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编

分类号:

ISBN:97871000549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编写的《历史语言学研究》内容介绍:歷史語言學和類型學是密切相關的兩個領域,至少在語法方面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始,歷時句法學研究在西方的復興主要依靠類型學的進展,尤其是緊随60年代末期Greenberg的著作。而在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類型學正是歷史語法研究的問題。雖然如此,這兩個領域的聯繫,現在說是很近,實際是間接的.語法演變的三個機制——重新分析(包括語法化和功能更新)、類推(包括詞彙化和/或去語法化)和外借——與嚴格意義的類型學没有多大關係。語法演變的動因——語義-語用演變、結構要求等等,同樣與類型學没有多大關係。那麼這兩個領域是通過什麽關聯起來的?很簡單,是因為歷史語言學常常可為漢語各方言的共性和區别提供設想,甚至是解釋。我們將用下列實例說明上述觀點:被動或使役;動詞後和動詞前的副詞;雙賓語結構;言說動詞。

目录

汉语历史语法与类型学
论汉语韵律的形态功能与句法演变的历史分期
从重言到重迭:汉语AA式形容词的历时演变
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变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基于分段描写的历时研究
从《战国纵横家书》看西汉初期复数概念的表达
周秦汉语“被动语态”之检讨
元白话特殊语言现象再研究
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
“正尔”与“今尔”——兼论时间与空间的关联
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佛经翻译
不同的完成体构式与早期的“了”
“了2”的来源及其语法化过程
“得”字句
汉语中问原因的疑问词句法位置的历时变化
“是此非彼”选择构式的历时研究
“同时”的虚化历程
语法化专题讲座(下)
《历史语言学研究》稿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