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完全贯彻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了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和普及的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衔接与区别的前提下,本教材面向经管类与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侧重于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新技术的介绍,力图建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思路。
本教材以对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概貌的介绍为开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面向文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础性强的、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的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常识性知识体系。本教材适合以上各类专业学生大学一年级计算机基础教育使用。
为了全面贯彻“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还编写了适用于理工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以及经管类专业的第二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教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材系列。
[前言] 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话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大,作为信息时代的青年人,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在职场竞争和人生事业发展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任务。然而,传统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模式显得十分落后,以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加上微软的办公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存在了很多年。应用能力教育一直滞后于社会应用水平,使得本来十分关键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教育缺乏活力。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专家组就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给出了明确的参考建议。突出了“以基础理论教育支撑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主张“操作技能基础的培养在可视化平台支持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与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内容筛选”的教学方案。这个纲领性的指导,使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转入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能动教育模式,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效果更加明显。由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编写的本教材是在2004年“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下,在获得2004年教育部“财经类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我系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经验编写的。我校在2005年秋已经开始使用,当读者见到此书的时候,已经是经过一定修改的第二版本了。该教材严格贯彻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专家组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了经济、管理以及文科类的专业与教学特点,以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为支撑,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基础知识的介绍,力图为学生建立起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行为基础。教材完全摆脱了随某个软件系统不断升级的传统模式,突出了在理论基础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操作技能的特点。配合操作技能考核方式的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必然被充分调动。本教材是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全体教师心血的结晶,是在原经济信息管理系赵乃真教授的帮助下,在校长张嘉兴、高正平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以及教务处张云处长、陈金艳处长的亲自帮助下才诞生出来的。在这里,我谨代表编写组的每一位教师,对关心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导与广大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才使我们的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改革前列。本书由华斌教授与金钟主编,张彦铃副教授、张卉、张磊、陈钒、赵富强老师参加了相应章节的编写工作,吴诺老师负责了全书的编辑与排版工作。对于他们的努力,本人致以真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水平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与欠妥之处。希望广大同学与老师不吝赐教,及时指正,使我们的教材在正式出版后能够受到更多同行的肯定。
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页
第1章 信息科学概论
1.1 信息与信息科学概述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生命周期理论
1.1.3 信息的作用、特征与价值
1.1.4 “信息论”浅析
1.1.5 信息科学的有关理论
1.2 信息管理科学概述
1.2.1 信息与管理
1.2.2 信息资源的概念与作用
1.2.3 信息管理科学概要
1.2.4 信息管理科学的有关原理
1.2.5 利用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使信息增值的案例
1.3 信息的采集、组织与检索
1.3.1 信息的采集
1.3.2 信息的组织
1.3.3 信息的检索
1.4 社会信息化
1.4.1 信息服务与信息市场
1.4.2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
1.4.3 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1.4.4 信息社会带来的历史变革
1.5 信息安全
1.5.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5.2 信息安全的目标
1.5.3 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1.5.4 信息安全技术
1.5.5 信息安全的策略、标准与评价
1.5.6 信息安全的发展
本章习题
第2章 信息技术概要
2.1 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2.1.1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信息技术分类
2.1.2 信息获取技术
2.1.3 信息传递技术
2.1.4 信息处理技术
2.1.5 信息存储技术
2.2 信息技术的层次和体系
2.2.1 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概念
2.2.2 信息技术的层次和体系
2.3 信息处理技术
2.3.1 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3.2 信息处理的分类
2.3.3 计算机信息处理
2.3.4 常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介绍
2.4 当今信息技术的热点
2.4.1 网络通信技术发展
2.4.2 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
2.4.3 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
2.4.4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本章习题
第3章 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3.1 数制及其表示与转换
3.1.1 进位计数制
3.1.2 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3.1.3 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3.2 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与运算
3.2.1 二进制与计算机
3.2.2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3.2.3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3.2.4 真值与机器数
3.2.5 定点数和浮点数
3.2.6 原码、反码、补码
3.3 文字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3.3.1 BCD码
3.3.2 ASCII码
3.3.3 汉字编码
3.3.4 其他汉字编码
3.4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3.4.1 声音
3.4.2 图形和图像
3.4.3 视频
3.5 数据压缩
3.5.1 数据压缩技术
3.5.2 数据压缩标准
3.5.3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软件
本章习题
第4章 计算机系统与典型的PC操作环境
4.1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4.1.2 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4.1.3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性能指标
4.1.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总线结构
4.2 PC的组成
4.2.1 主板
4.2.2 中央处理器
4.2.3 内存储器
4.2.4 外存储器
4.2.5 输入设备
4.2.6 输出设备
4.2.7 各种适配电路卡
4.3 计算机软件与程序的基本概念
4.3.1 计算机软件概念及其特点
4.3.2 计算机软件分类
4.3.3 计算机程序基本概念
4.3.4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风格及其基本结构
4.4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4.4.1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定义
4.4.2 操作系统分类
4.4.3 操作系统的功能
4.4.4 操作系统的特征
4.4.5 微机操作系统
4.5 Windows XP与Linux简介
4.5.1 Windows XP的基础知识
4.5.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4.5.3 获取Windows XP帮助
4.5.4 Linux简介
4.6 Windows XP使用中的几个操作功能
4.6.1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4.6.2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4.6.3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4.6.4 Windows XP的存储器管理
本章习题
第5章 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
5.1 办公自动化综述
5.1.1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特点及发展状况
5.1.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素
5.1.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技术内容
5.1.4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层次模型
5.1.5 办公自动化发展趋势
5.2 电子文档、电子表格与电子演示文稿
5.2.1 办公软件介绍
5.2.2 电子文档简介
5.2.3 电子表格应用
5.2.4 电子演示文稿简介
5.3 电子档案与电子公文流转
5.3.1 电子文件的介绍
5.3.2 电子档案的定义、特点
5.3.3 电子公文流转的定义
5.3.4 电子公文流转的相关技术简介
5.4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5.4.1 信息系统的概念
5.4.2 信息系统的分类
5.4.3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5.5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
5.5.1 信息系统的规划
5.5.2 信息系统的开发
5.5.3 信息系统的评价
本章习题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6.1 多媒体技术概述
6.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6.1.2 多媒体的类型
6.1.3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6.2 音频信息处理
6.2.1 音频信息概述
6.2.2 音频文件的类型
6.2.3 获取音频信息的硬件及接口
6.2.4 语音识别技术
6.2.5 常用的音频信息处理软件
6.3 视频信息处理
6.3.1 视频信息概述
6.3.2 视频文件的类型
6.3.3 视频信息的获取及数字化过程
6.3.4 常用的视频信息处理软件
6.4 图像信息处理
6.4.1 图像信息基本概念
6.4.2 图像文件的类型
6.4.3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6.4.4 常用的图像信息处理软件
6.5 计算机动画
6.5.1 计算机动画概述
6.5.2 实现计算机动画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6.5.3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及其常用处理软件
6.6 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
6.6.1 多媒体简历
6.6.2 多媒体课堂
6.6.3 多媒体的服务方式
本章习题
第7章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桌面数据库
7.1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7.1.1 数据模型
7.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7.1.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7.1.4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
7.1.5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7.2 关系数据库
7.2.1 关系模型
7.2.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简介
7.3 桌面数据库Access 2002
7.3.1 Access 2002数据库对象
7.3.2 Access 2002表的操作和应用
7.3.3 数据查询与设计
7.3.4 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7.3.5 报表的创建和使用
7.3.6 VBA编程工具简介
7.4 应用案例
7.4.1 数据表的设计
7.4.2 设置各表之间的关系
7.4.3 查询设计
7.4.4 窗体设计
7.4.5 报表设计
7.4.6 安全机制设置
本章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8.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8.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8.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
8.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8.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1.5 网络的拓扑结构
8.2 数据通信基础
8.2.1 数据和信号
8.2.2 数据通信方式
8.2.3 数据传输方式
8.2.4 数据交换方式
8.2.5 数据传输介质
8.3 OSI与TCP/IP介绍
8.3.1 网络体系结构
8.3.2 通信协议
8.3.3 OSI参考模型
8.3.4 TCP/IP协议
8.4 局域网知识
8.4.1 局域网概述
8.4.2 局域网的特点与分类
8.4.3 网络互联设备
8.5 Internet知识
8.5.1 Internet概述
8.5.2 Internet地址和域名
8.6 Internet信息服务
8.6.1 WWW浏览
8.6.2 电子邮件
8.6.3 文件传输服务
8.6.4 远程登录
8.7 Internet接入的设备与方式
8.7.1 Internet接入设备
8.7.2 Internet接入方式
8.8 网页制作工具与Web服务器构建
8.8.1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概述
8.8.2 网页制作工具
8.8.3 构建Web服务器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页
第1章 信息科学概论
1.1 信息与信息科学概述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生命周期理论
1.1.3 信息的作用、特征与价值
1.1.4 “信息论”浅析
1.1.5 信息科学的有关理论
1.2 信息管理科学概述
1.2.1 信息与管理
1.2.2 信息资源的概念与作用
1.2.3 信息管理科学概要
1.2.4 信息管理科学的有关原理
1.2.5 利用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使信息增值的案例
1.3 信息的采集、组织与检索
1.3.1 信息的采集
1.3.2 信息的组织
1.3.3 信息的检索
1.4 社会信息化
1.4.1 信息服务与信息市场
1.4.2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
1.4.3 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1.4.4 信息社会带来的历史变革
1.5 信息安全
1.5.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5.2 信息安全的目标
1.5.3 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1.5.4 信息安全技术
1.5.5 信息安全的策略、标准与评价
1.5.6 信息安全的发展
本章习题
第2章 信息技术概要
2.1 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2.1.1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信息技术分类
2.1.2 信息获取技术
2.1.3 信息传递技术
2.1.4 信息处理技术
2.1.5 信息存储技术
2.2 信息技术的层次和体系
2.2.1 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概念
2.2.2 信息技术的层次和体系
2.3 信息处理技术
2.3.1 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3.2 信息处理的分类
2.3.3 计算机信息处理
2.3.4 常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介绍
2.4 当今信息技术的热点
2.4.1 网络通信技术发展
2.4.2 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
2.4.3 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
2.4.4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本章习题
第3章 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3.1 数制及其表示与转换
3.1.1 进位计数制
3.1.2 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3.1.3 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3.2 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与运算
3.2.1 二进制与计算机
3.2.2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3.2.3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3.2.4 真值与机器数
3.2.5 定点数和浮点数
3.2.6 原码、反码、补码
3.3 文字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3.3.1 BCD码
3.3.2 ASCII码
3.3.3 汉字编码
3.3.4 其他汉字编码
3.4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3.4.1 声音
3.4.2 图形和图像
3.4.3 视频
3.5 数据压缩
3.5.1 数据压缩技术
3.5.2 数据压缩标准
3.5.3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软件
本章习题
第4章 计算机系统与典型的PC操作环境
4.1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4.1.2 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4.1.3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性能指标
4.1.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总线结构
4.2 PC的组成
4.2.1 主板
4.2.2 中央处理器
4.2.3 内存储器
4.2.4 外存储器
4.2.5 输入设备
4.2.6 输出设备
4.2.7 各种适配电路卡
4.3 计算机软件与程序的基本概念
4.3.1 计算机软件概念及其特点
4.3.2 计算机软件分类
4.3.3 计算机程序基本概念
4.3.4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风格及其基本结构
4.4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4.4.1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定义
4.4.2 操作系统分类
4.4.3 操作系统的功能
4.4.4 操作系统的特征
4.4.5 微机操作系统
4.5 Windows XP与Linux简介
4.5.1 Windows XP的基础知识
4.5.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4.5.3 获取Windows XP帮助
4.5.4 Linux简介
4.6 Windows XP使用中的几个操作功能
4.6.1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4.6.2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4.6.3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4.6.4 Windows XP的存储器管理
本章习题
第5章 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
5.1 办公自动化综述
5.1.1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特点及发展状况
5.1.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素
5.1.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技术内容
5.1.4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层次模型
5.1.5 办公自动化发展趋势
5.2 电子文档、电子表格与电子演示文稿
5.2.1 办公软件介绍
5.2.2 电子文档简介
5.2.3 电子表格应用
5.2.4 电子演示文稿简介
5.3 电子档案与电子公文流转
5.3.1 电子文件的介绍
5.3.2 电子档案的定义、特点
5.3.3 电子公文流转的定义
5.3.4 电子公文流转的相关技术简介
5.4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5.4.1 信息系统的概念
5.4.2 信息系统的分类
5.4.3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5.5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
5.5.1 信息系统的规划
5.5.2 信息系统的开发
5.5.3 信息系统的评价
本章习题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6.1 多媒体技术概述
6.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6.1.2 多媒体的类型
6.1.3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6.2 音频信息处理
6.2.1 音频信息概述
6.2.2 音频文件的类型
6.2.3 获取音频信息的硬件及接口
6.2.4 语音识别技术
6.2.5 常用的音频信息处理软件
6.3 视频信息处理
6.3.1 视频信息概述
6.3.2 视频文件的类型
6.3.3 视频信息的获取及数字化过程
6.3.4 常用的视频信息处理软件
6.4 图像信息处理
6.4.1 图像信息基本概念
6.4.2 图像文件的类型
6.4.3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6.4.4 常用的图像信息处理软件
6.5 计算机动画
6.5.1 计算机动画概述
6.5.2 实现计算机动画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6.5.3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及其常用处理软件
6.6 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
6.6.1 多媒体简历
6.6.2 多媒体课堂
6.6.3 多媒体的服务方式
本章习题
第7章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桌面数据库
7.1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7.1.1 数据模型
7.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7.1.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7.1.4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
7.1.5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7.2 关系数据库
7.2.1 关系模型
7.2.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简介
7.3 桌面数据库Access 2002
7.3.1 Access 2002数据库对象
7.3.2 Access 2002表的操作和应用
7.3.3 数据查询与设计
7.3.4 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7.3.5 报表的创建和使用
7.3.6 VBA编程工具简介
7.4 应用案例
7.4.1 数据表的设计
7.4.2 设置各表之间的关系
7.4.3 查询设计
7.4.4 窗体设计
7.4.5 报表设计
7.4.6 安全机制设置
本章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8.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8.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8.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
8.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8.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1.5 网络的拓扑结构
8.2 数据通信基础
8.2.1 数据和信号
8.2.2 数据通信方式
8.2.3 数据传输方式
8.2.4 数据交换方式
8.2.5 数据传输介质
8.3 OSI与TCP/IP介绍
8.3.1 网络体系结构
8.3.2 通信协议
8.3.3 OSI参考模型
8.3.4 TCP/IP协议
8.4 局域网知识
8.4.1 局域网概述
8.4.2 局域网的特点与分类
8.4.3 网络互联设备
8.5 Internet知识
8.5.1 Internet概述
8.5.2 Internet地址和域名
8.6 Internet信息服务
8.6.1 WWW浏览
8.6.2 电子邮件
8.6.3 文件传输服务
8.6.4 远程登录
8.7 Internet接入的设备与方式
8.7.1 Internet接入设备
8.7.2 Internet接入方式
8.8 网页制作工具与Web服务器构建
8.8.1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概述
8.8.2 网页制作工具
8.8.3 构建Web服务器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