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朱子学

副标题:无

作   者:朱谦之著

分类号:

ISBN:978701003257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分“前论”与“本论”二部分,“前论”叙述“朱子学在日本之传播”,“本论”叙述“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 本书参考原始资料,以日本儒者所著汉文著作为主,和文著作其次。此种原始资料现多收入丛书中。 本书所用研究参考资料,重要关于思想家史传之类。本书注重叙述朱子学在日本之传播与发展,但亦注重选录日本朱子学派及与之相关的原始史料,使中国研究者得以直接与此原始史料相接触。以日本儒学者所作之汉文汉诗甚多,此种史料即在日本亦颇不易搜集。

目录

前记
前论 日本朱子学之传播
第一章 隋唐时代汉文学东渐史略
一、日本儒学的起源
二、近江奈良朝之汉文学
三、平安朝之汉文学
第二章 朱子学之传播
一、宋日交通与新佛教的建立
二、宋学的传入者
圆尔辨圆
兰溪道隆
子元祖元
一山一宁
三、吉野、宝町时代五山禅僧之朱子学
玄惠法印及其门下
虎关师炼
雪村友梅
梦窗疏石
中岩圆月
义堂周信
绝海中津
歧阳方秀
歧阳门下:云章与惟肖
惟肖门下:竹居、兰坡、景徐、桂悟
四、五山以外儒学之三学派
甲 博士公卿派
清原业忠
清原宣贤
一条兼良
足利学校与金泽文库
乙 萨南学派(桂庵学派)
桂庵玄树
月渚英乘
二洲一翁
文之玄昌
泊如竹
丙 海南学泊(梅轩学派)
南村梅轩
梅轩门下
第三章 江户时代朱子学兴盛的原因
一、明末清初之文化接触
甲 代表人物
朱舜水
陈元赟
戴笠曼公
隐元隆琦
张非文
乙 清初文化之影响
丙 普及儒教之影响
二、佛教的衰颓助长儒教之兴起
甲 僧侣、寺院与人民间的矛盾
乙 足利至江户时代僧侣的堕落
丙 排佛思想之勃兴
三、江户时代的社会关系
甲 幕府统治下之统一形式的完成
乙 封建统治阶级提倡宋学的作用
丙 阶级的差别与变动形成儒学内部的分化
本论 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
第一章 朱子学在宋学中之位置
第二章 京师朱子学派
藤原惺窝
林罗山
木下顺庵
雨森芳洲
室鸠巢
新井白石
第三章 海西朱子学派
安东省庵
藤井懒斋
贝原益轩
中村惕斋
第四章 海南朱子学派
谷时中
小仓三省
野中兼山
谷一斋
大高坂芝山
山崎暗斋
佐藤直方
浅见絅斋
三宅尚斋
谷秦山
第五章 大阪朱子学派
五井持轩
三宅石庵
中井甃庵
五井兰洲
中井竹山
中井履轩
富永仲基
第六章 宽政以后朱子学派
柴野栗山
古贺精里
尾藤二洲
赖春水与赖杏坪
安积艮斋
赖山阳
第七章 水户学派
德川光国
安积淡泊
栗山潜锋
三宅观澜
德川齐昭
藤田幽谷
会泽正志斋
藤田东湖
简单的结论
《日本朱子学》跋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日本的朱子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