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

副标题:无

作   者:於可训,陈国恩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编]

分类号:

ISBN:978710105510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前期成果的结集。大约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四大版块。 本书是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承担的“211”工程重点项目的成果。全书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这个学科自然地融合贯穿起来,精选了优秀的论文,为推进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录


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
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文学阅读与读者境遇
出版制度与当代文学场的倾斜
建国初期的稿酬制度及其文学功能
电媒的权力扩张与纸媒的中心失落
共谋或博弈
——试论新文类的生产与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
春秋燕飨赋诗传播功能及其成因
“赋诗断章”与先秦《诗》学的转向
《诗》《骚》诠释与接受的历史比较考察
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论“元和体”之原初内涵及其与接受学的关联
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方式初探
谈宋代的“润笔”
《古文真宝》的编者、版本演变及其在韩国、
日本的传播
李清照词的经典化历程
.明清散文流派对韩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疏离
云间派接受唐宋词之“进路”
——以陈子龙、蒋平阶、宋征舆为例
纳兰性德接受唐宋词述论
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和嬗变
——以义堂周信对杜甫的受容为中心
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
传播与《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
中西文化对话语境中余光中诗的
双重过滤
余光中诗对象征派诗二极对应结构的
接受
语言游戏
——论王蒙对意识流小说的接受
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探索
论技术文明对当代文学表意方式的影响
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
俄苏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
黑色幽默:美国文学的影响与中国流派的特色
周扬接受俄苏文学批评的三个维度及反思
屠格涅夫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