达一两个月。


蝉的音乐

蝉似乎把歌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bó)一样的乐器,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它们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的嗜(shì)好,牺牲了许多。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身体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缩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为安置乐器而缩小身体器官,这当然是蝉极热衷于音乐而心甘情愿做出的牺牲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自鸣得意、满心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无法引起兴趣。我至今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是它在呼唤同伴,然而事实证明,这个见解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而居差不多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常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相邻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纹丝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慢而稳地挪动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是饮水还是展开其他行动,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在呼唤同伴。谁都能想到,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去呼唤他们吧!
照我想,其实,便是蝉自己也不曾听见它所唱的这种兴高采烈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罢了。
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的声音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即使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它都满不在乎。要是一只雀儿,即便比这种声音更轻微,即便它没有看见你,也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心情安定的样子),好像没事儿人似的。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chòng),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需要这么多。我将土铳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再小心翼翼地把窗子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发生了什么。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仔细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
“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可它们一点没有受到影响,仍然继续歌唱。没有一只蝉表现出惊慌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细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对它们没有丝毫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完全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把卵产在干的细枝上,它喜欢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么粗细。这些小枝干,垂下的很少,常常向上翘起,并且差不多已经枯干。
蝉找到适当的细树枝,便用胸部尖利的工具,把它刺上一排小孔——这些孔好像是用针斜刺下去的,把树枝纤维撕裂,使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被打扰或损害,常常在一根枯枝上刺上三十至四十个孔。它的卵就产在这些小孔里,这些小穴是一种狭窄的小径,一个个地斜下去。每个小穴内,普通的约有十个卵,所以总数约在三四百之间。
这是一个很好的家族。然而它之所以要产这么多卵是因为要防御一种特别的危险,必须要生产出大量的蛴螬,以防将会被毁坏掉一部分。经过多次的观察,我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是一种极小的蚋(ruì),拿它们的大小相比较,蝉简直是庞然大物呢!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时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就立刻开始谋划怎样毁坏它。这真是蝉家族的灾难!蝉的身体比蚋强壮得多,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蚋置身于大怪物之前,竟镇静异常,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之至。我曾见过三只蚋有顺序地排列着,同时预备掠夺一只倒霉(dǎo méi)的蝉。蝉刚装满一个小穴的卵,移到稍高处,打算另外做穴时,蚋立刻就会赶到那里去。虽然蝉的爪可以够得着它,它们却镇静而无恐,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它们在蝉卵之上,加刺一个孔,将自己的卵产进去。蝉飞回去时,它的孔穴内多数已混进了别人的卵,这些冒充的家伙能把蝉的卵毁坏掉。这种蛴螬成熟得很快,每个小穴内一个,以蝉卵为食,直到代替了蝉的家族。
蚋的这种卑劣行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可怜的蝉母亲仍一无所知。它那大而锐利的眼睛,并非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恶人鼓翼其旁。它当然知道敌人跟在后面,然而它仍然不为所动,宁肯自己做出牺牲。事实上,它要压碎这些坏虫子是非常容易的,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原来的本能,不能以伤害他人的方式解救自己的家族。
我曾用放大镜见过蝉卵的孵化过程。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qí)状物,由两个前腿连接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可以帮助蛴螬冲出壳外,并且帮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而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蛴螬一出穴外,立刻把皮脱去。脱下的皮会自动形成一种线,蛴螬依靠它附着在树枝上。它在未落地以前,先在这里进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自己的体力,有时则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
等到触须自由了,左右挥动,它的腿就可以伸缩,能够张合前面的爪。它的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微风,就摇摆不定,在空气中翻跟斗,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所看到的昆虫中再没有比这更为奇特的了。
不久,它就落到地面上来。这个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它的绳索上摇荡,以防在硬地面上摔伤。身体渐渐地在空气中变硬,现在它将要投身到严肃而充满艰险的实际生活中去了。
此时,它面前仍有着千重危险。只要有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chē zhé,车轮压过的痕迹)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很迫切地需要隐藏,所以必须立刻钻到地底下寻觅藏身之所。天气冷起来了,迟缓一些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四处寻找软土,毫无疑问,许多蝉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栖息(qī xī,暂时休息)地之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寻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挖掘地面。从放大镜中,我看见它挥动斧头,将泥土掘起,并将土抛出地面。几分钟后,土穴完成,这个小生物钻下去,埋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未知的秘密,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在它未长成爬到地面上来以前,必须在地下生活大概四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个星期。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那喧闹的凯歌,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以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着温暖的日光。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短暂,却又如此难得。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昆虫记 小学版 新课标大阅读丛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