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

副标题:无

作   者:佐藤仁史

分类号:

ISBN:978730321299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极为巨大,但以往的研究往往都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观察,本书结合相关史实和制度背景,将不断“层累”的文献放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尤其是将触角下沉到乡镇,并将“结构―过程”、“经济―社会”等视角和分析手段引入基层社会空间研究中,或可尽量“复原”乡土意识在空间、制度、商贸、文化等多条脉络交互作用下产生、成长的复杂过程,进而突破以往单线逻辑的解释模式,重新反思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序章

第Ⅰ部 地方的制度化与地域对立

*章 清末的城镇乡自治与自治区设定问题:以江苏苏属地方自治筹办处的管辖地区为中心

导言

*节 从地方自治《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来看城区与乡区

第二节 环绕城区设定的城乡对立

第三节 乡区设定问题与地域意识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政争中地方的对立局势:以江苏省嘉定县的地方领导、自治、政党

导言

*节 夫束之构造及其得利者

第二节 清末、地方领导层的「地方战略」与城乡对立

第三节 民初、县议事会运作与民政长选举的纠纷

第四节 政党组织与地方领导层

小结

第三章 从一个在地有力者看清末民初的官民对立:以上海县的乡绅秦锡田的活动为中心

导言

*节 上海县农村地区的有力者层与地方自治

第二节 清末地方自治的诸问题与秦锡田的改革案

第三节 民初的地方行财政与秦锡田的活动

小结

第Ⅱ部 如何叙述乡土

第四章 地方志和乡土志中的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以江南地方为中心

导言

*节 《川沙县志》中关于地域的叙述法

第二节 从乡镇志中展现的乡土的城市化、文明化及风俗

第三节 在乡土志中展现的文明化和乡土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乡土教科书的爱乡与爱国:《陈行乡土志》及其背景

导言

*节 上海农村的在地指导层

第二节 在地指导层的乡土教育活动

第三节 以《陈行乡土志》来观察在地指导层与地方财政

第四节 《陈行乡土志》的教育观与秩序意识:“改良”与“合群”

小结

第六章 文学作品中所见清末民初地方领导阶层的民俗观:以“歌谣”为线索

前言

*节 上海县陈行乡的领导层和“歌谣”

第二节 地方领导层的“知识世界”

第三节 启蒙和民俗

小结

第Ⅲ部 新文化与市镇社会

第七章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教育的引进与市镇社会:以江苏省吴江县为例

前言

*节 清末民初近代学校设立中所见的市镇与农村

第二节 1920年代的平民教育与市镇社会:以盛泽镇为中心

第三节 从私塾看清末民国时期的农村教育

小结

第八章 新文化与地域空间的嬗变:1920年代吴江市镇社会与地方知识分子

前言

*节 1920年代吴江的地方报与新南社

第二节 民治与绅治:地方自治与市民公社

第三节 「新文化」与市镇社会的转型

第四节 平民教育所见的民俗观

小结

终章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