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总结近代史以来日本中国观的嬗变和特点;对“对华认知”和“转型期”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日本对华认知和对华政策的互动关系;梳理战后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日本对华认知的演变及其特点,阐释各个阶段的对华认知如何影响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这是本稿的主要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对中国推行支持与合作政策,日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和“帮手”。近来,中日关系出现拐点,中国问题成为日本各界极度关注的问题。处于转型期的日本,其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华政策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新特点及存于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中国知己知彼,更为睿智地探讨对日政策和外交战略。
本稿为合著。包霞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刘迪,日本杏林大学教授。张云,日本新泻国立大学副教授。张望,日本早稻田大学副教授。郑浩澜,日本庆应大学讲师。李彦铭,日本庆应大学研究员。以上作者都有较长时期在日本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能够较多地运用日文一手资料。
目录
绪论一 问题的由来与研究的意义二 研究现状三 框架结构
第一章 明治中后期日本人的对华认知前言一 福泽谕吉的对华认知二 内村鉴三对甲午战争的认识三 亚洲主义者荒尾精的中国体验和中国认知四 德富苏峰的“日本膨胀论”
第二章 战后日本学界的对华认知与对华研究一 冷战时期日本学界对华认知与对华研究的演变与特点二 冷战后日本的对华研究机构及其研究议题三 21世纪后日本学界对华认知与对华研究的新特点结语
第三章 日本对华认知的转型及其背景一 日本对华认知的三种模式二 第三种对华认知模式磨损的内部因素三 亚洲文明定位与对华认知四 日本对华认知转型的原因结语
第四章 日本知识精英的对华认知及其美国因素一 认知的三个层面与知识精英认知的重要性二 分析框架与三边关系视角的重要性三 日本知识精英对中国崛起的直接认知四 日本知识精英对华认知中的美国因素五 2010年后日本知识精英对华认知的新变化结语
第五章 日本经济界的对华认知与特点——以小泉内阁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前言一 经济界对华认知的变化——2005年之前二 经济界政治表达的活跃——以2005年为契机三 小泉内阁之后的新动向结语
第六章 日本媒体的对华报道与对华认知一 对华认知与对华报道二 政治保守化与对华报道三 日本媒体的特点四 日本媒体中的“市民”因素结语
第七章 理解日本对华政策——以政治生存为视角的诠释一 冷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研究及其局限二 冷战后日本对华政策:“政治生存”的分析框架三 案例研究:中日靖国神社问题(2001—2007)结语
第八章 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治思潮及其本质一 战后日本四种政治思潮的历史认识和国家定位二 安倍内阁的历史认识及其特点三 安倍内阁的国家定位及其特点四 安倍内阁的对华外交及其特点结语
后记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