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

副标题:无

作   者:何珊君著

分类号:

ISBN:978720904181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首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非政治公共领域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实践的可检验以及存在的合理性作了详尽分析。本书在梳理前人理论和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种载体,变量和指标,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运用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背景知识,从社会学的视角,在宏观、微观两个层次上精辟地分析了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交互关系,深层次的转型与变迁,试图从理论上建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良性结构基础,进而探索社会良性运行的一般规律,为消解当今的统治合法性危机和社会治理遂渐引入善治的轨迹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本书对从事想相近主题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制定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1章 非政治公共领域范畴及其相关理论
一、 经典理论的困惑与新理论的尝试
二、 非政治公共领域内涵及其重要特征
三、 中国非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四、 选题的理论、实践意义与特色、创新
五、 研究方法与不足
第2章 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本土实践研究
一、 组织
二、 制度
三、 文化和运动
四、 小结
第3章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微观分析
一、 法与行动关系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二、 制度与行动博弈中的社会结构
三、 法与文化冲突、均衡中的社会结构演变
第4章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宏观分析
一、 统治的合法性危机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本质内涵
二、 通过法对非政治公共领域的重构与控制
三、 非政治公共领域对法律的基础性功能与价值
四、 非政治公共领域与法律的交互同构
五、 革命性的断裂与断裂前的渐变
第5章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良性运行的理想模型
一、 非政治公共领域与法各自的良性运行模态
二、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良性互动模态
三、 模型于中国社会的再解释
第6章 现代化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构性基础
一、 社会结构和现代化的经典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二、 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三、 和谐社会结构性基础的尝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