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副标题:无

作   者:来茂德 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1719598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来茂德主编的《病理学》以主题为主线,充分反 映近年来学科的进展,如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间质和实质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致病的病理学等。  我们对以下问题达成共识,一是作为教材,要求所述 的成果应该是比较成熟的知识,是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的,对于还未统一的理论和概念,可以通过比较、分 析和评述的方式来表达。二是要求写作上不长篇大论 ,要能够启迪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去努力解决问题, 多写一些批判性的评论。三是教材不能写成综述,要 源于综述而高于综述。源于综述是指内容上具有综述 的前沿性;高于综述是指在写作上要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上述思考和共识,我们完成了本教材的编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典病理学和质量控制
    一、病理学的发展历史
    二、外科病理学的发展史
    三、病理诊断报告
    四、组织学诊断的局限性
    五、日常外科病理医疗实践
    六、病理科质量控制
    七、病理实验室能力认可
  第二节  数字病理——概念和应用
    一、传统病理切片的几个问题
    二、数字病理学的应用
  第三节  分子病理学——现状和趋势
    一、分子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目前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应用
    三、分子病理学发展趋势
  第四节  生物样本库
    一、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
    二、生物样本的收集与使用
    三、生物信息的重要性
    四、病理科在生物样本库建设中的地位
    和作用
  第五节  培养细胞的使用及质量要求
    一、培养细胞的使用
    二、培养细胞常见问题及危害
    三、培养细胞的质量控制
    四、sTR检测是体外培养细胞身份认证
    的金标准
    五、与培养细胞相关的几个术语的
    再认识
第二章  细胞自噬、凋亡和坏死
  第一节  自噬
    一、自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发生机制
    二、自噬的双重作用和生物学意义
  第二节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凋亡
    一、凋亡的特征与发生机制
    二、凋亡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第三节  坏死
    一、坏死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二、坏死的生物机制和病理学意义
第三章  细胞的可塑性及其意义
  第一节  细胞可塑性的类型
    一、干细胞的可塑性
    二、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三、终末分化细胞的可塑性
    四、细胞可塑性的其他类型
  第二节  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一、干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二、肿瘤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三、终末分化细胞可塑性的机制
  第三节  上皮间质转化及其调控机制
    一、上皮一间质转化的基本概念
    二、上皮一间质转化的分类
    三、上皮一间质转化的调控机制
    四、间质一上皮转化的调控机制
第四章  炎症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  机体识别损伤因子的分子基础
    一、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与危险相关分子
    模式
    二、模式识别受体
  第二节  白细胞渗出及激活机制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第三节  炎症介质
    一、细胞因子
    二、化学趋化因子
    三、补体
  第四节  急慢性炎症过程中的组织修复
    一、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
    潜能
    二、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三、干细胞在细胞再生和组织修复中的
    作用
    四、纤维性修复的机制
  第五节  炎症与肿瘤发生
    一、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
    二、炎症相关肿瘤的发病机制
    三、炎症相关肿瘤
第五章  肿瘤:新挑战与百家学说
  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
    一、几个常用的概念
    二、世界肿瘤流行的概况
    三、我国常见的肿瘤流行概况
  第二节  肿瘤的发生与演进:诸子争鸣
    一、肿瘤相关的认识论:形形色色的
    “主义”
    二、肿瘤发生的百家学说
    三、肿瘤的演进:凋亡与抗凋亡,适应
    与选择
  第三节  肿瘤干细胞
    一、相关理论基础
    二、造血组织肿瘤干细胞
    三、实体肿瘤干细胞
    四、肿瘤干细胞微环境
    五、肿瘤干细胞的分选、鉴定和培养
    六、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及挑战
  第四节  肿瘤微环境:孕育肿瘤的土壤
    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炎症细胞及介质
    二、低氧
    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ECM改建
    四、基质金属蛋白酶
    五、其他
  第五节  肿瘤血管生成
    一、促进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
    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细胞
    四、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及耐药
    问题
  第六节  肿瘤转移:途径、分子机制和
    原动力
    一、肿瘤转移的途径
    二、转移的分子机制
    三、转移的原动力
  第七节  分期与分级:两个基本的指标
    一、肿瘤的分期
    二、肿瘤的分级
  第八节  肿瘤的个体化诊断与治疗策略
    一、肿瘤的个体化诊断
    二、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三、肿瘤个体化诊疗的展望
  第九节  上皮内瘤变
    一、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及演变
    二、上皮内瘤变的分类及分级
    三、正确理解上皮内瘤变的意义
  第十节  微乳头状癌
    一、乳腺IMPC
    二、膀胱IMPC
    三、肺IMPC
    四、唾液腺IMPC
    五、胃肠道IMPC
    六、卵巢IMPC
    七、来源不明的转移性IMPC
  第十一节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的新概念
    一、软组织肿瘤的定义
    二、软组织肿瘤命名和病理学分类
    三、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四、软组织肿瘤的分子遗传学
第六章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第一节  干细胞概念和分类
    一、干细胞的概念
    二、干细胞的分类
    三、胚胎干细胞
    四、成体干细胞
    五、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第二节  干细胞应用与再生医学
    一、再生医学的概念和范畴
    二、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第七章  感染的病理学
  第一节  感染与宿主反应
    一、参与炎症应答的细胞
    二、急性炎症应答的血管变化
    三、炎症应答造成的损伤和慢性炎症
    四、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
  第二节  感染控制与免疫调节 
    一、感染过程天然免疫的免疫调节 
    二、感染过程适应性免疫的免疫调节 
    三、细菌逃避免疫清除的机制
    四、抗感染免疫的免疫记忆
  第三节  新发传染病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二、人禽流感
    三、朊粒病
第八章  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免疫反应的基础
    一、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细胞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四节  器官和骨髓移植
    一、移植排斥反应及机制
    二、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
    改变
    三、骨髓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
第九章  间质病理学
  第一节  实质和间质的相互作用
    一、实质和间质的基本概念
    二、间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三、实质与间质相互作用
  第二节  器官纤维化
    一、肝纤维化/肝硬化
    二、肺纤维化
    三、肾脏纤维化
第十章  环境与营养病理学
  第一节  环境致病因子及其机制
    一、环境疾病的危害
    二、环境化学因素与疾病
    三、环境污染
    四、环境物理性伤害
    五、不良生活习惯
  第二节  营养缺乏病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二、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症
  第三节  营养改变和慢性疾病
    一、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二、营养和癌症
第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第二节  心肌梗死及其修复
    一、心肌梗死的定义及临床分型
    二、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修复/心室
    重构
  第三节  高血压研究进展
    一、高血压病因
    二、高血压发病机制
  第四节  心肌病和心肌炎
    一、心肌病
    二、心肌炎
第十二章  肺疾病
  第一节  肺炎概述
  第二节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第三节  肺癌的分类及分子病理新进展
    一、手术切除标本的肺癌分类及标准
    二、小活检标本和细胞学诊断原则
    三、分子检测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第十三章  消化管疾病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和病因因素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基础和分型
    三、GERD的临床诊断
    四、病理组织学变化在GERD诊断中的
    价值
    五、Barrett食管诊断的分歧与共识
  第二节  食管胃交界腺癌
    一、食管胃交界腺癌病因和发病因素
    二、食管胃交界腺癌的分类
    三、有关食管胃交界腺癌分类争议的
    问题
    四、食管胃交界腺癌扩散与转移及临床
    病理分期
  第三节  食管癌
    一、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
    二、食管癌的分期和大体类型
    三、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
    四、食管癌的扩散与转移
    五、食管上皮的癌前病变
  第四节  胃癌研究进展
    一、胃癌病因和发病学
    二、胃癌分期和大体类型
    三、胃癌组织学类型
    四、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五、胃癌的扩散与转移
    六、胃癌的癌前病变
    七、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及靶分子
    检测
  第五节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二、结直肠癌基础研究进展
    三、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四、结直肠癌的病理学进展
    五、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第六节  炎症性肠病
    一、IBD的流行病学
    二、IBD的病因学、遗传易感性和发病
    机制
    三、IBD的临床表现、肠镜和影像学
    四、IBD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七节  胃肠道遗传性息肉病
    一、幼年性息肉病
    二、Peutz一Jeghers综合征
    三、Cowden综合征
    四、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五、Lynch综合征
    六、锯齿状息肉病
    七、MuTYH-相关性息肉病
  第八节  胃肠道间质肿瘤
第十四章  肝脏和胆道疾病
  第一节  肝发育与再生
    一、肝发育
    二、肝再生和肝脏干细胞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一、肝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
    二、急性病毒性肝炎
    三、慢性病毒性肝炎
    四、重型病毒性肝炎
    五、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特点
    六、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
    七、肝活检病理诊断
  第三节  酒精性肝病
    一、发病机制
    二、酒精性肝病的病理改变
    三、肝脏脂肪变和酒精性肝病的鉴别
    诊断
  第四节  肝癌研究进展
    一、肝细胞癌
    二、肝内胆管癌
    三、混合性肝细胞一胆管癌
  第五节  胆道系统病理学新概念
    一、肝内胆管肿瘤
    二、胆囊和肝外胆管肿瘤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一、肾小球肾炎分类和各类型病理
    特点
    二、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
  第二节  肾细胞癌
    一、肾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二、肾细胞癌发病机制
  第三节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一、尿路上皮变异和良性增生
    二、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形态学类型及
    病理变化
    三、膀胱癌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十六章  淋巴组织肿瘤
  第一节  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及其演变
    一、霍奇金淋巴瘤的命名、分类及其
    演变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命名、分类及其
    演变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期与
    治疗
    一、淋巴细胞发育一转化理论及淋巴组织
    肿瘤的临床分期
    二、淋巴组织肿瘤的传统治疗与靶向
    治疗
  第三节  淋巴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
    一、部分小B细胞肿瘤
    二、大B细胞肿瘤
    三、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第四节  淋巴组织肿瘤诊断与研究相关的
    分子与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第十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新概念
    一、子宫颈、外阴癌前病变
    二、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及其癌前病变
    三、卵巢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及其
    组织学起源
    四、卵巢黏液性肿瘤的新认识
    五、女性生殖系统间叶来源肿瘤的分子
    病理学进展
  第二节  妊娠相关疾病
    一、早期妊娠异常
    二、晚期妊娠异常
    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三节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治疗
    一、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的研究进展
    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  前列腺腺癌的病理学进展
    一、前列腺腺癌的危险因子
    二、前列腺腺癌的分子病理
    三、前列腺腺癌的病理诊断标志物
    四、前列腺腺癌分级系统
    五、目前前列腺腺癌诊断及治疗面临的
    问题
第十八章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疾病
  第一节  胰腺肿瘤的病理学进展
    一、浆液性肿瘤
    二、黏液性囊性肿瘤
    三、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四、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
    五、导管内管状腺瘤
    六、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
    七、导管腺癌
    八、腺泡细胞癌
    九、胰母细胞瘤
    十、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瘤
    十一、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
  第二节  甲状腺癌研究进展
    一、病因学
    二、组织学分类及各型特征
    三、甲状腺癌的检查方法
    四、甲状腺癌治疗原则
  第三节  糖尿病
    一、概述
    二、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
    五、防治原则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一、前}名
    二、分类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形态学特点
    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
    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
    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
    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子遗传学
    特点
    八、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展趋势
  第十九章  神经损伤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一、阿尔茨海默病
    二、帕金森病
    三、运动神经元病
    四、路易体痴呆
    五、额颞叶痴呆
    六、多系统萎缩
    七、亨廷顿病
    八、肝豆状核变性
    九、遗传性共济失调
    十、多发性硬化
    十一、同心圆性硬化
    十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十三、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十四、视神经脊髓炎
  第二节  神经损伤
    一、中枢神经损伤
    二、周围神经损伤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病理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