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前言
书法,为汉字所独有的书写艺术。故欲习书法者,不可不稍识汉字的字体与书体的异同及其变迁。
字体,系从文字学角度指构造符合共同原则、具有共同特点的一类文字。如甲骨文、大篆、小篆,基本上
依据“六书”的原则组字造型,属于古文字;自隶书之后,汉字则脱离“六书”而成为单纯的文字符号,属于
今文字。
书体,除唐以后兼指某一书家的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欧体之外,一般是从书法艺术角度指人们书写的
文字具有某一共同特点或具有某一风格并能自成系统者,如真、行、草、隶、篆等。书体是随着字体的发展而
逐渐丰富起来的并且经历了一个从简到繁,又由繁就简的发展过程。在古文字系统,往往一种字体就是一种
书体。如甲骨文、大篆、小篆、其风格虽因人、因时而异,但尚未形成书法意义上独立的书体,字体与书体难
以截然划分。秦、汉之后,字体基本稳定而书体蓬勃发展,二者日益分离,书体遂有三体书、四体书、五体书、
九体书、十体书乃至五十六体书、百体书等等,种类繁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过人们的筛选,有些书本
逐渐被淘汰而湮灭,有些一书体则因便于书写或受人喜爱而续有发展,真、行、草、隶、篆等“五体书”便逐渐
成为人们广泛应用的书体,其中尤以行书应用的范围最广。
行书,一般认为起始于东汉刘德升。晋·卫恒曾说:“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
刘德升”。唐·张环瓘为行书定义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行书又分真行和草行,其区别正如清·刘熙
载所说:“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由于行书“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
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清·宋曹语),故其应用极广而为有志于书法者所
不可不习。为此,特辑印历代名书法家行书字帖一套,以应习行书者临摹、观赏之需。
本册辑印明·董其昌《邵康节先生自著无名公传并程朱赞》和《仿怀仁圣教序》两种。
董其昌(公元一五五五至一六三六年),明·松江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
士,授编修,后督湖广学政,为势家所怨,乃拜疏求去。光宗立,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
卿兼侍读学士。时奄竖当道,党祸酷烈,其昌乃请告归,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其昌以书名,也善画。
同时以善书名者有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国,时人称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
之不逮其昌远甚。
《邵康节先生自著无名公传并程朱赞》:邵康节,即北宋哲学家邵雍(公元一○一一至一○七七年),字尧夫,
谥康节。其先范阳人,幼随父迁河南共城。屡授官不赴,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后居洛阳,与司
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此帖为董其昌名书之,显现其于古淡潇洒中追求逸趣的风格。
《仿怀仁圣教序》:怀仁,僧人,唐太宗时居长安弘福寺,曾集王羲之行书为《大唐三藏圣教序》,据云
王羲之行书字迹大都集摹于此碑。董其昌之《仿怀仁圣教序》,行笔轻捷,转折自如,诚为佳作。
柯冀
一九九○年十一月
目录
目录
邵康节先生自著无名公传并程朱赞
仿怀仁圣教序
邵康节先生自著无名公传并程朱赞
仿怀仁圣教序
董其昌行书字帖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