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五版《中医药学概论》,是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领导与组织下,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突出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以“三基”、“五性”、“三特定”教材编写方针为指导,在第四版《中医学基础》的基础上,由中国药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四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青海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8所院校的专家学者集体研究、修订编写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使用,以适应新世纪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版的《中医学基础》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为了适应本专业的需要,反映教材的实际内涵,避免与中医院校药学类使用的《中医学基础》(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混淆,在2002年3月武汉召开的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上,经反复论证,并经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将第五版的《中医学基础》更名为《中医药学概论》。
本次教材的编写,在第四版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学科的发展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与增删。重点补人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规范病证名称、删去马兜铃科关木通、广防己等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增补番泻叶、鱼腥草、竹沥等临床常用药物;共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常用方98首;同时,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理及方剂的现代研究作了综合性介绍。本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先进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的知识,启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塑造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第四章 脏腑经络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经络
第五章 病因
.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疫疠
第三节 七情
第四节 饮食劳逸
第五节 其他病因
第六章 病机与发病
第一节 病机
第二节 发病
第七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八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三节 脏腑辨证
第四节 其他辨证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十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贮存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第十一章 常用中药
第一节 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四节 祛风湿药
第五节 化湿药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第七节 温里药
第八节 理气药
第九节 消食药
第十节 止血药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节 化痰药
第十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节 安神药
第十五节 平肝潜阳药
第十六节 息风止痉药
第十七节 开窍药
第十八节 补虚药
第十九章 收涩药
第二十节 驱虫药
第二十一节 外用药
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
下篇 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十二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第三节 方剂的应用形式及用法
第十三章 常用方剂
第一节 解表方
第二节 和解方
第三节 清热方
第四节 泻下方
第五节 祛湿方
第六节 温里方
第七节 理气方
第八节 消食方
第九节 理血方
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第十一节 平肝息风方
第十二节 安神方
第十三节 开窍方
第十五节 固涩方
附:方剂学研究进展
附录
中药索引
方剂索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第四章 脏腑经络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经络
第五章 病因
.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疫疠
第三节 七情
第四节 饮食劳逸
第五节 其他病因
第六章 病机与发病
第一节 病机
第二节 发病
第七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八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三节 脏腑辨证
第四节 其他辨证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十章 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贮存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第十一章 常用中药
第一节 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四节 祛风湿药
第五节 化湿药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第七节 温里药
第八节 理气药
第九节 消食药
第十节 止血药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节 化痰药
第十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节 安神药
第十五节 平肝潜阳药
第十六节 息风止痉药
第十七节 开窍药
第十八节 补虚药
第十九章 收涩药
第二十节 驱虫药
第二十一节 外用药
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
下篇 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十二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第三节 方剂的应用形式及用法
第十三章 常用方剂
第一节 解表方
第二节 和解方
第三节 清热方
第四节 泻下方
第五节 祛湿方
第六节 温里方
第七节 理气方
第八节 消食方
第九节 理血方
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第十一节 平肝息风方
第十二节 安神方
第十三节 开窍方
第十五节 固涩方
附:方剂学研究进展
附录
中药索引
方剂索引
中医药学概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