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审美意识探源

副标题:无

作   者:郑超雄著

分类号:

ISBN:978721901806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结合民族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对壮族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及特征,作了有益的探索。

目录


目录
前言&范阳
序&潘其旭
绪言
第一章 壮族先民制造劳动工具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从打制石器到磨光石器
第二节 石铲艺术
第三节 劳动工具纵向到横向的审美渗透
第二章 陶瓷艺术
第一节 壮族制陶工艺的产生
第二节 再现诗情画意的陶塑艺术
第三节 融合之美——瓷器
第三章 铜铸艺术
第一节 胸铃、手铃、脚铃
第二节 干栏建筑的艺术再现
第三节 扶桑树灯与凤凰灯的艺术造型
第四节 铜马、铜牌饰与铜棺
第五节 艺术奇葩——铜鼓
一 圆与数的艺术
二 “鼓唯高大为贵”的审美意识
三 祜我青春美
四 鼓乐声美
五 纹的意味
六 纹的生活美化
七 铜鼓艺术的审美影响
第四章 玉石、玛瑙、玻璃工艺
第一节 玉石、玛瑙工艺
第二节 玻璃工艺
第五章 建筑与造船艺术
第一节 原始壮族对居住环境的审美选择
第二节 建筑艺术
第三节 造船艺术
第六章 画字与碑刻艺术
第七章 服饰、发饰与织锦
第一节 服饰、发饰
第二节 壮锦艺术
第八章 宗教艺术
第一节 性器崇拜与祖形器
第二节 画身·纹身与蛇图腾艺术
第三节 漆绘招魂·猎头图
一 招魂升天图
二 猎头图
第四节 神秘的左江崖壁画
一 磅礴、雄壮、狂热
二 神秘与虚幻
三 现实的愿望
四 均衡、对称、程式化
第五节 明清石刻艺术
总论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壮族审美意识探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