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应强著

分类号:

ISBN:97871080254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贵州省东南部的崇山峻岭间,一江清水静静流过,这就是沅水上游主要支流清水江。构成清水江流淌故事最精彩篇章的,可能是清代以来满江漂流的木材带出的喧嚣与繁华;零星的文献记载和至今仍在流传的一些故事中,展开的也正是一幅围绕木材之流动所形成的区域社会历史图景。本书试图撷取其中主要片断,大致勾勒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木材之流动过程。 清水江木材之流动,背后实际上是整个流域不同人群在不同时空中演绎出的不同故事。作为一项区域史的研究,本书希望可以围绕这些故事的渐次展开。将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社会置于王朝,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来加以把握,通过对以木材采运活动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历史基本过程的梳理和描述。探讨依赖和通过一个区域市场网络的发展,传统中国的国家力量与相应区域的地方社会发生了怎样的互动,从而对区域社会变迁之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多种关系复合一体的过程,进行地域化的理解和做出历史性的解释。

目录

目录
丛书总序 走向历史现场
地图
导言
第一章 清水江流域:区域背景及早期开发
一、 明清时期区域社会背景
二、 清水江的疏浚与货物运输
三、 早期木材采运活动与地方社会商业化
小结
第二章 “当江”与“争江”;市场制度及其演化
一、 清水江木材采运中的“当江”制度
二、 “争江”:经济利益与社会资源
三、 咸同兵燹与光绪年间的内外“三江”之制
小结
第三章 《夫役案》:制度背景下的“三江”互动
一、 王寨与茅坪:“当江”权力与夫役义务
二、 王寨与卦治:当江享利与“附籍漏役”
三、 卦治、王寨、茅坪:在规制与现实之间
小结
第四章 木材采运与地方社会变迁
一、 木材的伐运:“江规”与利益分配
二、 “山客”的成长与地方权力结构变动
三、 木材采运:白银与木植的流动
小结
第五章 村落社会生活与地权观念——以文斗寨为中心的讨论
一、 村落的发展与地权观念的形成
二、 文斗上下寨的家族成长与族群互动
三、 地方社会整合:文斗与周边村落的关系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正史、档案
二、 地方志
三、 笔记、文集、诗集
四、 部分民间文献
五、 其他文献资料
六、 研究论著
附录
一、 民间唱本《争江记》
二、 文斗上寨《姜氏族谱》之《世系纪略》
三、 《益我斯文》(部分词稿)
后记
图片目录
1-1 雍正年间黎平府开泰县告示碑(局部)
1-2 光绪九年(1883年)《八步江规》碑
2-1 嘉庆二年(1797年)卦治《奕世永遵》石刻
2-2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永远遵守》碑(局部)
4-1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瑶光《万古碑记》
4-2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瑶光《修路碑》
4-3 嘉庆三年(1798年)瑶光《碑垂万古》碑
4-4 加池姜绍铭家收藏的“斧印”
4-5 当江主家房柱上留下的斧印记号
4-6 民国年间《凭摺领钱》折叠账簿
5-1 道光二十年(1840年)最早入居文斗寨之姜姓祖坟碑铭
5-2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文斗“诰封碑”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