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副标题:无

作   者:张晋藩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1404963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监察法制的历史是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监察法律文化的积淀之深厚与监察立法内容之丰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取之不尽的治国财富。 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是沿着专制主义集权的轨道发展的,它之得以矗立,有赖于统一的军队和统一的官僚机构的支撑。官僚机构是推动国家机器运转,实施治国、理政、驭民的物质力量,因此治官——使官僚按照法定职责行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治官而需要察官,为察官而需要法律,监察法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由于历代的历史背景不同,面对的政治形势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关系也有异,因此监察法制的具体任务是不同的,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法整肃百僚,“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平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控制官僚个人法定权利以外的占有,借以缓和官与民的矛盾,发挥官僚机构的制衡作用和实现社会的整合。

目录

第一章 先秦监察法制的萌芽状态
 第一节 原始社会晚期权力监督实践的出现
  一 政治权力的分离与分化
  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权力监督实践
  三 原始社会晚期监督实践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夏商周权力监督的制度化发展
  一 权力分离与分化的强化
  二 权力监督体制的发展
  三 权力监督思想的出现
  四 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出现
  五 夏商周时期权力监督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权力监督制度的转型
  一 政权结构的调整
  二 权力监督体制的系统化
  三 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化
  四 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成文化
  五 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监督制度的过渡性质
第二章 秦汉监察法制的形成阶段
 第一节 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结构的定型
  一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皇权
  二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中央政府
  三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地方政权
 第二节 相对完善的监察体制
  一 中央监察机关
  二 地方监察机关
 第三节 专制主义监察理论的成熟
  一 走向极端的秦朝监察思想
  二 更加成熟的两汉监察思想
 第四节 初具规模的监察立法
  一 律典
  二 诏令
  三 《监御史九条》与《刺史六条》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严格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灵活多样的监察方式
  三 分门别类的监察活动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监察法制的南北互进
 第一节 发展变动中的专制主义政权结构
  一 皇权的衰微与重振
  二 三省制的形成
 第二节 趋向独立的监察体制
  一 曹魏的监察体制
  二 两晋的监察体制
  三 南朝的监察体制
  四 北朝的监察体制
 第三节 因应时代的监察思想与监察立法
  一 监察思想上的挑战与回应
  二 不断活跃的监察立法
 第四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治官之官的管理制度
  二 沿行传统的监察方式
  三 不断细化的监察活动
第四章 隋唐监察法制的成熟样态
 第一节 日臻成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结构
  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
  二 州、县二级制的确立
 第二节 独立的监察体制
  一 官制完备的隋朝御史台
  二 专司监察的唐朝御史台
  三 独具特色的言谏制度
 第三节 亦德亦法的监察思想
  一 隋朝的监察思想
  二 唐朝的监察思想
 第四节 发展成熟的监察立法
  一 地方性监察法规——《监察六法》
  二 武则天时期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
  三 最具唐代特色的言谏法
  四 有针对性的出使巡察法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完备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周全的监察方式
  三 周密细致的监察活动
第五章 两宋监察法制的深向发展
 第一节 制衡原则下的政权结构
  一 行政与军事分立的中央政体
  二 分权制衡的地方行政体制
 第二节 监察体制的发展
  一 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
  二 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内容丰富的监察思想
  一 强调监察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 重视对宰执大臣的监督
 第四节 细密的监察立法
  一 台谏系统的监察权
  二 地方监察机构的监察权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 有所发展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单一的监察方式
  三 富有成效的监察活动
第六章 元代监察法制的承上启下
 第一节 “祖述变通”的政权结构
  一 彰显蒙古贵族权势的中央政体
  二 军民分治的地方机构
 第二节 改革变通的监察体制
  一 建制独立的御史台
  二 创设地方行御史台
 第三节 立台医“两手”的监察思想
 第四节 专门化的监察立法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蒙汉有别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巡行的监察方式与基本的监察活动
第七章 明代监察法制的调整与强化
 第一节 专制主义高度强化的政权结构
  一 中书省的废除与内阁制的设立
  二 行省制的废除与地方三司的设立
  三 实行藩王制
 第二节 继往开来的监察体制
  一 中央监察体制
  二 地方监察体制
 第三节 “重振纪纲,刷新吏治”的监察思想
  一 “重耳目之寄”以肃纪纲
  二 开言路以求直言
 第四节 趋于法典化的监察立法
  一 宪纲事类
  二 纠劾官邪
  三 六科通掌与各科分掌
  四 《南京都察院事例》
  五 出巡监察法规
  六 《抚按通例》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完整规范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经常而广泛的监察方式
  三 全面系统的监察活动
第八章 清代监察法制的细密与完备
 第一节 “满汉共治,极权顶峰”的政权结构
  一 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处
  二 最高监察机构与最大监察官
  第二节 “科道合一,网络密集”的监察体制
  一 中央监察执法机构
  二 地方监察机构
  三 负责专门事务的监察机构
 第三节 “乾纲独断,德法并用”的监察思想
  一 乾纲独断,极端强化皇权
  二 治国之道,首重吏治
  三 治吏之道,德法并用
 第四节 “极至完备,颇有建树”的监察立法
  一 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二 其他配套法律法规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
  一 行之有效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 详尽周密的监察方式
  三 趋于法律化的监察活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