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铁文原名张俭东,原籍东莞市篁村(今南城区)人,1944年10月生于莞城。1970年底从莞城镇城内区文化室,上调东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文化组(后为文化馆),一人编辑《革命文化》(后为《东莞文艺》)。1989年转编《莞草》。参与创刊政协《东莞文史》。出版了《东莞八景》《袁崇焕》《黄旗揽胜》《海月风帆诗抄》《可园》《东莞名胜古迹》《东莞人民公园》《南城历代诗联书法集》《沙田咸水歌》等专书。校注的《东莞木鱼书》一、二、三集,获民间艺术的广东最高奖——鲁迅奖,并入围国家山花奖。 1987年一肩担起“三套集成”及《东莞文化志》的工作。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1年上调东莞市文化局,后任东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文物科科长,至退休。曾任东莞政协两届委员、人大两届常委。创办了东莞书法协会,是惠阳地区书法家协会发起人及副会长,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东莞古籍整理小组组长,东莞市收藏家协会(首、二届)会长。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民俗学会会员、楹联学会会员。 1993年承办了西湖乐园36个汉白玉观音雕像,最高者达6米。2004年后,承办了大型的潢涌、横坑“村史图片展”“陈伯陶事迹”“东莞沧桑”“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图片展。承办了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古碗陈列厅、东莞莞香博物馆、东莞荔枝博物馆、东莞枕头博物馆、东莞婚礼博物馆,协办了东莞契证收藏馆。 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后东莞“六十年六十人”名录。
目录
第一部分 东莞名胜古迹
虎门炮台的变迁
可园与得名
却金亭
还金亭
讴歌亭
我国最早自主创建的公园
道滘大坟
道滘巍焕楼
道滘国殇冢
金鳌洲塔
榴花塔
熊飞墓
宋皇姑赵氏墓
潢涌祠庙
横坑古村落
张彩廷纪念碑及洪仁玕书法
马山古迹
崔羽和紫霞泉
张穆春游七仙坛
陈伯陶故乡行
蒋光鼐故居
鬼斧精雕笔架山
迎恩门城楼
欧仙院
厚街河田神仙水
逆水游龟村堡
江边黄氏宗祠
石碣单氏小宗祠
谢岗崖山古迹
乌沙玄坛古庙
红棉山庄与蒋介石
明伦堂财产信条碑
第二部分 东莞八景
宋代东莞八景
鹾场夕照
石桥秋月
象山古刹
龙穴春涛
魁星古迹
蛎浦渔歌
珠冈栖霞
莲峰叠翠
明清东莞八景
凤台秋霁
黄岭廉泉
市桥春涨
宝山石瓮
靖康海市
海月风帆
彭峒水帘
觉华烟雨
第三部分 东莞名人
东莞第一个民族女英雄——乌沙陈淑姬
新会崖山访乡贤
东莞第一制谜家
竹园邓世厚
乌沙进士李同芳
尹明翼拒捧魏忠贤
萧奕辅拒贿
袁崇焕的妹夫
袁崇焕嫁侄女
袁崇焕嫁女
袁崇焕真迹寻访记
佘氏守坟十七代
文采风流武探花——虎门卢廷璋
东西纪绩——大宁谭德
贤妻勉诗
横坑女诗人钟腾芳
可园张敬修事略
不寻常的方半醉
百岁翰林抗英记——虎门社冈叶荣彩
李扬升与龙母诞
大岭山人何寿泉
潢涌烈女黎福娣
抗英勇将邓安邦
林直勉先生事略
清高犹有傲霜枝——望牛墩伦鉴
国民党元老莫纪彭
横坑钟之杰
李翼农诗钟
拉犁岂惜老牛身——篆刻家张静波
勇攀南粤金石峰——篆刻家叶炫勋
和谭日超相处的日子
我所认识的郭同江
东莞文史创办人——马汉民
鸡啼岗上凤凰鸣——漫画装饰画家黄伟强
老马尚思驰万里——书法家陈荫余
测天奇人黄炎坤
斗室存玉——书法家王国忠
老树寒花赞何为
藏家送藏品名画赠名园
郑祖荫三送名画赠名园
第四部分 东莞物产
东莞白(水稻)
莞盐
莞香
东莞名荔
东莞腊肠
石龙狮头制作
东莞中秋灯
第五部分 东莞掌故
日本古曲传东莞
东莞疍民
东莞咸水歌
凤涌潢涌有凤凰
劝虎归山
基督教在东莞
叶氏家规育名人
东莞契证
东莞古灯
东莞枕头
金鳌探源
居巢在可园
居巢诗赞重现可园
居廉在可园
东莞最早的电报
一橙定东莞
蒋介石在东莞清党
贪的传说
第六部分 东莞民俗
东莞民俗漫谈
迎春办年货
大年初一游黄旗
春节拜义冢
游蛇墓风俗
东莞开年饭
元宵结缘
东莞狮舞
东莞龙舞
企石人皇诞
水南交盘会
东坑卖身节
东莞龙舟月
端午陆上游旱龙
黄仙翁诞
湖美孔明灯
江边村民庆秋分
食蚬风俗
东莞建房风俗
东莞盲佬歌
东莞中秋游耍碌
东莞卖懒风俗
同行一条街
东莞服饰
百岁牌风俗
附录
做好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本土文化丰富我们的节日
以本土文化推动东莞经济发展
第七部分 东莞地名由来
孙中山先代故乡在上沙
望牛墩的由来
下关的来历
寺前街的来历
白马地名溯源
仓前街的来历
市桥街的来历
紫霞坊与紫霞里
凤来里的来历
登俊巷与登云巷
圆沙坊的来历
教场街的来历
象塔街的来历
榜眼坊的来历
彭屋街的来历
梨川的得名
第八部分 东莞饮食
名肴美食汇东莞
东莞小食
东莞糖水
东莞盘菜
东莞糕点
风流天子话腊肠
烧麦与烧卖
糯米丸
入冬话冬果
生日木瓜汤
道滘粥和道滘粽
第九部分 东莞粤剧简史
第一章明代东莞粤剧
第二章清代东莞粤剧
第三章民国东莞粤剧
第四章民国时期东莞业余粤剧团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后东莞粤剧
第六章东莞粤剧木偶戏
第七章东莞粤剧博物馆
第八章东莞粤剧发展中心
第九章东莞粤剧在外地
第十章东莞粤剧名人
虎门炮台的变迁
可园与得名
却金亭
还金亭
讴歌亭
我国最早自主创建的公园
道滘大坟
道滘巍焕楼
道滘国殇冢
金鳌洲塔
榴花塔
熊飞墓
宋皇姑赵氏墓
潢涌祠庙
横坑古村落
张彩廷纪念碑及洪仁玕书法
马山古迹
崔羽和紫霞泉
张穆春游七仙坛
陈伯陶故乡行
蒋光鼐故居
鬼斧精雕笔架山
迎恩门城楼
欧仙院
厚街河田神仙水
逆水游龟村堡
江边黄氏宗祠
石碣单氏小宗祠
谢岗崖山古迹
乌沙玄坛古庙
红棉山庄与蒋介石
明伦堂财产信条碑
第二部分 东莞八景
宋代东莞八景
鹾场夕照
石桥秋月
象山古刹
龙穴春涛
魁星古迹
蛎浦渔歌
珠冈栖霞
莲峰叠翠
明清东莞八景
凤台秋霁
黄岭廉泉
市桥春涨
宝山石瓮
靖康海市
海月风帆
彭峒水帘
觉华烟雨
第三部分 东莞名人
东莞第一个民族女英雄——乌沙陈淑姬
新会崖山访乡贤
东莞第一制谜家
竹园邓世厚
乌沙进士李同芳
尹明翼拒捧魏忠贤
萧奕辅拒贿
袁崇焕的妹夫
袁崇焕嫁侄女
袁崇焕嫁女
袁崇焕真迹寻访记
佘氏守坟十七代
文采风流武探花——虎门卢廷璋
东西纪绩——大宁谭德
贤妻勉诗
横坑女诗人钟腾芳
可园张敬修事略
不寻常的方半醉
百岁翰林抗英记——虎门社冈叶荣彩
李扬升与龙母诞
大岭山人何寿泉
潢涌烈女黎福娣
抗英勇将邓安邦
林直勉先生事略
清高犹有傲霜枝——望牛墩伦鉴
国民党元老莫纪彭
横坑钟之杰
李翼农诗钟
拉犁岂惜老牛身——篆刻家张静波
勇攀南粤金石峰——篆刻家叶炫勋
和谭日超相处的日子
我所认识的郭同江
东莞文史创办人——马汉民
鸡啼岗上凤凰鸣——漫画装饰画家黄伟强
老马尚思驰万里——书法家陈荫余
测天奇人黄炎坤
斗室存玉——书法家王国忠
老树寒花赞何为
藏家送藏品名画赠名园
郑祖荫三送名画赠名园
第四部分 东莞物产
东莞白(水稻)
莞盐
莞香
东莞名荔
东莞腊肠
石龙狮头制作
东莞中秋灯
第五部分 东莞掌故
日本古曲传东莞
东莞疍民
东莞咸水歌
凤涌潢涌有凤凰
劝虎归山
基督教在东莞
叶氏家规育名人
东莞契证
东莞古灯
东莞枕头
金鳌探源
居巢在可园
居巢诗赞重现可园
居廉在可园
东莞最早的电报
一橙定东莞
蒋介石在东莞清党
贪的传说
第六部分 东莞民俗
东莞民俗漫谈
迎春办年货
大年初一游黄旗
春节拜义冢
游蛇墓风俗
东莞开年饭
元宵结缘
东莞狮舞
东莞龙舞
企石人皇诞
水南交盘会
东坑卖身节
东莞龙舟月
端午陆上游旱龙
黄仙翁诞
湖美孔明灯
江边村民庆秋分
食蚬风俗
东莞建房风俗
东莞盲佬歌
东莞中秋游耍碌
东莞卖懒风俗
同行一条街
东莞服饰
百岁牌风俗
附录
做好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本土文化丰富我们的节日
以本土文化推动东莞经济发展
第七部分 东莞地名由来
孙中山先代故乡在上沙
望牛墩的由来
下关的来历
寺前街的来历
白马地名溯源
仓前街的来历
市桥街的来历
紫霞坊与紫霞里
凤来里的来历
登俊巷与登云巷
圆沙坊的来历
教场街的来历
象塔街的来历
榜眼坊的来历
彭屋街的来历
梨川的得名
第八部分 东莞饮食
名肴美食汇东莞
东莞小食
东莞糖水
东莞盘菜
东莞糕点
风流天子话腊肠
烧麦与烧卖
糯米丸
入冬话冬果
生日木瓜汤
道滘粥和道滘粽
第九部分 东莞粤剧简史
第一章明代东莞粤剧
第二章清代东莞粤剧
第三章民国东莞粤剧
第四章民国时期东莞业余粤剧团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后东莞粤剧
第六章东莞粤剧木偶戏
第七章东莞粤剧博物馆
第八章东莞粤剧发展中心
第九章东莞粤剧在外地
第十章东莞粤剧名人
东莞风情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