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年来,越来越多读者关注中国古代思想、研习国学,大学纷纷开设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中国社会思想史一直是一些学科的基础课程。编写一本经典的中国社会思想史读本,非常必要。本读本编选范围,上溯五经,下迄康有为与章太炎,选目精粹,一律不采用白话译注方式,尽量保存古籍原貌五经、四书部分选择汉唐、宋人注疏,各篇目前附有解题,介绍相关学术思想背景,以求扩大知识量并让读者更好理解经典。主编曾亦多年从事国学研究,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开设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并编写《中国社会思想史》教材。此读本既可作为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辅助教材,也适用于其他专业进行中国古代思想学习和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读者也是很好的精选读本。
目录
目录
凡例
五经类
易
一 系辞上
二 系辞下
书
一 孔安国序
二 洪范
三 吕刑
诗
一 毛诗大序
二 郑玄《诗谱》序
三 孔颖达《正义》序
四 《毛诗正义》四库提要
五 朱熹《诗集传》序
礼记
一 曲礼
二 檀弓
三 礼运
四 丧服小记
五 大传
六 祭义
七 坊记
春秋
一 何休序
二 正五始例
三 通三统例
四 素王与改制
五 文质损益
六 王鲁
七 张三世例
八 异外内例
九 大复仇
十 大居正
十一 经与权
十二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十三 为人后者为之子
四书类
大学
中庸
论语
一 学而
二 为政
三 八佾
四 里仁
五 颜渊
六 子路
七 阳货
孟子
一 梁惠王上
二 梁惠王下
三 滕文公上
四 告子上
五 告子下
先秦时期
老子
上篇
下篇
墨子
一 尚同
二 兼爱
三 节葬
四 天志
五 明鬼
六 非儒
庄子
一 逍遥游
二 人间世
管子
一 牧民
二 轻重
苟子
一 礼论
二 性恶
商君书
一 去强
二 开塞
三 赏刑
韩非子
一 五蠹
二 显学
两汉至隋唐
贾谊
一 治安策
二 论积贮疏
三 定制度兴礼乐疏
淮南子
一 本经训
二 齐俗训
董仲舒
一 天人三策
二 春秋繁露
三 春秋决狱
盐铁论
一 本议篇
二 非鞅篇
三 刑德篇
四 大论篇
白虎通
一 礼乐篇
二 三正篇
三 三教篇
四 三纲六纪篇
五 宗族篇
六 丧服篇
王充
一 命义篇
二 谴告篇
三 论死篇
四 祀义篇
五 祭意篇
太平经
一 解承负诀
二 事死不得过生法
玄学
一 何劭《王弼传》
二 阮籍《大人先生传》
三 嵇康《释私论》
四 裴颇《崇有论》
五 郭象《庄子序》
佛教
一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二 慧琳《白黑论》
三 范缜《神灭论》
韩愈
一 原道
二 原性
三 论佛骨表
柳宗元
封建论
宋元明时期
欧阳修
一 本论
二 朋党论
王安石
一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二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张载
一 西铭
二 周礼
三 宗法
二程
一 识仁篇
二 定性书
三 论王霸箚子
四 上仁宗皇帝书
五 明道先生墓表
朱熹
一 戊申封事
二 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
三 静江府学记
四 与陈亮论王霸义利书
陈亮
一 书林勋《本政书>>后
二 与朱熹论王霸义利书
叶适
一 进卷总义
二 论濮议之非
王守仁
一 大学问
二 南赣乡约
王夫之
一 变封建为郡县
二 戮辱大臣与厉臣节
三 天子学与不学
四 后世立贤之非
明末至近代
顾炎武
一 历代风俗
二 分居
三 莱州任氏族谱序
四 华阴王氏宗祠记
五 郡县论
黄宗羲
一 原君
二 置相
三 田制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龚自珍
一 乙丙之际箸议第七
二 春秋决事比答问
三 农宗
魏源
一 董子春秋发微序
二 海国图志叙
三 庐江章氏义庄记
洪秀全
一 原道醒世训
二 天朝田亩制度
康有为
一 变则通通则久论
二 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三 孔子改制考序
四 孔教会序
五 中国不能逃中南美之形势
章炳麟
一 《社会学》序
二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三 原学
四 《蓟汉微言》跋
凡例
五经类
易
一 系辞上
二 系辞下
书
一 孔安国序
二 洪范
三 吕刑
诗
一 毛诗大序
二 郑玄《诗谱》序
三 孔颖达《正义》序
四 《毛诗正义》四库提要
五 朱熹《诗集传》序
礼记
一 曲礼
二 檀弓
三 礼运
四 丧服小记
五 大传
六 祭义
七 坊记
春秋
一 何休序
二 正五始例
三 通三统例
四 素王与改制
五 文质损益
六 王鲁
七 张三世例
八 异外内例
九 大复仇
十 大居正
十一 经与权
十二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十三 为人后者为之子
四书类
大学
中庸
论语
一 学而
二 为政
三 八佾
四 里仁
五 颜渊
六 子路
七 阳货
孟子
一 梁惠王上
二 梁惠王下
三 滕文公上
四 告子上
五 告子下
先秦时期
老子
上篇
下篇
墨子
一 尚同
二 兼爱
三 节葬
四 天志
五 明鬼
六 非儒
庄子
一 逍遥游
二 人间世
管子
一 牧民
二 轻重
苟子
一 礼论
二 性恶
商君书
一 去强
二 开塞
三 赏刑
韩非子
一 五蠹
二 显学
两汉至隋唐
贾谊
一 治安策
二 论积贮疏
三 定制度兴礼乐疏
淮南子
一 本经训
二 齐俗训
董仲舒
一 天人三策
二 春秋繁露
三 春秋决狱
盐铁论
一 本议篇
二 非鞅篇
三 刑德篇
四 大论篇
白虎通
一 礼乐篇
二 三正篇
三 三教篇
四 三纲六纪篇
五 宗族篇
六 丧服篇
王充
一 命义篇
二 谴告篇
三 论死篇
四 祀义篇
五 祭意篇
太平经
一 解承负诀
二 事死不得过生法
玄学
一 何劭《王弼传》
二 阮籍《大人先生传》
三 嵇康《释私论》
四 裴颇《崇有论》
五 郭象《庄子序》
佛教
一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二 慧琳《白黑论》
三 范缜《神灭论》
韩愈
一 原道
二 原性
三 论佛骨表
柳宗元
封建论
宋元明时期
欧阳修
一 本论
二 朋党论
王安石
一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二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张载
一 西铭
二 周礼
三 宗法
二程
一 识仁篇
二 定性书
三 论王霸箚子
四 上仁宗皇帝书
五 明道先生墓表
朱熹
一 戊申封事
二 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
三 静江府学记
四 与陈亮论王霸义利书
陈亮
一 书林勋《本政书>>后
二 与朱熹论王霸义利书
叶适
一 进卷总义
二 论濮议之非
王守仁
一 大学问
二 南赣乡约
王夫之
一 变封建为郡县
二 戮辱大臣与厉臣节
三 天子学与不学
四 后世立贤之非
明末至近代
顾炎武
一 历代风俗
二 分居
三 莱州任氏族谱序
四 华阴王氏宗祠记
五 郡县论
黄宗羲
一 原君
二 置相
三 田制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龚自珍
一 乙丙之际箸议第七
二 春秋决事比答问
三 农宗
魏源
一 董子春秋发微序
二 海国图志叙
三 庐江章氏义庄记
洪秀全
一 原道醒世训
二 天朝田亩制度
康有为
一 变则通通则久论
二 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三 孔子改制考序
四 孔教会序
五 中国不能逃中南美之形势
章炳麟
一 《社会学》序
二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三 原学
四 《蓟汉微言》跋
中国社会思想史读本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