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物技术育种

副标题:无

作   者:李梅芳,周开达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67171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并最终实现少种、多收、高效、环境友好的水稻生产新局面,是人多地少的中国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往,我国的水稻生产用种,在株型上已几乎全部由高秆转向短秆,在遗传组成上已半数由纯合转向杂合,从而使水稻单产实现了两次突破。然而生物技术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操作进一步揭开生命中的这些奥秘,并创造新的物种。实践证明,凡在育种技术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水稻生物技术育种,首先是花药培养技术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育成第一批花培品种应用于生产,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花培品种应用于生产的国家。尤其在华北稻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面积种植花培品种使一季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结束了日本粳稻品种独占鏊头的时代。   

目录

第一篇 水稻细胞工程育种
第一章 籼稻花培育种
第一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意义、作用
第二节 籼稻花培育种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籼稻花粉植株的遗传表现
第四节 籼稻花培育种技术
第五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章 粳稻花培育种
第一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发展史
第二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特点
第三节 供试材料的准备
第四节 花粉植株的培养
第五节 花粉植株后代的鉴定选择
第六节 花药培养在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应用的育种程序
第三节 提高水稻组织培养力的一些方法
第四节 影响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第五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可能机理
第六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进展
第四章 生物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突出特点
第三节 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方法
第四节 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技术
第五节 非精卵结合型远缘杂交
第五章 体细胞融合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原理
第三节 体细胞杂交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第四节 展望
第六章 孤雌生殖
第一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机制研究
第三节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提高种子成苗率的研究
第五节 鉴定方法的研究
第六节 孤雌(单性)生殖诱导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七节 今后研究展望
第二篇 水稻染色体组工程育种
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原种的制备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原种的特征特性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选育
第四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体细胞育苗研究
第五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的难点与展望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特异新种质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初级三体新途径的研究
第九章 异倍体杂种早代稳定研究
第一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来源
第二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细胞胚胎学特征
第三节 同源三倍体SAR-3同二倍体水稻杂交及杂种表现
第四节 同源三倍休SAR-3和二倍体水稻杂交后代早代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 利用异倍体培育新型水稻
第六节 关于异倍体杂交早代稳定性的探讨
第十章 染色体原位杂交
第一节 原位杂交技术
第二节 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 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测异源染色质
第四节 原位杂交技术的展望
第三篇 水稻转基因育种
第十一章 水稻转基因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植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调控
第二节 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基因元件与转化载体
第三节 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特征
第四节 转基因育种程序
第十二章 水稻遗传转化及鉴定技术
第一节 常用的转化载体类型和适宜的受体系统
第二节 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第三节 常用的基因转移技术
第四节 转化体的筛选和转基因株的分子检测
第五节 转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第一节 抗虫转基因水稻
第二节 抗病转基因水稻
第三节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第四节 抗逆转基因水稻
第五节 转基因改良稻米品质
第六节 转其它基因水稻
第七节 转基因水稻的田间试验
第十四章 转基因抗螟虫水稻的培育与研究
第一节 Bt水稻研究动态与进展
第二节 Bt基因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株主要特征
第三节 克螟稻的培育与利用
第四节 克螟稻的育种利用
第四篇 水稻分子标记
第十五章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三节 微卫星标记
第四节 各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特点及比较
第十六章 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
第一节 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抗性基因
第三节 产量性状基因
第十七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不同育种程序中应用MAS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其它应用
第一节 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品种鉴定
第二节 F1杂种优势预测与遗传基础的QTL分析
第三节 基于分子标记图谱的基因克隆
第一篇 水稻细胞工程育种
第一章 籼稻花培育种
第一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意义、作用
第二节 籼稻花培育种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籼稻花粉植株的遗传表现
第四节 籼稻花培育种技术
第五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章 粳稻花培育种
第一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发展史
第二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特点
第三节 供试材料的准备
第四节 花粉植株的培养
第五节 花粉植株后代的鉴定选择
第六节 花药培养在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应用的育种程序
第三节 提高水稻组织培养力的一些方法
第四节 影响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第五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可能机理
第六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进展
第四章 生物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突出特点
第三节 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方法
第四节 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技术
第五节 非精卵结合型远缘杂交
第五章 体细胞融合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原理
第三节 体细胞杂交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第四节 展望
第六章 孤雌生殖
第一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机制研究
第三节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提高种子成苗率的研究
第五节 鉴定方法的研究
第六节 孤雌(单性)生殖诱导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七节 今后研究展望
第二篇 水稻染色体组工程育种
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原种的制备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原种的特征特性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选育
第四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体细胞育苗研究
第五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的难点与展望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特异新种质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初级三体新途径的研究
第九章 异倍体杂种早代稳定研究
第一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来源
第二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细胞胚胎学特征
第三节 同源三倍体SAR-3同二倍体水稻杂交及杂种表现
第四节 同源三倍休SAR-3和二倍体水稻杂交后代早代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 利用异倍体培育新型水稻
第六节 关于异倍体杂交早代稳定性的探讨
第十章 染色体原位杂交
第一节 原位杂交技术
第二节 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 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测异源染色质
第四节 原位杂交技术的展望
第三篇 水稻转基因育种
第十一章 水稻转基因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植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调控
第二节 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基因元件与转化载体
第三节 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特征
第四节 转基因育种程序
第十二章 水稻遗传转化及鉴定技术
第一节 常用的转化载体类型和适宜的受体系统
第二节 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第三节 常用的基因转移技术
第四节 转化体的筛选和转基因株的分子检测
第五节 转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第一节 抗虫转基因水稻
第二节 抗病转基因水稻
第三节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第四节 抗逆转基因水稻
第五节 转基因改良稻米品质
第六节 转其它基因水稻
第七节 转基因水稻的田间试验
第十四章 转基因抗螟虫水稻的培育与研究
第一节 Bt水稻研究动态与进展
第二节 Bt基因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株主要特征
第三节 克螟稻的培育与利用
第四节 克螟稻的育种利用
第四篇 水稻分子标记
第十五章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三节 微卫星标记
第四节 各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特点及比较
第十六章 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
第一节 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抗性基因
第三节 产量性状基因
第十七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不同育种程序中应用MAS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其它应用
第一节 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品种鉴定
第二节 F1杂种优势预测与遗传基础的QTL分析
第三节 基于分子标记图谱的基因克隆
第四节 花粉植株的培养
第六节 孤雌(单性)生殖诱导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 提高水稻组织培养力的一些方法
第三节 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方法
第一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展望
第三节 体细胞杂交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第二节 孤雌(单性)生殖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原位杂交技术
第三节 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特征
第一章 籼稻花培育种
第四节 籼稻花培育种技术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特异新种质
第二节 籼稻花培育种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突出特点
第四节 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技术
第四节 同源三倍休SAR-3和二倍体水稻杂交后代早代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供试材料的准备
第三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
第七节 今后研究展望
第二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原种的特征特性
第五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植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调控
第四节 转化体的筛选和转基因株的分子检测
第六节 转其它基因水稻
第十五章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节 花药培养在籼稻育种中的意义、作用
第三节 籼稻花粉植株的遗传表现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应用的育种程序
第五章 体细胞融合
第三节 同源三倍体SAR-3同二倍体水稻杂交及杂种表现
第二节 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节 影响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第五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可能机理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原理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第六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进展
第二篇 水稻染色体组工程育种
第三篇 水稻转基因育种
第一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发展史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原种的制备
第六节 关于异倍体杂交早代稳定性的探讨
第二章 粳稻花培育种
第四章 生物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第五节 鉴定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
第一篇 水稻细胞工程育种
第二节 粳稻花培育种的特点
第六节 花药培养在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作用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第五节 非精卵结合型远缘杂交
第六章 孤雌生殖
第五节 花粉植株后代的鉴定选择
第三节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的研究
第五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的难点与展望
第十章 染色体原位杂交
第十一章 水稻转基因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微卫星标记
第一节 不同育种程序中应用MAS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提高种子成苗率的研究
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初级三体新途径的研究
第二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细胞胚胎学特征
第五节 利用异倍体培育新型水稻
第一节 Bt水稻研究动态与进展
第三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选育
第四节 同源四倍体水稻体细胞育苗研究
第四节 转基因育种程序
第一节 常用的转化载体类型和适宜的受体系统
第一节 抗虫转基因水稻
第十七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九章 异倍体杂种早代稳定研究
第三节 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测异源染色质
第三节 克螟稻的培育与利用
第一节 基于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三节 基于分子标记图谱的基因克隆
第一节 同源三倍体SAR-3的来源
第二节 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基因元件与转化载体
第二节 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第一节 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第一节 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品种鉴定
第四节 原位杂交技术的展望
第十二章 水稻遗传转化及鉴定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基因转移技术
第五节 转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克螟稻的育种利用
第十三章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第五节 转基因改良稻米品质
第二节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抗性基因
第二节 抗病转基因水稻
第十四章 转基因抗螟虫水稻的培育与研究
第四篇 水稻分子标记
第三节 产量性状基因
第三节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第四节 抗逆转基因水稻
第七节 转基因水稻的田间试验
第十六章 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
第二节 Bt基因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株主要特征
第四节 各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特点及比较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其它应用
第二节 F1杂种优势预测与遗传基础的QTL分析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水稻生物技术育种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