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

副标题:无

作   者:甘险峰著

分类号:

ISBN:978721104540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部著作全面系统地评述了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历史,时间跨度达100余年,涉及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体,脉络清晰,观点正确,材料丰富。在历史分期、重要事件和重要媒体的评价等方面,作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的问世,为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的从业者提供了一册可靠的案头参考书,为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的爱好者提供了一册生动的读物,也为我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项新成果。但愿它能够引起连锁反应,更期待对外传播(或称“国际传播”)这门内涵丰富的独立学科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思想准备与初步尝试:中国对外传播的酝酿期(19世纪末-1937年7月)
 第一节 “非设西字日报不为功”——19世纪末对外新闻传播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改良的鼓噪——康有为、梁启超在海外的办报活动
 第三节 以报刊服务于革命——孙中山的对外新闻传播活动
 第四节 中俄通讯及《少年》、《赤光》——中共成立前后的对外新闻传播活动
 第五节 大战前的练兵——中共在海外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六节 中国工农通讯社和红中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的对外新闻传播活动
 第七节 “怪放送”——国民党的对外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起步期(1937年7月-1949年10月)
 第一节 艰难的起步——中共对外新闻传播框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来自民间的声音——中共领导下以民间面目出现的对外传播
 第三节 “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啊!”——中共借助外国记者进行的对外新闻传播
 第四节 服务战争的需要——国民党方面的对外新闻传播
第三章 把新中国的声音传遍全球: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全面开展期(1949年10月-1966年5月)
 第一节 从国际新闻局到外文局——对外传播领导机构的建立和对外传播方针的拟定
 第二节 多语种体系的形成——一批新的对外印刷传媒的创办
 第三节 步入国际广播强国行列——对外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节 中新社和新华社——对外传播的消息总汇
. 第五节 新影厂和北京电视台——对外影视的正式启动
 第六节 本时期对外传播主要内容
第四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徘徊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一节 强加于人——对外新闻传播中“左”的倾向
 第二节 人员星散 业务缩减——对外新闻事业的萎缩和对外新闻队伍的动荡
 第三节 一个“狂乱的国度”——在国际上恶劣影响
第五章 黄金时代的来临: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迅速发展期(1976年10月-)
 第一节 回归正确轨道——对外新闻传播事业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新闻办——专门领导机构的成立与对外传播工作的加强
 第三节 多声部的合唱——对外大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本时期对外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战役
 第五节 对外新闻传播教育与学术研究
结束语
 中国的声音一定会更响亮
附录一
 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大事记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