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论老

副标题:无

作   者:胡道静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080615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十家论丛”之一,主题为道家始祖老子。全书选取了近百年来中国的老子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位大家——胡适、梁启超、冯友兰、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李泰棻、任继愈、关峰、陈鼓应——的老子研究成果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汇成一册,呈现中国老子研究不同派别的解说、考证和诠释,其中不乏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交锋,集中体现了中国近百年来老子研究的成就,给老子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个权威而方便的参考。

目录

目录
《十家论老》编纂说明
胡适论老子
梁启超论老子
冯友兰论老子
郭沫若论老子
吕振羽论老子
侯外庐论老子
李泰棻论老子
任继愈论老子
关锋论老子
陈鼓应论老子
胡适论老子
目次
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始祖
老子
一、 老子传略
二、 《老子》考
三、 革命家之老子
四、 老子论天道
五、 论无
六、 名与无名
七、 无为
八、 人生哲学
梁启超论老子
目次
梁启超的老子研究
老子哲学
一、 老子的传记
二、 老子的学说
冯友兰论老子
目次
冯友兰及其对老子的研究
(一) 老子哲学
(二) 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第二节 《老子》哲学思想的阶级根源
第三节 《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
第四节 《老子》的兵法
第五节 《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第六节 《老子》中的宇宙观
第七节 《老子》论“为道”和“为学”
第八节 《老子》的历史哲学及其理想社会
郭沫若论老子
目次
郭沫若及其老子研究
(一) 老聃、关尹、环渊
(二) 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
吕振羽论老子
目次
吕振羽及其老子研究
没落封建主集团的政治学说——老聃的复古主义
(一) 《老子》成书的时代及老聃的社会身份
(二) 老聃的辩证观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三) 老聃的政治学说
侯外庐论老子
目次
侯外庐对老子的研究
老子思想
(一) 老子思想的产生年代及其社会根源
(二) 老子的自然哲学
(三) 老子的知识论
(四) 老子的经济思想
(五) 老子的国家学说
(六) 老子的人性论和社会思想
李泰棻论老子
目次
李泰棻和他的老子研究
老子研究
(一) 作者的先行思想
(二) 矛盾的认识及阻止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三) 原道
(四) 道的本质
(五) 对有国者的告诫
(六) 对有国者的条陈
(七) 对有国者的极言
(八) 对老子的批判
任继愈论老子
目次
任继愈与老子研究
(一) 老子的唯物主义体系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二) 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
(三)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关锋论老子
目次
关锋及其老子研究
(一) 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规定性
二、 老子的“道”不是“原子”、自然界,也不是“物质”范畴或规律
三、 老子哲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四、 老子是有神论者——兼论所谓“天道观”问题
(二) 老子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一、 老子的对立面互相依存思想及其唯心主义基础
二、 老子的对立面互相转化及其根本缺陷
三、 老子的贵柔
陈鼓应论老子
陈鼓应关于老子的研究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
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
老子的素朴思想及其入世的方式——澄清宋儒以来对老学的误解
老子与先秦道家各流派——附论老子对先秦各家的影响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十家论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