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厘清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科学问题有利于提高环境教育的多主体、多角度的综合协同和总体效益。《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全面构建了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研究框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中的“主体共生”“客体共生”“媒体共生”“内容与目标共生”“教育与行为引导共生”“资源共生”对实证区基于受众感知的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进行了量化评价,同时针对我国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录
*章 引言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实践与研究进展及研究设计
*节 相关实践与研究进展
一、相关实践进展
二、相关研究进展
三、小结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径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态文明
二、国民环境教育
三、共生
四、机制
五、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
六、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
第二节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
一、教育学
三、社会学
四、伦理学
五、传播学
六、管理学
第四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的系统构成
*节 主体
一、教师及研究人员
二、学校管理服务人员
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四、旅游地(景区)
五、导游员
六、环保组织
七、社区居民
八、其他主体
第二节 客体
一、学生
二、教师和其他教工
三、社区居民
四、游客
……
第五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的子机制及共生种类
第六章 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理论探讨
第七章 基于受众感知的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实证评价
第八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