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或地方性政权在这里设官置守,管辖治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在这里劳动生息,开发建设。世界新航路开辟以前,这里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交融之地,是伟大的丝绸之路的枢纽。早在20世纪前半叶,就有中外的学者人断言:打开人类文明的钥匙埋藏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下。
为了更好的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吸取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有关新疆最权威、最全面、最新的知识和情况。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 新疆行政区划
二 新疆的地势、地貌
三 新疆的气候条件
四 新疆的冰川、河流、湖泊
第二节 新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一 新疆开发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 影响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 人工绿洲的拓展及其天然绿洲的保护
四 绿洲生态保护与荒漠化防治
五 新疆人居绿洲生态环境趋向良性
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疆
二 生态环境建设
三 自然保护区
四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二章 社会人文环境
第一节 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第二节 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
一 丰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二 独特绚丽的现代人文景观
三 浓郁多姿的风土人情
第三节 多种宗教与民族习俗
一 多种宗教并存与传播
二 缤纷多彩的民族习俗
第三章 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史前文明
一 石器时代
二 青铜时代
三 铁器时代
第二节 历史演进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隋唐时期
三 五代辽宋金时期
四 元明时期
五 清朝时期
六 民国时期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三节 民族变迁与融合发展
一 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点
二 多民族聚居的形成和发展
三 新疆主要的古代民族
四 新疆现代13个世居民族
第四节 宗教演变
一 新疆本地的原始宗教
二 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的传播
三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
四 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新疆的传播
第五节 丝绸之路
一 道路及其变迁
二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六节 文化艺术
一 内涵丰富的考古学文化
二 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
三 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织物——新疆古代的毛织物和棉线织锦
四 鲜明地方特色的货币文化
五 古代新疆的艺术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 新疆土地资源总量与分类
二 新疆土地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 水资源
一 新疆水资源的概况
二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气候资源
一 新疆气候资源的特点
二 气温和降水
三 新疆的风能资源
第四节 森林资源
一 新疆森林资源的总量
二 新疆森林资源的分布与构成
第五节 草地资源
一 新疆天然草地的总量与特征
二 新疆天然草地的类型与分布
第六节 矿产资源
一 新疆矿产资源的概况与主要特点
二 新疆的能源矿产
三 新疆的金属矿产
四 新疆的非金属矿产
第五章 主要产业部门
第一节 产业的基本状况
一 新疆产业的基本状况
二 新疆的重点行业
第二节 农业和畜牧业
一 新疆农业的发展状况
二 新疆的农业结构(含林牧渔业)
三 新疆的畜牧业
四 新疆农民的收入
五 做强做大四大产业,推动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节 石油和石化工业
一 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二 新疆的石油化工工业
第四节 煤炭工业
第五节 有色金属工业和电力工业
一 新疆的有色金属工业
二 新疆的电力工业
第六节 建材工业
一 新疆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 新疆建材工业发展的增长点
第七节 轻工行业
一 新疆轻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二 新疆的重点轻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八节 纺织工业
第九节 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
一 新疆的交通运输业
二 新疆的邮电通信业
第十节 工业企业
一 新疆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二 新疆企业集团概况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二 新疆市县经济发展
第二节 新疆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一 天山北坡经济带
二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
三 乌昌经济一体化
四 其它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节 新疆城市化发展战略
一 新疆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
二 新疆城市化发展前景
第七章 对外开放与周边环境
第一节 周边国家概况
一 蒙古国
二 俄罗斯联邦
三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四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五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六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七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
八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九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十 印度共和国
第二节 口岸建设
一 阿拉山口陆运(铁路、公路)口岸
二 霍尔果斯陆运(公路)口岸
三 吉木乃陆运(公路)口岸
四 巴克图陆运(公路)口岸
五 伊尔克什坦陆运(公路)口岸
六 红其拉甫陆运(公路)口岸
七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空运)口岸
八 吐尔尕特陆运(公路)口岸
九 塔克什肯陆运(公路)口岸
十 老爷庙陆运(公路)口岸
十一 乌拉斯台陆运(公路)口岸
十二 红山嘴陆运(公路)口岸
十三 都拉塔陆运(公路)口岸
十四 阿黑土别克陆运(公路)口岸
十五 木扎尔特陆运(公路)口岸
十六 喀什机场(空运)口岸
十七 卡拉苏陆运(公路)口岸
十八 新疆对外开放的二类口岸
第三节 大陆桥与东联西出
一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优势
二 中国段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
三 新疆段的枢纽:乌鲁木齐
四 新亚欧大陆桥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四节 对外贸易
一 新疆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 新疆边境贸易
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外经济贸易简况
第五节 乌洽会
一 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成功举办
二 乌洽会的作用与功能
第八章 特色旅游业
第一节 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 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魅力旅游线路
一 东线旅游(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
二 南线旅游(乌鲁木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和田)
三 西线旅游(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一石河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四 北线旅游(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
第三节 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
一 旅游交通
二 通讯
三 旅行社
四 旅游饭店
第九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全面进步的社会事业
一 蓬勃发展的新疆教育事业
二 日益发展的新疆科技事业
三 欣欣向荣的文化艺术事业
四 日益发展的新闻出版事业
五 迅速发展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
六 稳步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七 成绩显著的体育事业
八 日臻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
第二节 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 环境保护事业迅速发展
第十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节 兵团地理概况
第二节 兵团的建立和发展
一 兵团的建立和发展
二 兵团各师沿革
第三节 兵团的性质、体制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 兵团任务与性质
二 兵团体制的改革
三 兵团的历史使命
四 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 兵团自然资源概况
二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三 兵团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五节 辉煌的发展前景
一 变“屯垦戍边”为“屯垦强边”:建制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 发展前景
第十一章 建设小康新疆与和谐新疆
第一节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
二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三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区域性差异
第二节 新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 南疆发展问题
二 “三农”问题
三 贫困问题
四 人口问题
第三节 建设小康新疆、和谐新疆
一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
四 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新疆、和谐新疆
主要参考文献
?V;;x
第一章 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 新疆行政区划
二 新疆的地势、地貌
三 新疆的气候条件
四 新疆的冰川、河流、湖泊
第二节 新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一 新疆开发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 影响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 人工绿洲的拓展及其天然绿洲的保护
四 绿洲生态保护与荒漠化防治
五 新疆人居绿洲生态环境趋向良性
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疆
二 生态环境建设
三 自然保护区
四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二章 社会人文环境
第一节 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第二节 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
一 丰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二 独特绚丽的现代人文景观
三 浓郁多姿的风土人情
第三节 多种宗教与民族习俗
一 多种宗教并存与传播
二 缤纷多彩的民族习俗
第三章 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史前文明
一 石器时代
二 青铜时代
三 铁器时代
第二节 历史演进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隋唐时期
三 五代辽宋金时期
四 元明时期
五 清朝时期
六 民国时期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三节 民族变迁与融合发展
一 古代新疆居民的种族特点
二 多民族聚居的形成和发展
三 新疆主要的古代民族
四 新疆现代13个世居民族
第四节 宗教演变
一 新疆本地的原始宗教
二 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的传播
三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
四 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新疆的传播
第五节 丝绸之路
一 道路及其变迁
二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六节 文化艺术
一 内涵丰富的考古学文化
二 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
三 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织物——新疆古代的毛织物和棉线织锦
四 鲜明地方特色的货币文化
五 古代新疆的艺术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 新疆土地资源总量与分类
二 新疆土地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 水资源
一 新疆水资源的概况
二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气候资源
一 新疆气候资源的特点
二 气温和降水
三 新疆的风能资源
第四节 森林资源
一 新疆森林资源的总量
二 新疆森林资源的分布与构成
第五节 草地资源
一 新疆天然草地的总量与特征
二 新疆天然草地的类型与分布
第六节 矿产资源
一 新疆矿产资源的概况与主要特点
二 新疆的能源矿产
三 新疆的金属矿产
四 新疆的非金属矿产
第五章 主要产业部门
第一节 产业的基本状况
一 新疆产业的基本状况
二 新疆的重点行业
第二节 农业和畜牧业
一 新疆农业的发展状况
二 新疆的农业结构(含林牧渔业)
三 新疆的畜牧业
四 新疆农民的收入
五 做强做大四大产业,推动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节 石油和石化工业
一 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二 新疆的石油化工工业
第四节 煤炭工业
第五节 有色金属工业和电力工业
一 新疆的有色金属工业
二 新疆的电力工业
第六节 建材工业
一 新疆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 新疆建材工业发展的增长点
第七节 轻工行业
一 新疆轻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二 新疆的重点轻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八节 纺织工业
第九节 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
一 新疆的交通运输业
二 新疆的邮电通信业
第十节 工业企业
一 新疆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二 新疆企业集团概况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二 新疆市县经济发展
第二节 新疆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一 天山北坡经济带
二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
三 乌昌经济一体化
四 其它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节 新疆城市化发展战略
一 新疆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
二 新疆城市化发展前景
第七章 对外开放与周边环境
第一节 周边国家概况
一 蒙古国
二 俄罗斯联邦
三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四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五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六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七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
八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九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十 印度共和国
第二节 口岸建设
一 阿拉山口陆运(铁路、公路)口岸
二 霍尔果斯陆运(公路)口岸
三 吉木乃陆运(公路)口岸
四 巴克图陆运(公路)口岸
五 伊尔克什坦陆运(公路)口岸
六 红其拉甫陆运(公路)口岸
七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空运)口岸
八 吐尔尕特陆运(公路)口岸
九 塔克什肯陆运(公路)口岸
十 老爷庙陆运(公路)口岸
十一 乌拉斯台陆运(公路)口岸
十二 红山嘴陆运(公路)口岸
十三 都拉塔陆运(公路)口岸
十四 阿黑土别克陆运(公路)口岸
十五 木扎尔特陆运(公路)口岸
十六 喀什机场(空运)口岸
十七 卡拉苏陆运(公路)口岸
十八 新疆对外开放的二类口岸
第三节 大陆桥与东联西出
一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优势
二 中国段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
三 新疆段的枢纽:乌鲁木齐
四 新亚欧大陆桥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四节 对外贸易
一 新疆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 新疆边境贸易
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外经济贸易简况
第五节 乌洽会
一 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成功举办
二 乌洽会的作用与功能
第八章 特色旅游业
第一节 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 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魅力旅游线路
一 东线旅游(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
二 南线旅游(乌鲁木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和田)
三 西线旅游(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一石河子—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四 北线旅游(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
第三节 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
一 旅游交通
二 通讯
三 旅行社
四 旅游饭店
第九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全面进步的社会事业
一 蓬勃发展的新疆教育事业
二 日益发展的新疆科技事业
三 欣欣向荣的文化艺术事业
四 日益发展的新闻出版事业
五 迅速发展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
六 稳步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七 成绩显著的体育事业
八 日臻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
第二节 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 环境保护事业迅速发展
第十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节 兵团地理概况
第二节 兵团的建立和发展
一 兵团的建立和发展
二 兵团各师沿革
第三节 兵团的性质、体制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 兵团任务与性质
二 兵团体制的改革
三 兵团的历史使命
四 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 兵团自然资源概况
二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三 兵团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五节 辉煌的发展前景
一 变“屯垦戍边”为“屯垦强边”:建制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 发展前景
第十一章 建设小康新疆与和谐新疆
第一节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
二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三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区域性差异
第二节 新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 南疆发展问题
二 “三农”问题
三 贫困问题
四 人口问题
第三节 建设小康新疆、和谐新疆
一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 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
四 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新疆、和谐新疆
主要参考文献
?V;;x
新疆通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