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旅游管理“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之一,具体内容
分为三大部分。总论: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入手,阐述了中国旅
游业的发展及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着重剖析了中国旅游景观形成的
主要构景因素。区域分论:阐述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命名原则、区划系
统,提出区划方案并重点论述了一级旅游区,突出了中国旅游空间布局的
地域分类规律。中国专题旅游线路与附录:介绍了中国主要的专题旅游线
路,并收录了目前中国的世界级和国家级的各种类别的旅游资源以作为区
域分论的拓展和补充。
本书内容系统完整,重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
适合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师生选用,也适用于地理历史、
园林建筑规划、广告、新闻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从业人员参阅及作为考试
的参考、辅助教材;同时还可作为大众旅游者和各地政府海外宣传了解中
国旅游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篇 总论
1 中国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理学的发展1
1.1 中国的旅游与旅游业1
1.1.1 旅游的基本概念1
1.1.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2
1.1.3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3
1.1.4 中国旅游业的构成、发展条件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5
1.2 旅游地理学7
1.2.1 旅游地理学科的形成发展7
1.2.2 旅游地理学的范畴8
1.2.3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9
1.3 中国旅游地理学10
1.3.1 中国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文献10
1.3.2 近代、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10
1.3.3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1
1.3.4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与发展方向11
讨论与思考题11
2 中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与开发13
2.1 旅游资源概述13
2.1.1 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13
2.1.2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15
2.1.3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6
2.2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简介19
2.3 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9
2.3.1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
2.3.2 中国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
2.3.3 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
讨论与思考题22
3 中国旅游景观的形成因素剖析23
3.1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构成的风景美学因素23
3.1.1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形象美”的结构特征23
3.1.2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色彩美”25
3.1.3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动态美”27
3.1.4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朦胧美”27
3.1.5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听觉嗅觉美”27
3.2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27
3.2.1 风景地质要素28
3.2.2 风景地貌要素29
3.2.3 风景水要素34
3.2.4 风景气象气候要素36
3.2.5 风景生物要素37
3.2.6 天文要素39
3.3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因素40
3.3.1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基础40
3.3.2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要素44
3.3.3 中国的人文旅游景观渗透在自然山水之中58
讨论与思考题61
第2篇 区域分论
4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62
4.1 区划的概念与目的意义62
4.1.1 区划的概念62
4.1.2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意义62
4.2 中国旅游区划原则63
4.3 本书的旅游区划系统及命名63
4.4 本书的区划方案及特点64
4.4.1 本书的区划方案64
4.4.2 本书分区方案的特点65
讨论与思考题66
5 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67
5.1 旅游环境概述67
5.1.1 区位67
5.1.2 自然地理环境67
5.1.3 人文环境-关东文化67
5.1.4 旅游接待环境68
5.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69
5.3 主要旅游景观和风景名胜地69
5.3.1 关东文化、人文遗迹69
5.3.2 北国冰雪风光、森林宝库71
5.3.3 火山熔岩奇观72
5.3.4 避暑胜地、海滨风光73
5.3.5 其他74
讨论与思考题75
6 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76
6.1 旅游环境概述76
6.1.1 区位76
6.1.2 自然地理环境76
6.1.3 人文环境——华夏文化底蕴深厚77
6.1.4 旅游接待环境79
6.2 华北区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方向79
6.2.1 华北区旅游资源特点79
6.2.2 旅游发展方向79
6.3 主要旅游胜地观礼80
6.3.1 古都、古城80
6.3.2 名山古刹86
6.3.3 古代陵墓建筑89
6.3.4 石窟艺术90
6.3.5 海滨胜地90
6.3.6 其他92
讨论与思考题93
7 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94
7.1 旅游环境概述94
7.1.1 区位94
7.1.2 自然地理环境94
7.1.3 人文地理环境94
7.1.4 旅游接待环境95
7.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96
7.3 主要旅游胜地96
7.3.1 名山96
7.3.2 胜水99
7.3.3 江南园林100
7.3.4 江南水乡古镇名楼102
讨论与思考题103
8 华中-荆楚巴蜀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104
8.1 旅游环境概述104
8.1.1 区位104
8.1.2 自然地理条件104
8.1.3 人文地理条件104
8.1.4 旅游接待环境106
8.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07
8.3 主要旅游胜地107
8.3.1 宗教圣地107
8.3.2 名山大川108
8.3.3 水利工程110
8.3.4 名楼书院110
8.3.5 名胜古迹111
8.3.6 新兴景观112
讨论与思考题115
9 华南-岭南文化-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116
9.1 旅游环境概述116
9.1.1 区位116
9.1.2 自然地理环境116
9.1.3 人文地理环境116
9.1.4 旅游接待环境117
9.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18
9.3 主要旅游胜地118
9.3.1 热带山水118
9.3.2 热带自然保护区120
9.3.3 热带海湾海岛风光121
9.3.4 岭南园林122
9.3.5 城市及民俗文化124
讨论与思考题126
10 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127
10.1 旅游环境概述127
10.1.1 区位127
10.1.2 自然地理环境127
10.1.3 人文地理环境128
10.1.4 旅游接待环境128
10.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29
10.3 主要旅游胜地129
10.3.1 中西文化及人文旅游景观129
10.3.2 海岛、海湾旅游地132
10.3.3 自然风光133
讨论与思考题134
11 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135
11.1 旅游环境概述135
11.1.1 区位135
11.1.2 自然地理环境135
11.1.3 人文地理环境136
11.1.4 旅游接待环境136
11.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36
11.3 主要旅游胜地浏览137
11.3.1 喀斯特山水洞穴奇观137
11.3.2 横断山地高山峡谷140
11.3.3 其他自然景观143
11.3.4 人文景点145
11.3.5 民族风情147
讨论与思考题150
12 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151
12.1 旅游环境概述151
12.1.1 区位151
12.1.2 自然地理环境151
12.1.3 人文地理环境152
12.1.4 旅游接待环境152
12.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53
12.3 主要旅游胜地153
12.3.1 自然景观153
12.3.2 丝路旅游景观158
12.3.3 石窟艺术及其他人文景观161
12.3.4 民族文化163
讨论与思考题168
13 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169
13.1 旅游环境概述169
13.1.1 区位169
13.1.2 自然地理环境169
13.1.3 人文地理环境169
13.1.4 旅游接待环境170
13.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71
13.3 主要旅游胜地171
13.3.1 自然风光171
13.3.2 人文古迹173
13.3.3 民族风情175
讨论与思考题175
14 青藏-藏文化-世界屋脊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176
14.1 旅游环境概述176
14.1.1 区位176
14.1.2 自然地理环境176
14.1.3 人文地理环境177
14.1.4 旅游接待环境178
14.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78
14.3 主要旅游胜地179
14.3.1 高原神山圣湖景观179
14.3.2 宗教寺庙景观183
14.3.3 古城、遗址186
14.3.4 其他188
讨论与思考题189
第3篇 中国专题旅游线与附录
15 中国专题旅游线路与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资源附录190
附录1 中国典型的专题旅游线路常选择的景区景点190
附录2 中国红色旅游精品线196
附录3 中国的世界遗产(文化、自然、自然与人文、线性、非物质、记忆遗产)199
附录4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203
附录5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212
附录6 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217
附录7 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34
附录8 中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246
附录9 中国的著名园林247
附录10 中国的著名建筑250
附录11 中国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54
参考文献256
1 中国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理学的发展1
1.1 中国的旅游与旅游业1
1.1.1 旅游的基本概念1
1.1.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2
1.1.3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3
1.1.4 中国旅游业的构成、发展条件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5
1.2 旅游地理学7
1.2.1 旅游地理学科的形成发展7
1.2.2 旅游地理学的范畴8
1.2.3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9
1.3 中国旅游地理学10
1.3.1 中国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文献10
1.3.2 近代、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10
1.3.3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1
1.3.4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与发展方向11
讨论与思考题11
2 中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与开发13
2.1 旅游资源概述13
2.1.1 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13
2.1.2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15
2.1.3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6
2.2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简介19
2.3 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9
2.3.1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
2.3.2 中国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
2.3.3 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
讨论与思考题22
3 中国旅游景观的形成因素剖析23
3.1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构成的风景美学因素23
3.1.1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形象美”的结构特征23
3.1.2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色彩美”25
3.1.3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动态美”27
3.1.4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朦胧美”27
3.1.5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的“听觉嗅觉美”27
3.2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27
3.2.1 风景地质要素28
3.2.2 风景地貌要素29
3.2.3 风景水要素34
3.2.4 风景气象气候要素36
3.2.5 风景生物要素37
3.2.6 天文要素39
3.3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因素40
3.3.1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基础40
3.3.2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要素44
3.3.3 中国的人文旅游景观渗透在自然山水之中58
讨论与思考题61
第2篇 区域分论
4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62
4.1 区划的概念与目的意义62
4.1.1 区划的概念62
4.1.2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意义62
4.2 中国旅游区划原则63
4.3 本书的旅游区划系统及命名63
4.4 本书的区划方案及特点64
4.4.1 本书的区划方案64
4.4.2 本书分区方案的特点65
讨论与思考题66
5 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67
5.1 旅游环境概述67
5.1.1 区位67
5.1.2 自然地理环境67
5.1.3 人文环境-关东文化67
5.1.4 旅游接待环境68
5.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69
5.3 主要旅游景观和风景名胜地69
5.3.1 关东文化、人文遗迹69
5.3.2 北国冰雪风光、森林宝库71
5.3.3 火山熔岩奇观72
5.3.4 避暑胜地、海滨风光73
5.3.5 其他74
讨论与思考题75
6 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76
6.1 旅游环境概述76
6.1.1 区位76
6.1.2 自然地理环境76
6.1.3 人文环境——华夏文化底蕴深厚77
6.1.4 旅游接待环境79
6.2 华北区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方向79
6.2.1 华北区旅游资源特点79
6.2.2 旅游发展方向79
6.3 主要旅游胜地观礼80
6.3.1 古都、古城80
6.3.2 名山古刹86
6.3.3 古代陵墓建筑89
6.3.4 石窟艺术90
6.3.5 海滨胜地90
6.3.6 其他92
讨论与思考题93
7 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94
7.1 旅游环境概述94
7.1.1 区位94
7.1.2 自然地理环境94
7.1.3 人文地理环境94
7.1.4 旅游接待环境95
7.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96
7.3 主要旅游胜地96
7.3.1 名山96
7.3.2 胜水99
7.3.3 江南园林100
7.3.4 江南水乡古镇名楼102
讨论与思考题103
8 华中-荆楚巴蜀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104
8.1 旅游环境概述104
8.1.1 区位104
8.1.2 自然地理条件104
8.1.3 人文地理条件104
8.1.4 旅游接待环境106
8.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07
8.3 主要旅游胜地107
8.3.1 宗教圣地107
8.3.2 名山大川108
8.3.3 水利工程110
8.3.4 名楼书院110
8.3.5 名胜古迹111
8.3.6 新兴景观112
讨论与思考题115
9 华南-岭南文化-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116
9.1 旅游环境概述116
9.1.1 区位116
9.1.2 自然地理环境116
9.1.3 人文地理环境116
9.1.4 旅游接待环境117
9.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18
9.3 主要旅游胜地118
9.3.1 热带山水118
9.3.2 热带自然保护区120
9.3.3 热带海湾海岛风光121
9.3.4 岭南园林122
9.3.5 城市及民俗文化124
讨论与思考题126
10 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127
10.1 旅游环境概述127
10.1.1 区位127
10.1.2 自然地理环境127
10.1.3 人文地理环境128
10.1.4 旅游接待环境128
10.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29
10.3 主要旅游胜地129
10.3.1 中西文化及人文旅游景观129
10.3.2 海岛、海湾旅游地132
10.3.3 自然风光133
讨论与思考题134
11 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135
11.1 旅游环境概述135
11.1.1 区位135
11.1.2 自然地理环境135
11.1.3 人文地理环境136
11.1.4 旅游接待环境136
11.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36
11.3 主要旅游胜地浏览137
11.3.1 喀斯特山水洞穴奇观137
11.3.2 横断山地高山峡谷140
11.3.3 其他自然景观143
11.3.4 人文景点145
11.3.5 民族风情147
讨论与思考题150
12 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151
12.1 旅游环境概述151
12.1.1 区位151
12.1.2 自然地理环境151
12.1.3 人文地理环境152
12.1.4 旅游接待环境152
12.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53
12.3 主要旅游胜地153
12.3.1 自然景观153
12.3.2 丝路旅游景观158
12.3.3 石窟艺术及其他人文景观161
12.3.4 民族文化163
讨论与思考题168
13 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169
13.1 旅游环境概述169
13.1.1 区位169
13.1.2 自然地理环境169
13.1.3 人文地理环境169
13.1.4 旅游接待环境170
13.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71
13.3 主要旅游胜地171
13.3.1 自然风光171
13.3.2 人文古迹173
13.3.3 民族风情175
讨论与思考题175
14 青藏-藏文化-世界屋脊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176
14.1 旅游环境概述176
14.1.1 区位176
14.1.2 自然地理环境176
14.1.3 人文地理环境177
14.1.4 旅游接待环境178
14.2 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178
14.3 主要旅游胜地179
14.3.1 高原神山圣湖景观179
14.3.2 宗教寺庙景观183
14.3.3 古城、遗址186
14.3.4 其他188
讨论与思考题189
第3篇 中国专题旅游线与附录
15 中国专题旅游线路与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资源附录190
附录1 中国典型的专题旅游线路常选择的景区景点190
附录2 中国红色旅游精品线196
附录3 中国的世界遗产(文化、自然、自然与人文、线性、非物质、记忆遗产)199
附录4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203
附录5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212
附录6 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217
附录7 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34
附录8 中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246
附录9 中国的著名园林247
附录10 中国的著名建筑250
附录11 中国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54
参考文献256
中国旅游地理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