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在承认地区基础条件差异性的前提下科学定义了空间均衡概念,基
于工业品和生态品分工,研究一定空间中的收入增长与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
模式;建立了工业品和生态品的空间供给能力的解释变量,并以江苏省和苏
州市为例进行空间功能分区;进一步研究空间失衡的状态及其制度根源,提
出引导、管制和平衡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支撑框架。本书改变了匀质环境下以
增长的数量均衡研究区域发展关系的视角,提出了空间均衡新内涵,充分展
现了经济与地理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火花,填补了国内外进行异质空
间均衡模式研究的空白。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均衡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目标分析
第三节 空间均衡的模式分析
第二章 空间供给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空间供给要素及影响
第二节 省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三节 市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四节 供给能力分区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 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
第一节 空间开发的需求来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要求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分析
第四章 空间失衡及其原因
第一节 空间失衡的供需分析
第二节 空间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空间失衡的实证判断
第五章 空间均衡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制度构建的需求与可能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制度规则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均衡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目标分析
第三节 空间均衡的模式分析
第二章 空间供给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空间供给要素及影响
第二节 省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三节 市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四节 供给能力分区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 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
第一节 空间开发的需求来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要求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分析
第四章 空间失衡及其原因
第一节 空间失衡的供需分析
第二节 空间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空间失衡的实证判断
第五章 空间均衡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制度构建的需求与可能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制度规则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Economic analysis of equilibrium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