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会计学研究生系列教材”是由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吴水澎、厦门大学
副校长吴世农、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牵
头组织全国相关院校的权威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为会计专业研究生核心课
教材。教材基本涵盖了会计专业研究生所需掌握和了解的会计理论、财务
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国际会计专题研究、会计
与审计信息化研究等诸多内容。丛书立足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把握现
代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为研究生提供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发展
趋势或研究空间,以便训练或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和独立研
究过程。同时,本书也是对会计理论感兴趣的人士、有于志从事会计理论
研究的人士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上篇 原理论
第1章 审计需求分析
1.1 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
1.1.1 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行为与理性预期
1.1.2 受托经济责任、企业剩余计量与审计需求
1.1.3 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的经验检验
1.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
1.2.1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号传递观
1.2.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观
1.2.3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的经验检验
1.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1.3.1 财务信息风险的转移:从鉴证机制到保险机制
1.3.2 审计保险价值的形成机制:审计师民事责任制度
1.3.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的经验检验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审计职业道德
2.1 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一份隐性的公共合约
2.1.1 契约理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师的角色
2.1.2 公众利益、职业服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
2.2 审计职业道德的实施: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
2.2.1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自我履行:中止交易、自我管制与声誉机制
2.2.2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强制履行:独立管制、政府管制与法律责任
2.3 审计职业道德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2.3.1 萌芽期或合约的口头形式:职业道德观念(1905年及之前)
2.3.2 探索期或合约的标准化过程:结构化的职业道德准则(1906—1973)
2.3.3 发展期或合约条款的具体化过程:规则导向的职业行为准则(1974年至今)
2.3.4 新趋势或合约条款的概念回归过程:概念框架法的职业行为准则(1996年至今)
2.4 审计职业道德的准则:框架结构
2.4.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2.4.2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2.4.3 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
2.4.4 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计师公会(HKICPA)
2.4.5 中国台湾会计师公会联合会(FCPACT)
2.4.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审计师独立性
3.1 审计师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3.1.1 独立性的概念:从抽象观念到概念框架
3.1.2 独立性的性质: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3.1.3 独立性的作用机理:基于程序公平的解读
3.2 审计师独立性的制度框架
3.2.1 独立性的冲突模式:力量博弈
3.2.2 独立性的制度框架:监管视角
3.2.3 独立性的规则安排:以“关系”为基础
3.2.4 独立性的最新动态:SOX法案
3.3 审计师独立性的未来展望
3.3.1 制度基础变革:Ronen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3.3.2 概念框架变革:Tayloy的审计师可靠性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审计法律责任
4.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1.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早期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
4.1.2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
4.1.3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4.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2.1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1992—1995年)
4.2.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1996—2006年)
4.2.3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07年至今)
4.3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理论小结
4.3.1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路径分析
4.3.2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核心问题与争议
4.3.3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审计组织形式
5.1 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5.1.1 自由选择:1938年以前
5.1.2 公司制的全面禁止:1938年
5.1.3 专业服务公司的引入:1969年
5.1.4 有限责任公司:1977年
5.1.5 有限责任合伙制:1991年
5.2 我国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
5.2.1 国有事业单位:1992年以前
5.2.2 公司法人:1993年
5.2.3 个人独资:1995年
5.2.4 有限责任合伙制(特殊合伙):2007年
5.3 审计组织形式的经济学分析
5.3.1 审计组织形式安排的初始均衡状态
5.3.2 推动审计组织形式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
5.3.3 意识形态与法律文化
5.3.4 知识存量
5.3.5 审计组织形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内部审计论纲
6.1 内部审计演进:理论与实践
6.1.1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2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3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2 内部审计的新范式:风险导向
6.2.1 背景
6.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6.2.3 小结
6.3 内部审计:未来研究机会
6.3.1 内部审计主要著作概述
6.3.2 《内部审计思想》与未来研究机会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政府审计理论
7.1 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
7.1.1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三种不同的国家理论模型
7.1.2 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基于国家理论视角的分析
7.1.3 小结
7.2 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
7.2.1 引言
7.2.2 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
7.2.3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7.2.4 小结
7.3 政府审计的若干重要问题
7.3.1 政府审计体制
7.3.2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
7.3.3 政府绩效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 方法论
第8章 审计模式变迁
8.1 审计模式变迁:背景、历程与动因
8.1.1 账项基础审计的产生
8.1.2 制度基础审计的形成
8.1.3 风险导向审计的兴起
8.1.4 审计模式演进的动因
8.2 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8.2.1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在我国的确立
8.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
8.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研究机会
8.3.1 审计模式的演进:技术革新VS政治保险假说
8.3.2 风险导向审计会影响会计公司的文化及审计师的品性吗
8.3.3 风险导向审计要得到有效的应用是否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走行业专门化的发展道路(必要条件)
8.3.4 我们可以预测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新审计准则会如何影响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行为吗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审计职业判断
9.1 审计职业判断:研究历程与框架
9.1.1 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历程
9.1.2 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框架
9.2 审计职业判断:一个分析框架
9.2.1 职业判断环境
9.2.2 职业判断主体
9.2.3 判断决策过程
9.2.4 判断属性特征
9.2.5 小结
9.3 审计职业判断:决策过程的信息加工
9.3.1 信息加工理论
9.3.2 透镜模型
9.3.3 贝叶斯模型
9.3.4 启发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舞弊审计简析
10.1 舞弊审计之嬗变:以美国为例的变迁
10.1.1 居主导地位的舞弊审计初期阶段(1900~1930年)
10.1.2 公允性审计主导下的舞弊审计阶段(1930~1980年)
10.1.3 回归主导地位的舞弊审计阶段(1980年至今)
10.2 舞弊审计程序
10.2.1 熟悉舞弊的性质与特征
10.2.2 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
10.2.3 审计小组成员间的讨论
10.2.4 获取识别因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所需要的信息
10.2.5 识别因舞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
10.2.6 在考虑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计划及控制的评价情况后评估已识别的风险
10.2.7 对风险评估结果作出反应
10.2.8 评价审计证据
10.2.9 与管理当局、治理层等沟通舞弊情况
10.2.10 记录审计人员对舞弊的考虑
10.2.11 出具审计报告对舞弊的考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内部控制评审(一)
11.1 内部控制的内涵、边界与定位
11.1.1 内部控制的含义与拓展
11.1.2 内部控制的定位与边界
11.2 国外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11.2.1 内部牵制
11.2.2 内部控制制度
11.2.3 内部控制结构
11.2.4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1.2.5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11.2.6 SOX法案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1.3 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1.3.1 中国内部控制的探索历程(1949~2005)
11.3.2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发展(2006~2008)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内部控制评审(二)
12.1 内部控制评价
12.1.1 内部控制的评价要求
12.1.2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12.2 内部控制审计
12.2.1 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演进
1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审计信息化
13.1 审计信息化的概念、发展与构想
13.1.1 审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3.1.2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13.1.3 审计信息化的整体构想
13.2 信息化审计的特征、准则与方法
13.2.1 信息化审计的基本特征
13.2.2 信息化审计的相关准则
13.2.3 信息化审计的基本方法
13.3 审计信息化的软件与互联网
13.3.1 审计软件的意义、功能与开发
13.3.2 会计师事务所对互联网的利用
13.4 信息时代的审计:TRUST、COBIT、IS与CA
13.4.1 AICPA的TRUST服务
13.4.2 ISACA的COBIT标准
13.4.3 ISACA的IS审计
13.4.4 CICA等的CA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序
前言
上篇 原理论
第1章 审计需求分析
1.1 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
1.1.1 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行为与理性预期
1.1.2 受托经济责任、企业剩余计量与审计需求
1.1.3 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的经验检验
1.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
1.2.1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号传递观
1.2.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观
1.2.3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的经验检验
1.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1.3.1 财务信息风险的转移:从鉴证机制到保险机制
1.3.2 审计保险价值的形成机制:审计师民事责任制度
1.3.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的经验检验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审计职业道德
2.1 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一份隐性的公共合约
2.1.1 契约理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师的角色
2.1.2 公众利益、职业服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
2.2 审计职业道德的实施: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
2.2.1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自我履行:中止交易、自我管制与声誉机制
2.2.2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强制履行:独立管制、政府管制与法律责任
2.3 审计职业道德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2.3.1 萌芽期或合约的口头形式:职业道德观念(1905年及之前)
2.3.2 探索期或合约的标准化过程:结构化的职业道德准则(1906—1973)
2.3.3 发展期或合约条款的具体化过程:规则导向的职业行为准则(1974年至今)
2.3.4 新趋势或合约条款的概念回归过程:概念框架法的职业行为准则(1996年至今)
2.4 审计职业道德的准则:框架结构
2.4.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2.4.2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2.4.3 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
2.4.4 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计师公会(HKICPA)
2.4.5 中国台湾会计师公会联合会(FCPACT)
2.4.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审计师独立性
3.1 审计师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3.1.1 独立性的概念:从抽象观念到概念框架
3.1.2 独立性的性质: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3.1.3 独立性的作用机理:基于程序公平的解读
3.2 审计师独立性的制度框架
3.2.1 独立性的冲突模式:力量博弈
3.2.2 独立性的制度框架:监管视角
3.2.3 独立性的规则安排:以“关系”为基础
3.2.4 独立性的最新动态:SOX法案
3.3 审计师独立性的未来展望
3.3.1 制度基础变革:Ronen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3.3.2 概念框架变革:Tayloy的审计师可靠性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审计法律责任
4.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1.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早期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
4.1.2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
4.1.3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4.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2.1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1992—1995年)
4.2.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1996—2006年)
4.2.3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07年至今)
4.3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理论小结
4.3.1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路径分析
4.3.2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核心问题与争议
4.3.3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审计组织形式
5.1 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5.1.1 自由选择:1938年以前
5.1.2 公司制的全面禁止:1938年
5.1.3 专业服务公司的引入:1969年
5.1.4 有限责任公司:1977年
5.1.5 有限责任合伙制:1991年
5.2 我国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
5.2.1 国有事业单位:1992年以前
5.2.2 公司法人:1993年
5.2.3 个人独资:1995年
5.2.4 有限责任合伙制(特殊合伙):2007年
5.3 审计组织形式的经济学分析
5.3.1 审计组织形式安排的初始均衡状态
5.3.2 推动审计组织形式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
5.3.3 意识形态与法律文化
5.3.4 知识存量
5.3.5 审计组织形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内部审计论纲
6.1 内部审计演进:理论与实践
6.1.1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2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3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2 内部审计的新范式:风险导向
6.2.1 背景
6.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6.2.3 小结
6.3 内部审计:未来研究机会
6.3.1 内部审计主要著作概述
6.3.2 《内部审计思想》与未来研究机会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政府审计理论
7.1 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
7.1.1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三种不同的国家理论模型
7.1.2 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基于国家理论视角的分析
7.1.3 小结
7.2 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
7.2.1 引言
7.2.2 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
7.2.3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7.2.4 小结
7.3 政府审计的若干重要问题
7.3.1 政府审计体制
7.3.2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
7.3.3 政府绩效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 方法论
第8章 审计模式变迁
8.1 审计模式变迁:背景、历程与动因
8.1.1 账项基础审计的产生
8.1.2 制度基础审计的形成
8.1.3 风险导向审计的兴起
8.1.4 审计模式演进的动因
8.2 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8.2.1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在我国的确立
8.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
8.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研究机会
8.3.1 审计模式的演进:技术革新VS政治保险假说
8.3.2 风险导向审计会影响会计公司的文化及审计师的品性吗
8.3.3 风险导向审计要得到有效的应用是否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走行业专门化的发展道路(必要条件)
8.3.4 我们可以预测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新审计准则会如何影响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行为吗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审计职业判断
9.1 审计职业判断:研究历程与框架
9.1.1 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历程
9.1.2 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框架
9.2 审计职业判断:一个分析框架
9.2.1 职业判断环境
9.2.2 职业判断主体
9.2.3 判断决策过程
9.2.4 判断属性特征
9.2.5 小结
9.3 审计职业判断:决策过程的信息加工
9.3.1 信息加工理论
9.3.2 透镜模型
9.3.3 贝叶斯模型
9.3.4 启发法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舞弊审计简析
10.1 舞弊审计之嬗变:以美国为例的变迁
10.1.1 居主导地位的舞弊审计初期阶段(1900~1930年)
10.1.2 公允性审计主导下的舞弊审计阶段(1930~1980年)
10.1.3 回归主导地位的舞弊审计阶段(1980年至今)
10.2 舞弊审计程序
10.2.1 熟悉舞弊的性质与特征
10.2.2 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
10.2.3 审计小组成员间的讨论
10.2.4 获取识别因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所需要的信息
10.2.5 识别因舞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
10.2.6 在考虑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计划及控制的评价情况后评估已识别的风险
10.2.7 对风险评估结果作出反应
10.2.8 评价审计证据
10.2.9 与管理当局、治理层等沟通舞弊情况
10.2.10 记录审计人员对舞弊的考虑
10.2.11 出具审计报告对舞弊的考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内部控制评审(一)
11.1 内部控制的内涵、边界与定位
11.1.1 内部控制的含义与拓展
11.1.2 内部控制的定位与边界
11.2 国外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11.2.1 内部牵制
11.2.2 内部控制制度
11.2.3 内部控制结构
11.2.4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1.2.5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11.2.6 SOX法案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1.3 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1.3.1 中国内部控制的探索历程(1949~2005)
11.3.2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发展(2006~2008)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内部控制评审(二)
12.1 内部控制评价
12.1.1 内部控制的评价要求
12.1.2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12.2 内部控制审计
12.2.1 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演进
1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审计信息化
13.1 审计信息化的概念、发展与构想
13.1.1 审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3.1.2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13.1.3 审计信息化的整体构想
13.2 信息化审计的特征、准则与方法
13.2.1 信息化审计的基本特征
13.2.2 信息化审计的相关准则
13.2.3 信息化审计的基本方法
13.3 审计信息化的软件与互联网
13.3.1 审计软件的意义、功能与开发
13.3.2 会计师事务所对互联网的利用
13.4 信息时代的审计:TRUST、COBIT、IS与CA
13.4.1 AICPA的TRUST服务
13.4.2 ISACA的COBIT标准
13.4.3 ISACA的IS审计
13.4.4 CICA等的CA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审计理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