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老子》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典籍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来看是儒道互补兼综他家。但是,道家思想特别是早期道家,绝不仅仅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而存在,也绝不仅仅是以道家之长去补儒家之短,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哲学基础、一种方法论,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老子哲学在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素质的养成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但无可否认也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和影响。反思老学,汲取其优秀的智慧,消除它的消极影响,超越传统,更新观念,创立崭新的现代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目录
第一章 被褐怀玉的哲人 大道智慧的宗师——老子身世及《道德经》一、道家学派的鼻祖
(一)老子身世掠影
(二)老学传承概貌
二、五千言的哲理诗
(一)《老子》书的作者与时代
(二)代士陈言与士人风度
第二章 立永恒、绝对之道 解世界万象之谜——道的提升与道的品格一、老子对道的提升
(一)道的原义及引申义
(二)老子对道的升华
二、老子之道的品格
(一)宇宙本体层面的道
(二)形上境界形态的道
(三)政治道术领域的道
第三章 “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有物混成”的宇宙论——老子的自然哲学一、无为自化的天道观
(一)春秋时期天道观的发展
(二)老子推翻天国的贡献
二、“有物混成”的宇宙论
(一)道是宇宙本原
(二)万物尊道而贵德
三、道生万物的演化论
(一)众妙之门与三生万物
(二)周行不殆与复归于朴
第四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归根复命,复归自然——老子的人生哲学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一)人应法道之德性
(二)上德之人虚怀若谷
(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二、我有三宝,持而宝之
(一)慈,故能无私无畏
(二)俭,故能蓄养生力
(三)不为先,故能成器长
三、少私寡欲,为而不争
(一)见素抱朴,归根复命
(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四、玄德、玄同的人生境界
第五章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的政治哲学一、无为而治的政道
(一)以清静之道治国
(二)以无私无欲爱民
(三)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二、以奇用兵,恬淡为上
(一)不以兵强天下
(二)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三)以奇用兵,以弱胜强
(四)言兵者师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理想国
(二)精神的超越,朴素的境界
第六章 绝圣弃智以涤心 玄鉴静观以得道——老子的知识观一、得母与知子的知识系统
(一)得“母”与知“子”
(二)体道与观物
二、为道与为学的不同途径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二)以物观物,正反两观
(三)涤除玄鉴,致虚守静
三、重道轻学的价值评诂
(一)老子认识论的直觉主义特色
(二)对老子直觉主义的评价
第七章 更新思维方式 反思生存之本——老子的辩证观
一、相反相成的对立转化观
二、正言若反的辩证否定原理
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第八章 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 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老子的价值观一、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
(一)道之价值根据论
(二)德之价值根据论
二、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
(一)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无为价值取向之展现
三、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
(一)价值的二重性
(二)正负价值的转化
(三)价值的强制性
(四)价值的异化
第九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上)
一、无世不在的至尊天神——老子与道教
(一)老子升格为“太上老君”
(二)老学与道教思想
二、灵明清照的长生久视——老学与养生
(一)尊道贵德为养生之旨
(二)道法自然与饮食起居
(三)少私寡欲与形神双修
(四)气功养生学
第十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下)
三、似与不似之间——老学与文学艺术
(一)道法自然与田园诗风
(二)大音希声与意境论
(三)虚实相生与神韵说
四、老学的现代价值——老学与当代社会
(一)老子的处世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二)道法自然与现代环境保护意识
主要参考书目
(一)老子身世掠影
(二)老学传承概貌
二、五千言的哲理诗
(一)《老子》书的作者与时代
(二)代士陈言与士人风度
第二章 立永恒、绝对之道 解世界万象之谜——道的提升与道的品格一、老子对道的提升
(一)道的原义及引申义
(二)老子对道的升华
二、老子之道的品格
(一)宇宙本体层面的道
(二)形上境界形态的道
(三)政治道术领域的道
第三章 “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有物混成”的宇宙论——老子的自然哲学一、无为自化的天道观
(一)春秋时期天道观的发展
(二)老子推翻天国的贡献
二、“有物混成”的宇宙论
(一)道是宇宙本原
(二)万物尊道而贵德
三、道生万物的演化论
(一)众妙之门与三生万物
(二)周行不殆与复归于朴
第四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归根复命,复归自然——老子的人生哲学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一)人应法道之德性
(二)上德之人虚怀若谷
(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二、我有三宝,持而宝之
(一)慈,故能无私无畏
(二)俭,故能蓄养生力
(三)不为先,故能成器长
三、少私寡欲,为而不争
(一)见素抱朴,归根复命
(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四、玄德、玄同的人生境界
第五章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的政治哲学一、无为而治的政道
(一)以清静之道治国
(二)以无私无欲爱民
(三)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二、以奇用兵,恬淡为上
(一)不以兵强天下
(二)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三)以奇用兵,以弱胜强
(四)言兵者师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理想国
(二)精神的超越,朴素的境界
第六章 绝圣弃智以涤心 玄鉴静观以得道——老子的知识观一、得母与知子的知识系统
(一)得“母”与知“子”
(二)体道与观物
二、为道与为学的不同途径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二)以物观物,正反两观
(三)涤除玄鉴,致虚守静
三、重道轻学的价值评诂
(一)老子认识论的直觉主义特色
(二)对老子直觉主义的评价
第七章 更新思维方式 反思生存之本——老子的辩证观
一、相反相成的对立转化观
二、正言若反的辩证否定原理
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第八章 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 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老子的价值观一、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
(一)道之价值根据论
(二)德之价值根据论
二、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
(一)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无为价值取向之展现
三、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
(一)价值的二重性
(二)正负价值的转化
(三)价值的强制性
(四)价值的异化
第九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上)
一、无世不在的至尊天神——老子与道教
(一)老子升格为“太上老君”
(二)老学与道教思想
二、灵明清照的长生久视——老学与养生
(一)尊道贵德为养生之旨
(二)道法自然与饮食起居
(三)少私寡欲与形神双修
(四)气功养生学
第十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下)
三、似与不似之间——老学与文学艺术
(一)道法自然与田园诗风
(二)大音希声与意境论
(三)虚实相生与神韵说
四、老学的现代价值——老学与当代社会
(一)老子的处世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二)道法自然与现代环境保护意识
主要参考书目
老子的智慧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