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通过联系历史与现实,打通历史关节点,将中国道路作为有机整体放在1840年以来的大历史中来考察,来思考中国道路演化的历史必然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全书分三部分:一是中国道路的探索的历史回顾,从历史实践论证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二是对于道路、体系、制度三者关系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三是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来阐述中国道路的文明意义。
目录
自序
导言
上篇:“中国道路”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 “中国道路”在试错中孕育(1840-1921)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历史任务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孕育
第二章 “中国道路”在革命中艰难诞生(1921-1956)
第一节 列宁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评价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五四运动”开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第四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一场注定破裂的为各自利益而结合的国强共弱的暂时合作
第五节 土地革命与井冈山革命道路
第六节 毛泽东思想与抗战胜利
第七节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章 “中国道路”在建设中曲折发展(1956-1976)
第一节 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节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原因简析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道路”在改革中发展完善(1976-)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
第四节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道路”之“制度”的发展完善
第一节 根本政治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二节 基本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三节 具体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六章 小结:中华民族在“中国道路”中“蜕变”与“重生”
中篇:“中国道路”的辩证解读
第七章 “中国道路”与“苏联道路”的不一样
第一节 苏联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
第二节 苏联建设道路与中国建设道路
第三节 苏联改革道路与中国改革道路
第四节 两种改革观的方法论简析
第八章 “中国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不一样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不可持续性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拉美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陷阱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道路”之根
第四节 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之土
第九章 “中国道路”之“路”的理路分析
第一节 “中国道路”开拓中的辩证思想
第二节 “中国道路”发展的辩证指向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中国道路”之“道”的理路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普遍真理
第二节 毛泽东1956年的“思想理论遗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 “中国道路”发展的几点启示与再思考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几点再思考
第二节 “中国道路”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十二章 小结:“中国道路”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
下篇:“中国道路”的文明意义
第十三章 “中国道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明何以能转型
第二节 “中国道路”: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的“文明立国”之道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种现代化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第十四章 “中国道路”的国际意义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节 中苏美英“相约”改革,中国改革彰显国际意义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意义
第十五章 小结:世界需要复兴、包容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文明中国
结语:在“中国道路”自信中提升“中国自觉”
参考文献
后 记
导言
上篇:“中国道路”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 “中国道路”在试错中孕育(1840-1921)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历史任务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孕育
第二章 “中国道路”在革命中艰难诞生(1921-1956)
第一节 列宁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评价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五四运动”开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第四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一场注定破裂的为各自利益而结合的国强共弱的暂时合作
第五节 土地革命与井冈山革命道路
第六节 毛泽东思想与抗战胜利
第七节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章 “中国道路”在建设中曲折发展(1956-1976)
第一节 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节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原因简析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道路”在改革中发展完善(1976-)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
第四节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道路”之“制度”的发展完善
第一节 根本政治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二节 基本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三节 具体制度的发展简述
第六章 小结:中华民族在“中国道路”中“蜕变”与“重生”
中篇:“中国道路”的辩证解读
第七章 “中国道路”与“苏联道路”的不一样
第一节 苏联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
第二节 苏联建设道路与中国建设道路
第三节 苏联改革道路与中国改革道路
第四节 两种改革观的方法论简析
第八章 “中国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不一样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不可持续性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拉美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陷阱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道路”之根
第四节 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之土
第九章 “中国道路”之“路”的理路分析
第一节 “中国道路”开拓中的辩证思想
第二节 “中国道路”发展的辩证指向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中国道路”之“道”的理路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普遍真理
第二节 毛泽东1956年的“思想理论遗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邓小平发展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 “中国道路”发展的几点启示与再思考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几点再思考
第二节 “中国道路”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十二章 小结:“中国道路”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
下篇:“中国道路”的文明意义
第十三章 “中国道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明何以能转型
第二节 “中国道路”: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的“文明立国”之道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种现代化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第十四章 “中国道路”的国际意义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节 中苏美英“相约”改革,中国改革彰显国际意义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意义
第十五章 小结:世界需要复兴、包容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文明中国
结语:在“中国道路”自信中提升“中国自觉”
参考文献
后 记
中国道路——不一样的现代化道路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