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理论争议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扈晓芹著

分类号:D924.32

ISBN:97875087423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交通肇事罪理论争议研究》是2012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和谐社会下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机制研究与构建”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交通肇事案件随之增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交通肇事罪数量逐年上升,已经发展成为多发常见性犯罪。 《交通肇事罪理论争议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的研究、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研究、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适用研究、交通肇事中的醉驾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的研究
一、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范围的争议
(一)主体是否必须要求为特殊主体
(二)主体是否有必要限定在从事“正当的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
(三)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不同定义
二、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一)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主体的理论争议
(二)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主体的合理性
(三)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例
三、行人在一定情形下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一)行人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主体的理论争议
(二)行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主体的合理性
(三)行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例
四、乘车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一)乘车人成为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的合理性
(二)乘车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例
五、单位不应当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
第二章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研究
一、罪过形态的分析
(一)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
(二)主观心理状态的判断标准
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一)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
(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主观心态剖析
(一)“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
(二)“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分析
四、“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一)“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内涵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主观方面的争议
(三)立法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之推定
五、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立法完善
(一)立法的缺陷
(二)立法的完善
第三章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适用研究
一、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源流
(一)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界定
(二)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二、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法理基础及其价值分析
(一)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法理基础
(二)交通肇事中信赖原则的价值分析
三、信赖原则在我国交通肇事中的适用
(一)适用信赖原则的条件
(二)适用信赖原则注意的问题
(三)信赖原则适用的范围
第四章交通肇事罪事故责任的研究
一、交通肇事罪中事故责任的界定
(一)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
(二)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及认定
二、交通肇事罪现存交通事故责任司法解释的不合理性
(一)事故责任认定成为交通肇事罪成立的犯罪构成要素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直接决定刑事责任的不正当性
(三)事故责任认定对于定罪明显有违司法公正
三、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进行司法审查
第五章交通肇事中的醉驾研究
一、醉驾入刑的背景
(一)国外有关醉驾的立法规定
(二)我国有关醉驾的立法规定
(三)我国醉驾人刑的社会背景
二、醉驾入刑的争议
三、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
(一)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二)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四、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完善
五、国内典型醉驾案的研究分析
第六章交通肇事罪共犯研究
一、我国关于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规定
二、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规定的不合理
(一)理论界关于交通肇事罪共犯的争议
(二)交通肇事罪不应以“共犯论处”的理由
三、我国交通肇事罪共犯规定的完善
(一)交通肇事罪共犯处理之国外立法例
(二)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及其可行性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犯罪构成
四、从交通肇事罪共犯规定看刑事司法解释原则
(一)附属性原则
(二)谦抑性原则
(三)客观性原则
第七章交通肇事罪法定刑研究
一、我国交通肇事罪法定刑的配置的罪状争议
(一)我国交通肇事罪基本法定刑配置的罪状争议
(二)我国交通肇事罪事后逃逸法定刑配置的罪状争议
(三)我国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法定刑
配置的罪状争议
二、我国交通肇事罪法定刑配置的不足
(一)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
加重量刑情节存在不足
(二)将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规定为加重法定
刑量刑情节不妥
(三)对醉酒驾驶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缺乏重视
三、我国交通肇事法定刑配置的完善
(一)在特定情况下将“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予以犯罪化
(二)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酌定量刑情节
(三)将“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作为酌定量刑情节
(四)明确将“醉酒驾驶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作为罪状
第八章交通肇事罪自首情节的研究
一、司法实践中对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
(一)认定为自首的情形
(二)不认定为自首的情形

……
第九章交通肇事罪被害人过错研究
第十章交通肇事罪中转化犯的研究
第十一章交通肇事罪恢复性司法的适用研究
第十二章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的研究
第十三章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名研究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交通肇事罪理论争议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