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邢向东博士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所作的研究报告。这部书出版之际,作为合作导师,我为邢向东、为方言语法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而高兴。他命我写序,我很愿意从命,向读者介绍这位作者,推荐他的著作。
作者邢向东曾在山东大学受业于著名的钱曾怡教授,进南开流动站时已是出色的方言研究专家。他以陕北人的淳朴勤奋,默默耕耘,出版了《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研究》(与张永胜合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和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呼和浩特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等学术著作,在《中国语文》和《方言》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南开站的两年中把博土论文《神木方言研究》由25万字扩充到50.1万字,已于200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写成这部博士后研究报告25万字;撰成其他论著10万余字,可谓成绩斐然。在站期间他被陕西师范大学聘为该校教授、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因此要处理许多事务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么多出色的成果,真令人佩服。
中国是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度。汉语拥有众多的方言,特别引人瞩目。近20年来,汉语方言研究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李荣 熊正辉 张振兴主编《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社1989、1991)、《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本41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997、1998)、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音库》40种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998、1999)、贾采珠《北京话儿化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等相继出版。汉语方言是一个难得的有利于语言学发展的宝库。方言研究不仅在实用方面有助于普通话的推广,而且在理论方面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普通话的认识,有助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汉语方言中有许多宝贝等待探宝人去发现。邢向东就是一位披荆斩棘的探宝人。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山祖师赵元任,他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北京1928)涉及了语助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都包括若干语法内容。朱德熙先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扩展了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方言语法为越来越多的语言科学工作者所重视,日渐繁荣,近20年来逐渐成为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方言》、《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等期刊和许多学报发表了许多方言语法论文。方言语法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精品,其中获奖著作有:冯爱珍《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刘俐李《焉耆汉语方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曹志耘《严州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1996)、李如龙《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许宝华汤珍珠游汝杰等《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等。获奖论文有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1),曹志耘《金华汤溪方言的词法特点》(《语言研究》1987—3),林伦伦《潮汕方言的虚词及其语法意义》(《汕头大学学报》1992—1)、《广东闽方言语法特点的比较研究》,刘丹青《苏州方言的发问句与“可vp”句式》(《中国语文》1991—2)、《无锡方言的体助词“则”(仔)和“着”》(《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等。
方言语法研究成果多样,除了大量论文,还有工具书、一批论文集和专著。方言语法工具书有黄伯荣主编《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方言语法集体论文集有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丛书——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动词谓语句》(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代词》(同上1999)、《介词》(同上2000)等,戴昭铭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方言语法个人专著有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徐烈炯邵敬敏《上海方言语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z000)、陈淑梅《鄂东方言语法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张一舟 张清源 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等。
此外,还有许多著作包括方言语法内容。仅我手头的作者或出版社有关赠书就有:
吴语:浙江语言学会编《浙江吴语分区》(《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5.9)、胡明扬《海盐方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戴昭铭《天台方言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晋语:马文忠 梁述中《大同方言志》(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胡双宝《文水方言志》(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乔全生《洪洞方言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官话: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志丛书——语文出版社的赵日新等《即墨方言志》(1991)、罗福腾《牟平方言志》(1992)、高慎贵《新泰方言志》(1996),潍坊市新闻出版局的钱曾怡罗福腾《潍坊方言志》(1992),吉林人民出版社的钱曾怡曹志耘罗福腾《诸城方言志》(2002),齐鲁书社的马凤如《金乡方言志》(2000)、马静吴永焕《i临沂方言志》(2003);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2001);马克章《偃师方言研究撷萃》(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河南省志·方言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赵杰《满族话与北京话》(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李树俨李倩《宁夏方言研究论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钱曾怡李行杰主编《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青岛出版社2000)。
湘语:湖南方言研究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鲍厚星《东安土话研究》(1998)、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1998)、贺凯林《溆浦方言研究》(1999),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曾毓关《韶山方言研究》(1999)、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丈化研究》(2001)。
粤语:李新魁施其生等《广州方言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詹伯慧主编《广东粤方言概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闽语: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闽语新探索》(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客家话:王李英《增城方言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包含方言语法内容的个人论文集有詹伯慧《语言与方言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漫步语坛的第三个脚印:汉语方言与语言应用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陈亚川郑懿德《汉语集稿》1、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997),施其生《方言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汪平《方言平议》(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自选集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游汝杰自选集》(1999),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2002)、《潘悟云卷》(2002)和《游汝杰卷》(2003);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朱德熙选集》、《邢福义选集》(2001)。集体论文集有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以上所列只是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丰硕成果的一部分。这还只是初步的繁荣,因为方言语法研究余地还很大,空白还很多,这方面仍然大有可为。因为总得在调查语音和词汇的基础上才能调查语法,外地人缺乏语感,所以研究方言语法难度特别大,专门研究方言语法的学者还不是很多。接连出版个人方言语法专著的邢向东君恐怕是罕见的一位吧。从质量上看,邢君的书与上列论著(包括获奖论著)放在一起,可以说也是毫不逊色的。
邢向东是少有的方言语法博士后,他从事陕北晋语沿河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有利条件很多。他是陕西北部神木县人,神木话是他的母语,他对神木话有深入的研究,出版了我所见到的一个县的描写最为详尽、篇幅最大的地点方言研究专著。他还研究过邻近的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这使他站得更高,在晋语宏观背景下观察陕北沿河七县方言语法特点,写作这本书。因此2001—2003年在站期间得到了很难得到的博士后基金的资助。
陕北晋语黄河沿岸方言语音、语法差异很复杂,古语成分保留的很多。邢向东系统调查得到了大量原始语料,基于这宝贵语料的共时描写、横向比较和历时比较,填补了方言语法研究的空白,为改变晋语研究的考察区域和研究领域不平衡状况,为全面深入地揭示晋语的特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晋语在方言分区中地位的确定和晋语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作者视野开阔,很好地运用了语义功能语法理论。这部著作有力地证明,语义功能语法适用于方言比较。作者在语法形式的基础上归纳语义语法范畴。全书以语法范畴为纲,以表达手段为目,描写陕北沿河七县方言语法,讨论代词、体貌范畴、时制范畴、虚拟范畴、复句关系的表达手段、“把”字句与“教”字句的套合句式、语法成分的语音变异等,共十个专题。作者对同类语法成分的浯义差异,对不同方言类似语法手段的表义作用的差异,作了细致的描写和比较,分析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例如表示处所的指示代词“这/那/兀里”和“这/那/兀搭儿”的语义差别和方言差异,表示时间的指示代词“这/那/兀阵儿”和“这/那/兀向儿”之间的语义差别和方言差异,体貌标记“起”、“上”、“下”等的语义差别和方言差异,假设类虚拟语气标记“动”、“起”、“价”、“?”等的语义句法差异和方言差异,复句内部各类手段之间的表义差异等,描写精细入微。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探讨以坚实的细致的共时静态描写为基础。作者把横向的方言间的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结合起来,把方言语法研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结合起来,作了有益的尝试,更好地展现了该地区方言的语法面貌。
这本书闪光点很多,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并且作了深入透辟的阐述。例如作者几年前曾提出在晋语里有时制范畴,这本书则对具体内容作了修正和完善,晋语时制范畴得到了更加充实准确的阐发。书中提出假设不仅是复句关系问题,首先是语气问题,在此基础上分类描写和比较,很有说服力地提出汉语有虚拟范畴的见解。对陕北沿河方言复句表达手段的考察证明,邢福义先生“复句三分”的提法是正确可行的。对“把”字句与“教”字句套合句式的研究,纠正了石毓智等“现代汉语中这类句式已经消失”的论断,等等。
可见,这部著作是分量厚重的博士后研究报告。
. 邢向东参与陕西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申报,已获成功。他不久就要培养博士生了,真是可喜可贺。相信邢向东一定会在西部方言的沃土上继续辛勤耕耘,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养出优秀的方言语法研究高级人才,促使汉语方言语法和整个汉语语言学走向更大的繁荣。
目录
目录
序
导言
一 本研究的内容、主旨和理论、方法
二 方言归属和语音特点
三 体例和常用词语释义
四 调查合作人
壹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贰 体貌范畴
一 体貌和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体貌系统
二 完整体
三 非完整体
四 貌
叁 时制范畴
一 时制和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时制系统
二 先事时
三 后事时
四 当事时
五 关于时制助词的来源
肆 虚拟范畴
一 愿望类虚拟语气
二 假设类虚拟语气
三 犹豫类和纵予类虚拟语气
伍 复句关系的表达手段
一 因果类复句
二 并列类复句
三 转折类复句
陆 “把”字句与“教”字句的套合句式
一 把NP+教NP+VP
二 教NP+把NP+VP
三 近代汉语中的处置句、被动句套合句式
四 结语
柒 反复问句
一 否定词为“不”的反复问句
二 否定词为“没”的反复问句
三 几个问题的讨论
捌 现代汉语方言祈使语气词“着”的形成
一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着〓”和“着〓”
二 “着〓”的来源
三 “着〓”的形成
四 结语
玖 语法成分的语音变异
一 由语义、语法因素导致的语音变异
二 由方言音系差异导致的语音变异
三 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语音变异
四 结语
拾 论加强汉语方言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
一 利用方言语法事实来印证近代汉语语法中的问题
二 充分考察近代汉语语法,深化方言语法研究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北吴堡话(东王家山)音系及其特点
附录二: 陕北晋语沿河六县方言音系
后记
?
序
导言
一 本研究的内容、主旨和理论、方法
二 方言归属和语音特点
三 体例和常用词语释义
四 调查合作人
壹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贰 体貌范畴
一 体貌和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体貌系统
二 完整体
三 非完整体
四 貌
叁 时制范畴
一 时制和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时制系统
二 先事时
三 后事时
四 当事时
五 关于时制助词的来源
肆 虚拟范畴
一 愿望类虚拟语气
二 假设类虚拟语气
三 犹豫类和纵予类虚拟语气
伍 复句关系的表达手段
一 因果类复句
二 并列类复句
三 转折类复句
陆 “把”字句与“教”字句的套合句式
一 把NP+教NP+VP
二 教NP+把NP+VP
三 近代汉语中的处置句、被动句套合句式
四 结语
柒 反复问句
一 否定词为“不”的反复问句
二 否定词为“没”的反复问句
三 几个问题的讨论
捌 现代汉语方言祈使语气词“着”的形成
一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着〓”和“着〓”
二 “着〓”的来源
三 “着〓”的形成
四 结语
玖 语法成分的语音变异
一 由语义、语法因素导致的语音变异
二 由方言音系差异导致的语音变异
三 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语音变异
四 结语
拾 论加强汉语方言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
一 利用方言语法事实来印证近代汉语语法中的问题
二 充分考察近代汉语语法,深化方言语法研究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北吴堡话(东王家山)音系及其特点
附录二: 陕北晋语沿河六县方言音系
后记
?
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