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以突出“应用”、强调“技能”为目标,以实践性与实用性为原则编写而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包含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办公信息处理,包含最新的办公信息处理基础知识和典型的办公应用软件包等内容;第三部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包含多媒体技术、现代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应用、网页制作、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等内容。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既可作为各类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计算机系统与平台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概述
1.1 信息技术概述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2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
1.1.3 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1.2 计算机文化
1.2.1 计算机的产生
1.2.2 计算机的发展
1.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2.4 计算机的分类
1.2.5 计算机文化现象
1.3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1.3.1 计算机的特点
1.3.2 计算机的应用
1.4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
1.4.1 数制的概念
1.4.2 数制转换
1.4.3 计算机中的编码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2.1.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1.4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2.2 计算机工作原理
2.2.1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2.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3.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3.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3.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
2.4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评价
2.4.1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4.2 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第3章 操作系统
3.1 操作系统概述
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3.1.4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3.2 Windows XP操作系统概述
3.2.1 Windows XP运行的基本环境
3.2.2 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
3.3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3.3.1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3.3.2 Windows XP的桌面、窗口及菜单
3.3.3 键盘和鼠标的操作
3.3.4 使用帮助
3.4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3.4.1 文件和文件夹
3.4.2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4.3 资源管理器
3.5 Windows XP系统设置
3.5.1 控制面板的启动
3.5.2 显示属性设置
3.5.3 键盘和鼠标的设置
3.5.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3.5.5 系统设置
3.5.6 用户管理
3.5.7 中文输入法的添加和卸载
3.5.8 字体设置
3.6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3.6.1 磁盘管理
3.6.2 硬件及驱动程序的安装
3.6.3 打印机的安装、设置与管理
3.6.4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
3.7 Windows XP的附件
3.7.1 写字板与记事本
3.7.2 画图
3.7.3 计算器
3.7.4 系统工具
3.7.5 多媒体
第二部分 办公信息处理
第4章 办公信息处理概述
4.1 办公信息系统综述
4.1.1 办公信息系统的含义
4.1.2 办公信息系统的层次
4.1.3 办公信息系统的模式
4.1.4 办公信息系统的特点
4.1.5 实现办公信息系统的意义
4.2 办公信息系统的组成
4.2.1 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
4.2.2 现代办公设备简介
4.3 通用办公应用软件
4.3.1 WPS Office
4.3.2 Microsoft Office
4.3.3 Lotus Smartsuite
第5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
5.1 Word 2003基本知识
5.1.1 Word 2003的安装、启动和退出
5.1.2 Word 2003窗口组成
5.2 基本操作
5.2.1 新建文档
5.2.2 输入文档
5.2.3 保存文档
5.2.4 打开文档
5.2.5 关闭文档
5.2.6 文档的显示方式
5.3 文档编辑
5.3.1 文本的基本操作
5.3.2 窗口拆分
5.4 文档排版
5.4.1 字符格式化
5.4.2 段落格式化
5.4.3 项目符号和编号
5.4.4 页面设计
5.5 表格
5.5.1 创建表格
5.5.2 编辑表格
5.5.3 表格的格式化
5.5.4 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5.5.5 图表
5.6 图文混排
5.6.1 图片
5.6.2 插入“艺术字”
5.6.3 绘制图形
5.6.4 文本框
5.6.5 水印
5.6.6 插入公式
5.7 打印文档
5.8 网络功能
5.8.1 创建Web页
5.8.2 超链接
第6章 Excel 2003电子表格
6.1 Excel2003的基本知识
6.1.1 启动与退出
6.1.2 基本概念
6.2 Excel2003的基本操作
6.2.1 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和打开
6.2.2 单元格的定位
6.2.3 数据的输入
6.2.4 数据的编辑
6.3 公式和函数
6.3.1 公式
6.3.2 函数
6.4 工作表的操作
6.4.1 工作表的选定
6.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6.4.3 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6.4.4 格式化工作表
6.5 数据管理
6.5.1 数据清单
6.5.2 数据排序
6.5.3 数据筛选
6.5.4 分类汇总
6.5.5 数据透视表
6.6 图表
6.6.1 图表的创建
6.6.2 图表的编辑
6.6.3 图表的格式化
6.7 保护工作簿数据
6.7.1 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
6.7.2 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6.8 打印操作
6.8.1 页面设置
6.8.2 打印预览及打印
6.9 Excel2003的网络功能
第7章 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
7.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7.1.1 PowerPoint2003的启动与退出
7.1.2 创建、保存及打开演示文稿
7.1.3 PowerPoint编辑窗格
7.1.4 视图方式
7.2 演示文稿的编辑
7.2.1 幻灯片文本的输入、编辑及格式化
7.2.2 图片、图形、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7.2.3 影片和声音
7.2.4 插入Word或Excel中的表格、图表
7.2.5 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7.2.6 幻灯片版式的更改
7.3 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7.3.1 动画效果
7.3.2 切换效果
7.3.3 超链接
7.3.4 动作按钮
7.3.5 演示文稿的放映
7.3.6 隐藏幻灯片和取消隐藏
7.4 演示文稿的打印与发布
7.4.1 打印
7.4.2 演示文稿的打包
7.4.3 发布网页
第三部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第8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8.1.1 基本知识
8.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8.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8.2.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
8.2.2 MPC硬件系统
8.3 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整理
8.3.1 基本知识
8.3.2 常见图形图像文件格式
8.3.3 图形图像媒体素材的获取
8.4 音频素材采集处理
8.4.1 基本知识
8.4.2 音频文件格式
8.4.3 音频媒体素材的收集和创作
8.5 视频及动画素材采集处理
8.5.1 视频
8.5.2 动画
8.5.3 视频与动画文件格式
8.5.4 视频与动画素材制作
8.6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
8.6.1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8.6.2 媒体素材的选择和利用
8.6.3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创作模式
第9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9.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9.1.1 通信信号与通信模型
9.1.2 信道分类及通信主要指标
9.1.3 通信介质
9.2 数据通信技术
9.2.1 数据传输模式
9.2.2 数据交换方式
9.2.3 多路复用技术
9.3 常用通信系统
9.3.1 电话系统
9.3.2 移动通信系统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10.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0.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0.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0.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0.2 局域网基本技术
10.2.1 网络的拓扑结构
10.2.2 局域网组成
10.3 Internet基础知识
10.3.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0.3.2 Internet的特点
10.3.3 Internet的体系结构概述
10.3.4 TCP/IP
10.3.5 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
10.4 Internet接入技术
10.5 Internet服务与应用
10.5.1 WWW服务
10.5.2 Web浏览器及IE的使用方法
10.5.3 资源检索与下载
10.5.4 电子邮件
10.5.5 远程登录
10.5.6 文件传输服务
10.5.7 其他常见服务
10.6 网页制作
10.6.1 网站与网页
10.6.2 FrontPage 2003简介
10.6.3 使用FrontPage 2003创建网站和网页
第11章 软件技术基础
11.1 程序设计概述
11.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11.1.2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11.1.3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11.1.4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11.2 算法
11.2.1 算法的概念
11.2.2 算法的特征
11.2.3 算法的表示
11.2.4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11.2.5 算法的评价
11.3 数据结构
11.3.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1.3.2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1.3.3 线性表
11.3.4 栈和队列
11.3.5 树与二叉树
11.3.6 查找与排序方法
11.4 结构化程序设计
11.4.1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思想
11.4.2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11.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1.5.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5.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11.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步骤
11.6 软件工程
11.6.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1.6.2 软件开发方法
11.6.3 软件测试
11.6.4 软件维护
第12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12.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2.1.1 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12.1.2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3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模式
12.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12.2.1 DBAS的开发方法
12.2.2 DBAS的开发步骤
12.2.3 SQL语言简介
12.3 Access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
12.3.1 Access 2003的特点
12.3.2 创建Access 2003数据库
12.3.3 创建表
12.3.4 表间关系
12.3.5 创建查询对象
第13章 信息安全
13.1 信息安全概述
13.1.1 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
13.1.2 信息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13.1.3 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
13.1.4 信息安全的任务
13.2 信息存储安全技术
13.2.1 磁盘镜像技术
13.2.2 磁盘双工技术
13.2.3 双机热备份技术
13.3 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13.3.1 访问控制技术
13.3.2 数据加密技术
13.3.3 防火墙技术
13.3.4 地址转换技术
13.3.5 WindowsXP安全防范
13.4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3.4.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13.4.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3.5 网络道德及相关法规
13.5.1 网络道德
13.5.2 网络安全法规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计算机系统与平台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概述
1.1 信息技术概述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2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
1.1.3 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1.2 计算机文化
1.2.1 计算机的产生
1.2.2 计算机的发展
1.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2.4 计算机的分类
1.2.5 计算机文化现象
1.3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1.3.1 计算机的特点
1.3.2 计算机的应用
1.4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
1.4.1 数制的概念
1.4.2 数制转换
1.4.3 计算机中的编码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2.1.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1.4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2.2 计算机工作原理
2.2.1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2.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3.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3.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3.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
2.4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评价
2.4.1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4.2 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第3章 操作系统
3.1 操作系统概述
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3.1.4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3.2 Windows XP操作系统概述
3.2.1 Windows XP运行的基本环境
3.2.2 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
3.3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3.3.1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3.3.2 Windows XP的桌面、窗口及菜单
3.3.3 键盘和鼠标的操作
3.3.4 使用帮助
3.4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3.4.1 文件和文件夹
3.4.2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4.3 资源管理器
3.5 Windows XP系统设置
3.5.1 控制面板的启动
3.5.2 显示属性设置
3.5.3 键盘和鼠标的设置
3.5.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3.5.5 系统设置
3.5.6 用户管理
3.5.7 中文输入法的添加和卸载
3.5.8 字体设置
3.6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3.6.1 磁盘管理
3.6.2 硬件及驱动程序的安装
3.6.3 打印机的安装、设置与管理
3.6.4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
3.7 Windows XP的附件
3.7.1 写字板与记事本
3.7.2 画图
3.7.3 计算器
3.7.4 系统工具
3.7.5 多媒体
第二部分 办公信息处理
第4章 办公信息处理概述
4.1 办公信息系统综述
4.1.1 办公信息系统的含义
4.1.2 办公信息系统的层次
4.1.3 办公信息系统的模式
4.1.4 办公信息系统的特点
4.1.5 实现办公信息系统的意义
4.2 办公信息系统的组成
4.2.1 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
4.2.2 现代办公设备简介
4.3 通用办公应用软件
4.3.1 WPS Office
4.3.2 Microsoft Office
4.3.3 Lotus Smartsuite
第5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
5.1 Word 2003基本知识
5.1.1 Word 2003的安装、启动和退出
5.1.2 Word 2003窗口组成
5.2 基本操作
5.2.1 新建文档
5.2.2 输入文档
5.2.3 保存文档
5.2.4 打开文档
5.2.5 关闭文档
5.2.6 文档的显示方式
5.3 文档编辑
5.3.1 文本的基本操作
5.3.2 窗口拆分
5.4 文档排版
5.4.1 字符格式化
5.4.2 段落格式化
5.4.3 项目符号和编号
5.4.4 页面设计
5.5 表格
5.5.1 创建表格
5.5.2 编辑表格
5.5.3 表格的格式化
5.5.4 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5.5.5 图表
5.6 图文混排
5.6.1 图片
5.6.2 插入“艺术字”
5.6.3 绘制图形
5.6.4 文本框
5.6.5 水印
5.6.6 插入公式
5.7 打印文档
5.8 网络功能
5.8.1 创建Web页
5.8.2 超链接
第6章 Excel 2003电子表格
6.1 Excel2003的基本知识
6.1.1 启动与退出
6.1.2 基本概念
6.2 Excel2003的基本操作
6.2.1 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和打开
6.2.2 单元格的定位
6.2.3 数据的输入
6.2.4 数据的编辑
6.3 公式和函数
6.3.1 公式
6.3.2 函数
6.4 工作表的操作
6.4.1 工作表的选定
6.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6.4.3 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6.4.4 格式化工作表
6.5 数据管理
6.5.1 数据清单
6.5.2 数据排序
6.5.3 数据筛选
6.5.4 分类汇总
6.5.5 数据透视表
6.6 图表
6.6.1 图表的创建
6.6.2 图表的编辑
6.6.3 图表的格式化
6.7 保护工作簿数据
6.7.1 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
6.7.2 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6.8 打印操作
6.8.1 页面设置
6.8.2 打印预览及打印
6.9 Excel2003的网络功能
第7章 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
7.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7.1.1 PowerPoint2003的启动与退出
7.1.2 创建、保存及打开演示文稿
7.1.3 PowerPoint编辑窗格
7.1.4 视图方式
7.2 演示文稿的编辑
7.2.1 幻灯片文本的输入、编辑及格式化
7.2.2 图片、图形、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7.2.3 影片和声音
7.2.4 插入Word或Excel中的表格、图表
7.2.5 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7.2.6 幻灯片版式的更改
7.3 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7.3.1 动画效果
7.3.2 切换效果
7.3.3 超链接
7.3.4 动作按钮
7.3.5 演示文稿的放映
7.3.6 隐藏幻灯片和取消隐藏
7.4 演示文稿的打印与发布
7.4.1 打印
7.4.2 演示文稿的打包
7.4.3 发布网页
第三部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第8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8.1.1 基本知识
8.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8.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8.2.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
8.2.2 MPC硬件系统
8.3 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整理
8.3.1 基本知识
8.3.2 常见图形图像文件格式
8.3.3 图形图像媒体素材的获取
8.4 音频素材采集处理
8.4.1 基本知识
8.4.2 音频文件格式
8.4.3 音频媒体素材的收集和创作
8.5 视频及动画素材采集处理
8.5.1 视频
8.5.2 动画
8.5.3 视频与动画文件格式
8.5.4 视频与动画素材制作
8.6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
8.6.1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8.6.2 媒体素材的选择和利用
8.6.3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创作模式
第9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9.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9.1.1 通信信号与通信模型
9.1.2 信道分类及通信主要指标
9.1.3 通信介质
9.2 数据通信技术
9.2.1 数据传输模式
9.2.2 数据交换方式
9.2.3 多路复用技术
9.3 常用通信系统
9.3.1 电话系统
9.3.2 移动通信系统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10.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0.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0.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0.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0.2 局域网基本技术
10.2.1 网络的拓扑结构
10.2.2 局域网组成
10.3 Internet基础知识
10.3.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0.3.2 Internet的特点
10.3.3 Internet的体系结构概述
10.3.4 TCP/IP
10.3.5 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
10.4 Internet接入技术
10.5 Internet服务与应用
10.5.1 WWW服务
10.5.2 Web浏览器及IE的使用方法
10.5.3 资源检索与下载
10.5.4 电子邮件
10.5.5 远程登录
10.5.6 文件传输服务
10.5.7 其他常见服务
10.6 网页制作
10.6.1 网站与网页
10.6.2 FrontPage 2003简介
10.6.3 使用FrontPage 2003创建网站和网页
第11章 软件技术基础
11.1 程序设计概述
11.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11.1.2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11.1.3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11.1.4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11.2 算法
11.2.1 算法的概念
11.2.2 算法的特征
11.2.3 算法的表示
11.2.4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11.2.5 算法的评价
11.3 数据结构
11.3.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1.3.2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1.3.3 线性表
11.3.4 栈和队列
11.3.5 树与二叉树
11.3.6 查找与排序方法
11.4 结构化程序设计
11.4.1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思想
11.4.2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11.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1.5.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5.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11.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步骤
11.6 软件工程
11.6.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1.6.2 软件开发方法
11.6.3 软件测试
11.6.4 软件维护
第12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12.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2.1.1 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12.1.2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3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模式
12.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12.2.1 DBAS的开发方法
12.2.2 DBAS的开发步骤
12.2.3 SQL语言简介
12.3 Access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
12.3.1 Access 2003的特点
12.3.2 创建Access 2003数据库
12.3.3 创建表
12.3.4 表间关系
12.3.5 创建查询对象
第13章 信息安全
13.1 信息安全概述
13.1.1 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
13.1.2 信息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13.1.3 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
13.1.4 信息安全的任务
13.2 信息存储安全技术
13.2.1 磁盘镜像技术
13.2.2 磁盘双工技术
13.2.3 双机热备份技术
13.3 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13.3.1 访问控制技术
13.3.2 数据加密技术
13.3.3 防火墙技术
13.3.4 地址转换技术
13.3.5 WindowsXP安全防范
13.4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3.4.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13.4.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3.5 网络道德及相关法规
13.5.1 网络道德
13.5.2 网络安全法规
参考文献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