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Management of Leaders’ Public Images:Shaping Constructing and Advertising Leaders’ Public Images in the Media political Era
副标题:无
作 者:秦德君著
分类号:
ISBN:97872030528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主要是它的设计、建构、输出,作为一门行政技术和传播艺术,不仅需要总结,也需要创造;不仅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不仅需要逻辑性,也需要想像力。进而言之,不仅需要描述案例、总结经验,更需要找出规律,建构理论框架。
这项研究成果鲜明地提出了领导者的公共形象问题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历史时期和公共资讯日益发达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形塑、建构、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它以翔实的研究材料,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今天的领导者们一读。
古往今来,举凡有成就的政治家、思想家、各种领导者乃至社会贤达、名流巨擘,都会从各种资政智慧中获得良多裨益。今天的时代,已不是领导者仅凭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就能应对和满足社会公共事务挑战的时代。个人的匹夫之“智”,常常只是小智,而善于识别并运用特定知识系统,从中体悟万象,启惠于衷,方为大智。正是在此意义上,知识含量高,技术性强的资政读物尤显难能可贵。更多>>
目录
目录
序言
序言一
序言二
绪论
研究目的、分析概念与研究结构
第一节 本书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分析单位
一、 本书的研究设计
二、 本书的分析对象
第三节 本书提出的若干分析概念
一、 领导者公共形象
二、 传媒政治时代
三、 战略表演、技术表演、“形体政治”表演
四、 公共期待
五、 形象传播
六、 相辅形象与行政输出
七、 行政策划
八、 行政技术
第四节 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
一、 研究特点
二、 研究类型
第五节 研究结构与逻辑框架
第六节 关于研究方法
一、 描述方法
二、 人文主义方法
第七节 关于本书的跨学科性质
第一章
马基雅维里、马克斯·韦伯、马克思的领袖形象理论
第一节 概述:经典理论的价值坐标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人格形象理论
第三节 马克斯·韦伯的统治人格形象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的革命领袖人格形象理论
第二章
现代性·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
第一节 概述:领导者公共形象——一个现代性问题
第二节 领导者公共形象诸论
一、 领导者公共形象本质:伦理性
二、 “物理形象”的视觉说服与“伦理形象”的心理说服
案例1: 贝卢斯科尼做整容
案例2: 卢武铉做整容
案例3: 80位女部长学习穿衣化妆
三、 “人格形象”与“形体形象”的非对应性
案例4: 哈定:两种形象的落差
第三章
高密度媒体网络背景下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特殊性
第一节 代表性:灵魂·标识·政治偶像
案例5: 施罗德VS拉封丹:谁更能代表德国社民党?
案例6: 普京的“政治偶像”现象
第二节 广延性:空间与社会辐射面
案例7: 全球注目下的美中“破冰”之旅
第三节 透明性:领导者的媒体表现
案例8: “透明的尴尬”:叶利钦的媒体表现
案例9: 哈塔米的媒介形象
第四节 受制性:灵敏的传媒监测体系
案例10: “洛克希德案”和“里库路特案”
第五节 敏感性:形象信息与形象保护
案例11: 《辛普森一家》与布莱尔“形象避嫌”
案例12: 皮诺切特的“形象翻案”
案例13: “女布长裸照”与公共舆论
案例14: 形象敏感性:对一位县委记之死的不同报道
第六节 风险性:形象收益与形象代价
案例15: 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形象展示监测报告
案例16: 形象代价:阿利耶夫减薪
第四章
公共舞台与公共形象运筹:一种传播视野的解析
第一节 概述:概念与学术界面
第二节 领袖与“政治表演”
一、 “战略”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一层级
案例17: 斯大林的红场演说
案例18: 萨达姆“现身”巴格达北部村庄
二、 “技术”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二层级
案例19: 尼克松“切克斯狗演说”
案例20: 阿罗约的分地就职典礼
案例21: 仪式与象征:曼德拉迈向自由
三、 “形体政治”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三层级
案例22: 威尔逊的病榻表演
案例23: 里根“高龄”健康表演
第三节 领袖与“政治包装”
一、 “包装”之价值
案例24: 三边委员会对卡特的政治包装
二、 “包装”之限度
案例25: 巴西第一位直选总统的伪装术
第四节 领袖与“政治作秀”
案例26: 巴格达布什“假火鸡”作秀案
案例27: 戈尔在民主党会议上“热吻”作秀
案例28: 政绩工程:五河县的“豪华广场”
案例29: 抗洪一线的“封口”表演
第五章
领导者公共形象设计的经验法则
第一节 公共形象的公共期待
一、 公共期待之一:“崇高”期待
案例30: 《2004年度全球腐败报告》
案例31: 小泉的“假学历案”和“养老金案”
二、 公共期待之二:“才资”期待
案例32: 百科全书式的领袖杰斐逊
三、 公共期待之三:“平民”期待
案例33: “平民首相”帕尔梅
案例34: 农德孟的“亲民风”
案例35: 巴西总统卢拉:心系廉价药店
第二节 公共形象设计的经验法则
一、 “物理条件”原则
案例36: 科尔的“形体暗示”
二、 “个性”原则
案例37: 联合国大会上卡斯特罗的白手帕
案例38: 克里欠“个性魅力”
三、 “情境”原则
四、 “时机”原则
案例39: “车臣危机”与普京威望飙升
案例40: “马岛之战”的政治效应
五、 “逻辑”原则
案例41: 爱尔兰共和军狱中绝食事件
六、 “受众”原则
七、 “适度”原则
第三节 公共形象设计的若干社会参数
一、 道德
二、 民族精神
三、 法律
四、 宗教
五、 社会心理与大众偏好
第六章
形象传播要略:对传播绩效的技术探赜
第一节 概述:形象传播及其问题
第二节 形象传播要略之一:形象基调
第三节 形象传播在要略之二:形象动作
案例42: 勃兰特的“华沙下跪”
案例43: 卡特“步行”入主白宫
案例44: 甘地的“纺纱”和“晒盐”
案例45: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演说”
案例46: 英迪拉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兴趣
第四节 形象传播要略之三:形象情商
一、 “人格”形象
案例47: 老布什的“副总统哲学”
案例48: “忠诚”的福特
二、 “人性”形象
案例49: 林肯在参议院为父亲流下泪水
案例50: 马哈蒂尔的7次落泪
案例51: “铁娘子”撒切尔当众哭泣
三、 “人情”形象
案例52: 马尼拉布长与“热吻之夜”
案例53: 马克思的情书
案例54: 丘吉尔40封情书
案例55: 杜鲁门1300封情书
第七章
公共形象的精微技术:声势与细节管理
第一节 重视细节管理
案例56: 卡特的“核军事顾问”
案例57: 切丽的“头发事件”
案例58: 政治智慧与政治道具:利奥的照片
第二节 威胁监测:与成功相伴的危机消解
第三节 形象顾问或形象管理专业化
第四节 “政治家风度”:领导者的传媒关系
第五节 规避几种“世俗化”形象传播误区
一、 “忙不迭”形象
案例59: 温州:强制公务人员休年休假
二、 “非亲”形象
三、 “单向度”形象
案例60: 瓦杰帕伊的诗才
四、 “不出错”形象
案例61: 洪虎媒体上公开道歉
五、 “全能”形象
六、 “僵硬外壳”形象
案例62: 鲍威尔东盟会上狂歌劲舞
案例63: 查韦斯的“愚人节”玩笑
第八章
相辅形象:一种行政输出及其分析
第一节 “行政输出”释义
第二节 政务形象
一、 规避“小”领导形象输出
二、 规避“逆忤民意”形象输出
三、 规避“常识谬误”形象输出
案例64: 毫州市委书记李兴民检阅盛大阅兵式
第三节 会议形象
一、 会议形象输出之一:少开会、不开会
案例65: 浙江省关于会议的一项调查
案例66: 乡镇干部一年开会375次
二、 会议形象输出之二:会议成本与会议绩效
案例67: 2004年“两会”的改进
三、 会议形象输出之三:与会者的与会态度
四、 会议形象输出之四:会议质量控制
案例68: 3天会议花费304万元
第四节 视察形象
第五节 话语形象
案例69: 布什口误主打歌美国上布
案例70: 林肯葛德斯堡5分钟演说
第六节 文件形象
第七节 书稿形象
第八节 决策形象
案例71: “禁放烟花爆竹”面临的尴尬
案例72: 希思的政策研究小组
第九章
以领导者公共形象为核心的行政策划
第一节 “行政策划”及其意义
第二节 “智慧型领导”与战略策划
第三节 行政策划的技术项目
一、 行政行为(活动)策划
二、 公共舆论策划
三、 “事件”“热点”策划
四、 危机和突发事件应对策划
五、 行政文化策划
六、 领导者公共形象策划
第四节 不为浮云遮望眼:提升行政策划的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5B
序言
序言一
序言二
绪论
研究目的、分析概念与研究结构
第一节 本书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分析单位
一、 本书的研究设计
二、 本书的分析对象
第三节 本书提出的若干分析概念
一、 领导者公共形象
二、 传媒政治时代
三、 战略表演、技术表演、“形体政治”表演
四、 公共期待
五、 形象传播
六、 相辅形象与行政输出
七、 行政策划
八、 行政技术
第四节 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
一、 研究特点
二、 研究类型
第五节 研究结构与逻辑框架
第六节 关于研究方法
一、 描述方法
二、 人文主义方法
第七节 关于本书的跨学科性质
第一章
马基雅维里、马克斯·韦伯、马克思的领袖形象理论
第一节 概述:经典理论的价值坐标
第二节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人格形象理论
第三节 马克斯·韦伯的统治人格形象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的革命领袖人格形象理论
第二章
现代性·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
第一节 概述:领导者公共形象——一个现代性问题
第二节 领导者公共形象诸论
一、 领导者公共形象本质:伦理性
二、 “物理形象”的视觉说服与“伦理形象”的心理说服
案例1: 贝卢斯科尼做整容
案例2: 卢武铉做整容
案例3: 80位女部长学习穿衣化妆
三、 “人格形象”与“形体形象”的非对应性
案例4: 哈定:两种形象的落差
第三章
高密度媒体网络背景下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特殊性
第一节 代表性:灵魂·标识·政治偶像
案例5: 施罗德VS拉封丹:谁更能代表德国社民党?
案例6: 普京的“政治偶像”现象
第二节 广延性:空间与社会辐射面
案例7: 全球注目下的美中“破冰”之旅
第三节 透明性:领导者的媒体表现
案例8: “透明的尴尬”:叶利钦的媒体表现
案例9: 哈塔米的媒介形象
第四节 受制性:灵敏的传媒监测体系
案例10: “洛克希德案”和“里库路特案”
第五节 敏感性:形象信息与形象保护
案例11: 《辛普森一家》与布莱尔“形象避嫌”
案例12: 皮诺切特的“形象翻案”
案例13: “女布长裸照”与公共舆论
案例14: 形象敏感性:对一位县委记之死的不同报道
第六节 风险性:形象收益与形象代价
案例15: 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形象展示监测报告
案例16: 形象代价:阿利耶夫减薪
第四章
公共舞台与公共形象运筹:一种传播视野的解析
第一节 概述:概念与学术界面
第二节 领袖与“政治表演”
一、 “战略”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一层级
案例17: 斯大林的红场演说
案例18: 萨达姆“现身”巴格达北部村庄
二、 “技术”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二层级
案例19: 尼克松“切克斯狗演说”
案例20: 阿罗约的分地就职典礼
案例21: 仪式与象征:曼德拉迈向自由
三、 “形体政治”表演:领袖政治表演第三层级
案例22: 威尔逊的病榻表演
案例23: 里根“高龄”健康表演
第三节 领袖与“政治包装”
一、 “包装”之价值
案例24: 三边委员会对卡特的政治包装
二、 “包装”之限度
案例25: 巴西第一位直选总统的伪装术
第四节 领袖与“政治作秀”
案例26: 巴格达布什“假火鸡”作秀案
案例27: 戈尔在民主党会议上“热吻”作秀
案例28: 政绩工程:五河县的“豪华广场”
案例29: 抗洪一线的“封口”表演
第五章
领导者公共形象设计的经验法则
第一节 公共形象的公共期待
一、 公共期待之一:“崇高”期待
案例30: 《2004年度全球腐败报告》
案例31: 小泉的“假学历案”和“养老金案”
二、 公共期待之二:“才资”期待
案例32: 百科全书式的领袖杰斐逊
三、 公共期待之三:“平民”期待
案例33: “平民首相”帕尔梅
案例34: 农德孟的“亲民风”
案例35: 巴西总统卢拉:心系廉价药店
第二节 公共形象设计的经验法则
一、 “物理条件”原则
案例36: 科尔的“形体暗示”
二、 “个性”原则
案例37: 联合国大会上卡斯特罗的白手帕
案例38: 克里欠“个性魅力”
三、 “情境”原则
四、 “时机”原则
案例39: “车臣危机”与普京威望飙升
案例40: “马岛之战”的政治效应
五、 “逻辑”原则
案例41: 爱尔兰共和军狱中绝食事件
六、 “受众”原则
七、 “适度”原则
第三节 公共形象设计的若干社会参数
一、 道德
二、 民族精神
三、 法律
四、 宗教
五、 社会心理与大众偏好
第六章
形象传播要略:对传播绩效的技术探赜
第一节 概述:形象传播及其问题
第二节 形象传播要略之一:形象基调
第三节 形象传播在要略之二:形象动作
案例42: 勃兰特的“华沙下跪”
案例43: 卡特“步行”入主白宫
案例44: 甘地的“纺纱”和“晒盐”
案例45: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演说”
案例46: 英迪拉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兴趣
第四节 形象传播要略之三:形象情商
一、 “人格”形象
案例47: 老布什的“副总统哲学”
案例48: “忠诚”的福特
二、 “人性”形象
案例49: 林肯在参议院为父亲流下泪水
案例50: 马哈蒂尔的7次落泪
案例51: “铁娘子”撒切尔当众哭泣
三、 “人情”形象
案例52: 马尼拉布长与“热吻之夜”
案例53: 马克思的情书
案例54: 丘吉尔40封情书
案例55: 杜鲁门1300封情书
第七章
公共形象的精微技术:声势与细节管理
第一节 重视细节管理
案例56: 卡特的“核军事顾问”
案例57: 切丽的“头发事件”
案例58: 政治智慧与政治道具:利奥的照片
第二节 威胁监测:与成功相伴的危机消解
第三节 形象顾问或形象管理专业化
第四节 “政治家风度”:领导者的传媒关系
第五节 规避几种“世俗化”形象传播误区
一、 “忙不迭”形象
案例59: 温州:强制公务人员休年休假
二、 “非亲”形象
三、 “单向度”形象
案例60: 瓦杰帕伊的诗才
四、 “不出错”形象
案例61: 洪虎媒体上公开道歉
五、 “全能”形象
六、 “僵硬外壳”形象
案例62: 鲍威尔东盟会上狂歌劲舞
案例63: 查韦斯的“愚人节”玩笑
第八章
相辅形象:一种行政输出及其分析
第一节 “行政输出”释义
第二节 政务形象
一、 规避“小”领导形象输出
二、 规避“逆忤民意”形象输出
三、 规避“常识谬误”形象输出
案例64: 毫州市委书记李兴民检阅盛大阅兵式
第三节 会议形象
一、 会议形象输出之一:少开会、不开会
案例65: 浙江省关于会议的一项调查
案例66: 乡镇干部一年开会375次
二、 会议形象输出之二:会议成本与会议绩效
案例67: 2004年“两会”的改进
三、 会议形象输出之三:与会者的与会态度
四、 会议形象输出之四:会议质量控制
案例68: 3天会议花费304万元
第四节 视察形象
第五节 话语形象
案例69: 布什口误主打歌美国上布
案例70: 林肯葛德斯堡5分钟演说
第六节 文件形象
第七节 书稿形象
第八节 决策形象
案例71: “禁放烟花爆竹”面临的尴尬
案例72: 希思的政策研究小组
第九章
以领导者公共形象为核心的行政策划
第一节 “行政策划”及其意义
第二节 “智慧型领导”与战略策划
第三节 行政策划的技术项目
一、 行政行为(活动)策划
二、 公共舆论策划
三、 “事件”“热点”策划
四、 危机和突发事件应对策划
五、 行政文化策划
六、 领导者公共形象策划
第四节 不为浮云遮望眼:提升行政策划的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5B
The Management of Leaders’ Public Images:Shaping Constructing and Advertising Leaders’ Public Images in the Media political Er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