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提出了区域教育和谐发展论、区域教育价值论、区域教育综合实力论、教育产业论、区域教育目标论作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以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两个层面的战略对策。
目录
第一节 开创明天:迈向教育现代化
第一章 规划未来——区域教育现代化绪论
一、 改革汇流: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
二、 “三个面向”: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
三、 历史使命: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描绘未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一、 发展之路:区域教育现代化历程
二、 奠定基础: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前提
三、 教育强市:广州教育现代化目标定位
第三节 战略构想: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思路
一、 理论探新:区域教育现代化战略研究与设计的基础
二、 实践开拓:区域教育现代化行为计划
第二章 协同共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论
一、 系统互动:教育获哺及反哺对象
第一节 追根溯源:寻找教育发展的两大源流
二、 返朴归真:教育应答人的呼唤
第二节 曲径探幽:教育促进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
一、 永恒功能:教育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强源固本:教育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三、 融合统一:可持续发展观和原则的支配
第三节 和谐发展: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位
一、 主动适应: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 适度超前:加大未来投资力度
三、 梯度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进程策略
四、 内涵发展:以质量、效益为导向
五、 教育创新:在自我超越基础上发展
第三章 理念导航——区域教育发展价值论
一、 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想的导标
第一节 价值导向: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功能
二、 策略定位:以教育观念现代化为先导
三、 协同导向:多元教育价值的整合作用
第二节 主导理念: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导向
一、 全民教育:从普及到提高
二、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理论
三、 学习社会:贯穿于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理念
第三节 策略导向: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辅助理念
一、 优质教育:以质量和效率为重心的导向策略
二、 创新教育:发展知识创新体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
三、 教育产业:加速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新思路
第四章 战略基点——区域教育发展综合实力论
第一节 意存深远:教育综合实力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 教育实力:综合国力的特殊构成成分
二、 新度量衡:教育综合实力标识着国家、地区教育整体水平
三、 拓展思路:综合教育实力提出的意义
第二节 “标新立异”:区域综合教育实力指标的确立及其计量
一、 雾中看花:综合教育实力指标选择的意向
二、 去粗存精:综合教育实力的筛选
三、 整合建构:综合教育实力指标体系
四、 统计评价:综合教育实力的计量思路
第三节 案例解析:广州综合教育实力的判别
一、 综合指标:反映广州综合教育实力的参数
二、 存在力:市民文化素质及专门人才状况
三、 发展力:教育规模、水平
四、 资源力:教育资源的有关情况
五、 影响力:教育的辐射影响
第五章 开拓新路——教育产业论
第一节 两大前提:教育产业论的现实条件
一、 不平衡性: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现实依据
二、 商品性: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二节 教育服务:教育产业论的切入点
一、 新产品观:教育服务消费品
二、 新产业观:教育服务消费品的生产
第三节 崭新视野:教育产业论与区域教育发展
一、 兼容统一:教育产业的基本特性
二、 理论创新:教育产业论的本质内涵
三、 探索新路:教育产业论对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燃点圣火——区域教育发展目标论
第一节 “视窗21”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制定的时代背景
一、 目标定位:区域教育现代化
二、 参照坐标: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制定的依据
三、 圣火引路:区域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功能
第二节 发展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
一、 直接目标:发展优质学校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二、 社会目标:建设学习化社区,促进区域社会文明
三、 经济目标:创造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四、 终极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发展
第三节 光明之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一、 瞄准方向: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二、 锁定目标:广州市四大教育体系现代化目标
三、 落在实力:区域教育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
第七章 超越围城——多元化办学体制
第一节 更新观念:围城超越的前提
一、 办学体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二、 实践召唤:树立多元化办学体制新观念
第二节 改革公校:围城超越之一
一、 完善体制:健全现有学校制度
二、 体制革命:建立现代学校新体制
第三节 大办民校:围城超越之二
一、 发展空间:广州民办学校存在的差距
二、 百花齐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学校
第八章 突破瓶颈——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
第一节 思想革命: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念
一、 教育消费: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 发达区域:教育投资消费观的发端地
三、 破旧建新: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
第二节 根本出路:教育投入体制大变革
一、 实证分析:广州教育投入的现状
二、 寻找出路:从投入体制变革中去找钱
第三节 基本对策:建立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
一、 多元经济:多元化教育投入体制的基础
二、 内涵本质:建立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三、 构架设想:以立法形式保障教育大投入
四、 重点策应:构建区域多元化办学体制
五、 “七新机制”:建立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新机制
第九章 改革之路——主体型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节 问题求解:区域教育管理改革新思路
一、 解题分析: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弊端
二、 解题思路:变依附型教育管理为主体型教育管理
第二节 建构模式:建立广州主体型教育管理体制
一、 重心下移:教育管理新体系的核心
二、 精简高效:理顺教育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三、 理顺关系:市与区(老城区)的管理体制
四、 科学决策:信息化管理与预测机制
第三节 改革攻坚:确立学校自主型管理新体制
二、 建章立制:学校管理新体制的基础
一、 学术为本: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的取向
第十章 各显风采——区县教育现代化工程
第一节 教育强区:东山区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 夯实基础:义务教育在整体的质上升华
二、 曙光初露: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形成网络
三、 开辟先锋:建立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人才优势
第二节 大步跨越:天河区教育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一、 锐意改革:高标准重构教师队伍
二、 占制高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自辟蹊径:番禺市教育现代化的尝试与特色
一、 瞄准市场:“普高”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
二、 教育强镇:县级市教育现代化的新策略
第十一章 创新模式——富有个性的现代化学校工程
第一节 求同存异:学校现代化的内涵
一、 共同取向:现代化学校的基本内容
二、 不同类型:现代化学校的特殊内容
第二节 把握尺度: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基本原则
一、 发乎于内:主体性原则
二、 “横向联合”:社会性原则
三、 时代特征:信息性原则
第三节 模式创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
一、 模式系统:学校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容
二、 实践操作:学校教育模式创建过程的重点
三、 实理交融:学校教育模式创建的特点
第十二章 追求卓越——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第一节 提高素质:新世纪的教育选择
一、 人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的路向
二、 素质构成:未来世界的预言
三、 培养目标:高素质学习者与创造者
一、 时代重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节 素质教育:教育振兴的曙光
二、 落实措施:创新广州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
三、 重中之重: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
四、 提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核心推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优质教育策略
一、 基本策略:大力发展优质学校教育
二、 优质教学:优质学校教育策略的核心
三、 评价监控:建立优质学校教育的保证机制
第四节 着眼未来:以创新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 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 创新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十三章 关键所在——“教师素质工程”
第一节 当务之急: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 时代要求: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二、 现实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的紧迫性
第二节 素质提升:21世纪对教师的期待
一、 学而不止:新时期教师的知识素质
二、 “教”“研”结合: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能力素质
三、 为人师表:体现真善美统一的人文素质
第三节 “名师工程”:为区域教育发展培养领航员
一、 教育专家:“名师工程”的培养目标
二、 优化素质:“名师工程”的基本内容
三、 完善机制:“名师工程”的培养规划
第四节 “瞻前顾后”:教师素质培养的职前职后延伸
一、 更上层楼:改革师范教育培养体系
二、 园丁深造: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第一节 加大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第十四章 比翼齐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工程
一、 相互融通: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新体系
二、 特色提升: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 顺应时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四、 立足现实: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五、 勇于创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节 拓展未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一、 发展取向:成人教育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二、 丰富人生:树立新的成人教育观念
三、 终身培训: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四、 能力创新:构建职业技能开发体系
第三节 再现新姿: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一、 以教促富:探索城郊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规律
二、 科教兴农: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发展
第十五章 谱新篇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工程
第一节 协调发展:市属高校布局结构调整
一、 奋起直追:市属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二、 基本原则:市属高校布局调整的思路
三、 联合办学:市属高校布局调整方案
第二节 走向辉煌:发展大众高等教育
一、 光明在前:知识经济呼唤大众化高等教育
二、 新的起步:广州现代化建设需要大众化高等教育
三、 社会期望: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四、 不拘一格: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形式
第三节 全新视域:积极推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 责无旁贷: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
二、 南国“硅谷”:建造广州“科技园”
三、 优势互补: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支撑点
第十六章 新的平台——教育信息化工程
一、 “诺亚方舟”:传统教育模式变革的依托
二、 把握机遇:迎接全方位的教育革新
三、 加快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 发展路向:广州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构想
一、 现状分析:优势与劣势并存
二、 基本思路:资源共建共享与优势互补
三、 展望未来:广州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目标
四、 三箭齐发:师资培训、资源开发与法规调控
第三节 基础建设: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
一、 基础之一:多媒体网络教学
二、 基础之二:校园环境建设
三、 基础之三:学校管理模式
一、 时代要求:发展远程教育系统
第四节 远程教育:前景远大的终身教育方式
二、 探索新路:广州远程教育发展思路
第十七章 科研先导——科研促教工程
第一节 观念先行:依靠教育科研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一、 逻辑推衍: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二、 现实呼唤: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 选择路向:确立科研促教的新思路
第二节 科研促教:建立区域教育发展促进机制
一、 制定规划:区域教育科研的目标任务
二、 健全机制:建立科研促教运行机制
第三节 科研兴校:推动学校现代化新举措
一、 科研指导: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
二、 完善机制:形成学校教育科研运作的良性循环
后记
区域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