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oes China still need Marxism?:to answer 10 questions about Marxism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著

分类号:

ISBN:97872010787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是由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编著的。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过时?苏东剧变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被打败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由于其创始人晚年放弃了原先的理论而早已自我瓦解?强调理论创新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理论已不合时宜?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就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吗?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价值观念有违于我们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抛弃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不相一致难道就没有指导意义了吗?以阶级斗争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到了建设时期就没有作用了吗?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不是就说明已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我们现在做的有些事与资本主义相接近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目录

疑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
一、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是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
2.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并不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3.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某些变化反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具客观现实性
4.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始终没有变
二、来自西方国家的声音
1.当今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五位大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评价
2.当代西方世界最活跃的五大社会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评价
3.从十部著作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看资本主义的现状
4.不能用“两个决不会”来否定“两个必然”
三、美国的金融危机从反面告诉了人们当今资本主义的矛盾依旧
1.美国最近20年的真实处境
2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
2.一些西方思想家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已使马克思的幽灵从坟墓中复活
3.在西方世界出现了马克思“王者归来”的景象
疑问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易帜了,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破产?
一、造成苏联解体既有外在因素但主要缘于内在原因
1.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因”
2.苏联解体主要是由其自身的“内因”造成的
二、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
1.从第一个“内因”即所谓“十月革命”的“先天不足”可以看出苏联解体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破产
2.从第二个“内因”即斯大林的错误可以看出苏联解体与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的联系
3.从第三个“内因”即戈尔巴乔夫的背叛可以看出苏联解体不是坚持而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三、20多年的时间验证了邓小平以及一些西方思想家所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
1.邓小平如何看待苏联解体
2.一些西方大思想家如何看待苏联解体
3.东欧和苏联那些变社会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的真实状况
4.从苏东剧变领悟到了维护马克思主义旗帜的至关重要
疑问三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对自己的理论作出过许多修正,这是不是说明连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晚年也已放弃了自己的理论,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坚持这一理论?
一、用《共产党宣言》的7篇序言来否定马克思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1.7篇序言对《共产党宣言》所作出的修正和说明是怎样的修正和说明
2.7篇序言反复申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二、恩格斯的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美国版附录”中究竟讲了些什么
2.从恩格斯为三大名篇再版作的序看出恩格斯晚年没有放弃三大名篇的共产主义学说
3.再引证两个历史事实
三、《卡·马克思一书导言》并不证明恩格斯已是个社会民主主义者
1.恩格斯在生前反对有人利用和歪曲他的《卡·马克思一书导言》
2.恩格斯确实肯定利用普选权
3.恩格斯在肯定利用普选权的同时,又对迷恋利用普选权进行了批评
4.恩格斯在肯定利用普选权的同时,从来也没有否定过利用暴力的手段夺取政权
四、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并没有推翻第一卷的结论
1.马克思对股份制和信用制度的论述看不出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
2.从《资本论》第三卷中直接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几段话可以看出《资本论》第三卷与《资本论》第一卷是一脉相承的
疑问四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
一、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
1.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两个坚信”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何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和条件
3.从“制造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看离开了“坚持”来谈“创新”的后果
二、从“四个分清”看如何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1.按照“四个分清”的要求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2.后三个“分清”建立在第一个“分清”的基础上
三、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深刻探索
1.邓小平强调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2.邓小平在强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前进并不意味着远离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1.是否还走在马克思主义的大道上主要取决于有没有丢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元素”
疑问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欧洲有着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显然有别于欧洲,这是不是意味着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
一、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论”
1.以文化的地域、民族区别为理由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意义之说
2.艾思奇批评外表形式不断翻新的“国情论”
二、从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
1.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与相互影响
2.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进入现代中国
3.中国为什么要用来自西方的文化改造自己的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是怎样适应中国的
1.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的历史必然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3.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语表述
……
疑问六我们现在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功利主义作为思想动力,鼓励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这是否表明马克思主义因排斥个人利益而不合时宜?
疑问七西方世界推崇“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当今许多人又把这些价值观念视为适用于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显然是与这些价值观念有区别的,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因在价值观上“独树一帜”而丧失了指导意义?
疑问八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革命学说,阶级斗争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根主线,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是在革命时代具有历史必然性,到了建设时期它已失去了时效性?
疑问九中国目前强调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强调中华文明的复兴,这是不是意味着既然选择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那就要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疑问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路线政策,这些路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原先所批评的资本主义相接近,这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马克思主义无缘,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术语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Why does China still need Marxism?:to answer 10 questions about Marxism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