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立足于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重点阐释了以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为核心的知识点,渗透宽厚的人文精神,突出了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分析以及管理方法,并融进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新动态。.
本教材共分14章,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其逻辑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重点阐述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演进的逻辑过程和制度框架。..
第二部分包括第3、4、5、6、7、8、9、10章。主要是对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各个项目的理论依据、结构功能、管理流程及其实务进行阐释,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农村社会保障等。
第三部分包括第11、12、13章。多层次、多维度地论证和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存储、分配、使用、投资运营诸环节的运作机理及其涉及到的产权关系、代际赡养中的再分配关系等,并列出专章对社会保障监督的体系结构与运行以及基金监督的流程和实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第四部分包括第14章。重点对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目录
第1章 社会保障体系
1.1 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1.2 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1.3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1.4 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
1.5 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
1.6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7 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
1.8 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第2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1 社会保障的萌芽
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2.3 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2.4 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
2.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整与改革阶段
2.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7 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第3章 养老保险
3.1 养老模式的分类与家庭生产理论
3.2 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
3.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
3.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及费率水平
3.5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计发办法
3.6 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与政策
3.7 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属地化管理
3.8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3.9 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第4章 失业保险
4.1 失业概述
4.2 失业保险的类型划分与特征
4.3 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与受保人资格认定
4.4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
4.5 失业保险的管理
4.6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第5章 医疗保险
5.1 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原则与复合功能
5.2 社会医疗保险实施的范围
5.3 医疗保险的供求趋势与基本医疗保险界定
5.4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机制
5.5 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
5.6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
第6章 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
6.1 工伤保险的内涵与功能
6.2 工伤归责的发展阶段与工伤社会保险的产生
6.3 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与有关工伤保险的国际公约
6.4 工伤保险的范围与工伤认定
6.5 工伤保险基金
6.6 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
6.7 工伤保险待遇
6.8 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
6.9 生育保险
第7章 企业年金
7.1 企业年金与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7.2 企业年金的制度结构
7.3 政府对企业年金的调控和干预
第8章 社会救助
8.1 社会救助概述
8.2 社会救助与反贫困
8.3 社会救助体系
8.4 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
8.5 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8.6 社会救助管理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9.1 社会福利
9.2 社会优抚
第10章 农村社会保障
10.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0.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切入点与原则
10.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0.4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11章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
11.1 社会保障基金的形成路线及运行轨迹
11.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11.3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机制与代际赡养关系
11.4 社会保障待遇支付方式中的受益基准制和缴费基准制
11.5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保值增值
11.6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及其投资的政策目标
第12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其他经济变量的联动效应
12.1 社会保障与税收
12.2 社会保障基金与储蓄
12.3 社会保障与工资
12.4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
第13章 社会保障监督
13.1 社会保障监督概述
13.2 社会保障监督的系统结构与运行
13.3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
第14章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14.1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14.2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和结构
14.3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内容
参考文献
1.1 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1.2 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1.3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1.4 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
1.5 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
1.6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7 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
1.8 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第2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1 社会保障的萌芽
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2.3 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2.4 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
2.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整与改革阶段
2.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7 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第3章 养老保险
3.1 养老模式的分类与家庭生产理论
3.2 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
3.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
3.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及费率水平
3.5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计发办法
3.6 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与政策
3.7 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属地化管理
3.8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3.9 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第4章 失业保险
4.1 失业概述
4.2 失业保险的类型划分与特征
4.3 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与受保人资格认定
4.4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
4.5 失业保险的管理
4.6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第5章 医疗保险
5.1 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原则与复合功能
5.2 社会医疗保险实施的范围
5.3 医疗保险的供求趋势与基本医疗保险界定
5.4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机制
5.5 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
5.6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
第6章 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
6.1 工伤保险的内涵与功能
6.2 工伤归责的发展阶段与工伤社会保险的产生
6.3 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与有关工伤保险的国际公约
6.4 工伤保险的范围与工伤认定
6.5 工伤保险基金
6.6 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
6.7 工伤保险待遇
6.8 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
6.9 生育保险
第7章 企业年金
7.1 企业年金与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7.2 企业年金的制度结构
7.3 政府对企业年金的调控和干预
第8章 社会救助
8.1 社会救助概述
8.2 社会救助与反贫困
8.3 社会救助体系
8.4 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
8.5 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8.6 社会救助管理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9.1 社会福利
9.2 社会优抚
第10章 农村社会保障
10.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0.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切入点与原则
10.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0.4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11章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
11.1 社会保障基金的形成路线及运行轨迹
11.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11.3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机制与代际赡养关系
11.4 社会保障待遇支付方式中的受益基准制和缴费基准制
11.5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保值增值
11.6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及其投资的政策目标
第12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其他经济变量的联动效应
12.1 社会保障与税收
12.2 社会保障基金与储蓄
12.3 社会保障与工资
12.4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
第13章 社会保障监督
13.1 社会保障监督概述
13.2 社会保障监督的系统结构与运行
13.3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
第14章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14.1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14.2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和结构
14.3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内容
参考文献
Social securi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