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副标题:无

作   者:邓晋福等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11604272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火成岩的角度论述了岩石成因及其与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的关系。第一部分包括岩浆的起源、出浆的演化。火成岩与构造环境、火成岩与大陆地壳生长、火成岩与成矿作用等,系统阐述了火成岩成因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地质问题。第二部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与岩石学相关科研工作的实例,目的是方便读者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目录

第一章 岩浆的起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玄武质岩浆的起源
第三节 安山质岩浆的起源
第四节 花岗质岩浆的起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岩浆的演化
第一节 结晶(晶体)分离作用
第二节 岩浆混合作用
第三节 同化作用和AFC模型
第四节 硅酸盐液体不混溶
第三章 火成岩与构造环境
第一节 火成岩的分类命名和相关术语、名词
第二节 火成岩系列
第三节 造山带火山岩系列,K60和地壳厚度
第四节 火成岩构造组合
第五节 地质事件序列p-T-t轨迹与构造过程
第四章 火成岩与大陆地壳生长
第一节 大陆地壳与地幔岩石圈:地幔分异的互补产物
第二节 壳幔物质与深部过程
第三节 岩石圈-软流圈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 华北地台前寒武花岗岩类、陆壳演化与克拉通形成
第五节 岩浆弧与大陆地壳生长
第六节 古老陆壳的强烈改造
第七节 关于地球物理场解释的讨论
第八节 地壳的性质与壳幔交换
第五章 火成岩与成矿作用
第一节 对流地幔输入大陆: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
第二节 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大爆发
第三节 岩石圈尺度三维不连续与大尺度成矿带的运储矿空间
第四节 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与巨型矿集区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五节 中国大陆拼合形成阶段、岩石圈尺度不连续与成矿作用
第六节 前寒武纪成矿作用
第七节 古生代成矿作用
第八节 中国古特提斯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
第九节 印支期后的成矿作用
第十节 火成岩构造组合、造山-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以中国东部燕山期为例
第十一节 下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事件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
第十二节 铜陵Cu-Au (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
第十三节 岩浆分异作用与成矿——以华南某些含稀有元素花岗岩为例
第十四节 岩浆期后溶液——以武山铜矿为例
第六章 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
第一节 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的含义
第二节 三江造山带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及岩石-构造组合
第三节 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的若干问题
第七章 岩浆底侵作用: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以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岩浆活动为例
第一节 岩浆底侵作用的含义
第二节 底侵作用的识别
第三节 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岩浆活动
第四节 岩浆底侵作用实例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岩石成因热力学数值模拟
第一节 热力学模型
第二节 岩石热力学相关系
第三节 岩石相平衡模拟的应用
第九章 沉积岩物质成分、深部信息及其成矿作用
第一节 塔里木地台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中的深部物源信息及其构造背景
第二节 扬子地台西南缘沉积岩中的深部物源信息及其构造背景
第三节 沉积岩中的深部物源与成矿作用
第十章 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成因及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节 岩相学特征
第四节 流体包裹体特征
第五节 紫苏花岗岩成因
第六节 紫苏花岗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
第十一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活动与铂族金属成矿作用
第一节 铂族金属特征
第二节 全球主要铂族矿床分布、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铂族矿床富集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