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以专题形式介绍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些主要的管理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经济学模型在项目管理有关领域中的应用,这些管理领域包括:项目实施方式的选择、项目招标过程、合同成本条款、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的平衡和兼顾、项目团队和团队成员的管理和激励、不确定环境下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估和衡量以及风险条件下进行风险应对决策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等。
与一般的关于项目经济分析的书籍不同的是,《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不是着眼于项目现金流和可行性的分析,而是着眼于项目实施本身的经济过程的讨论。《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对项目管理领域中的主要经济过程的讨论,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为项目管理提供思考方法,并为项目管理方法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启示。
《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适合于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对项目管理感兴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
目录
目录
第1章 项目管理:经济学的视角
1.1 项目的定义和特征
1.1.1 “独特性”相对于“重复性”
1.1.2 “过程性”相对于“永续经营”
1.2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观点
1.3 项目管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考察
1.3.1 宏观层面的项目管理:不确定环境下的资产管理
1.3.2 中观层面的项目管理:风险环境下的契约管理
1.3.3 微观层面的项目管理:提升绩效的管理方法
1.4 本书的目标、内容和结构
第2章 项目管理环境:风险与不完全信息
2.1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
2.1.1 项目管理各领域内存在的信息不完全性
2.1.2 项目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信息不完全
2.1.3 项目的“过程性”产生的信息不完全
2.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买方与卖方
2.2.1 一般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买卖双方关系
2.2.2 项目实施过程中买卖双方的特点
2.3 风险环境下的决策和行动
2.3.1 风险环境下的决策和行动准则
2.3.2 决策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的度量
2.4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基本激励机制
第3章 自制、外包还是合作: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的权衡
3.1 三种实施方式的一般性分析
3.2 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影响项目实施方式的关键
3.2.1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曲线
3.2.2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曲线的变动
3.2.3 合作关系的产生
3.3 三种方式下主要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比较
3.3.1 自制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2 外包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3 合作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4 三种实施方式的适用性
第4章 项目投标: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博弈
4.1 基于拍卖理论的项目投标模型
4.1.1 投标机制的激励相容性
4.1.2 项目中标方的选择
4.2 对项目投标模型的讨论
4.2.1 项目经济成本估算的不同分布
4.2.2 项目经济成本估算的分布函数特性
4.3 在实际项目投标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4.4 阶段性项目中买卖双方的博弈行为
4.4.1 项目买方在后续项目谈判中的两难选择
4.4.2 项目买卖双方在后续项目谈判过程中的报价策略
4.4.3 项目买方的非价格策略
4.5 附录
4.5.1 附录1:投标机制激励相容性的证明
4.5.2 附录2:中标方选择的规划问题的求解
4.5.3 附录3:具有一般分布函数的报价的中标选择
4.5.4 附录4:后续项目谈判中买卖双方的价格区间
第5章 项目成本控制:成本风险分配在项目合同中的反映
5.1 常见的项目合同价格条款与项目成本风险的分配
5.1.1 对各种合同价格条款的分析
5.1.2 以统一的观点对项目合同价格条款的分析
5.2 对成本风险分摊率的分析
5.2.1 针对成本节约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
5.2.2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分析
5.2.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卖方努力程度
5.2.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摊率
5.3 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5.3.1 实际项目谈判过程中风险分摊率的估算
5.3.2 单一成本目标控制方式的问题分析
5.4 附录
5.4.1 附录1:项目买方和卖方效用函数确定性等价值
5.4.2 附录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风险分摊率
5.4.3 附录3:最优风险分摊率与项目风险及卖方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证明
第6章 项目质量管理:激励与监督的结合
6.1 项目合同与成本——质量目标
6.1.1 质量目标的确定
6.1.2 成本——质量双重目标下的风险分摊率和努力程度
6.1.3 对一类特定合同形式的讨论
6.2 质量检验与对项目质量的监督
6.2.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6.2.2 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6.3 市场声望与卖方的提高质量努力
6.4 附录
6.4.1 附录1:成本——质量双重目标下的努力程度和风险分摊率
第7章 项目团队激励:合作环境下的绩效奖励
7.1 项目团队激励的一般性讨论
7.2 绩效奖励方式的分析
7.2.1 无目标绩效提成方式
7.2.2 固定目标奖金方式
7.2.3 有目标的绩效提成方式
7.3 团队成员间的合作
7.4 附录
7.4.1 附录1:固定目标奖金方式下的团队成员最优努力程度
7.4.2 附录2:有目标的绩效提成方式下目标与“罚金”之间的关系
第8章 领导团队成员:任务、关系与项目环境的协调
8.1 管理学中主要的领导理论简述
8.1.1 早期的领导理论
8.1.2 权变的领导理论
8.2 领导行为:超越单纯的业绩奖励机制
8.3 有效领导:工作监控、成员关系和任务特点的协调
8.4 附录
8.4.1 附录1:最优努力水平随努力成本系数增加而下降的证明
8.4.2 附录2:领导者效用与信息完全性和成员努力代价之间关系的数值分析
第9章 风险条件下成本和进度的预测:“在险成本”与“在险进度”
9.1 “挣值”管理在进度和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及分析
9.2 “在险成本”与“在险进度”的定义
9.3 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与进度特点
9.3.1 带趋势项的成本和进度差异函数
9.3.2 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成本和进度差异函数
第10章 风险条件下成本和质量的权衡:心理因素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影响
10.1 项目买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项目风险的影响
10.2 风险偏好在选择风险应对措施中的影响——“前景理论”的解释
10.2.1 “前景理论”概述
10.2.2 对可能损失的风险偏好
10.3 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与项目风险的相互作用
10.3.1 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与项目风险可能产生的正反馈
10.3.2 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减少买方行为对项目风险的影响
10.4 附录
10.4.1 附录1: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中决策层的决策条件比较
10.4.2 附录2:相对决策倾向的判断
第11章 成功项目的文化因素:信任、沟通和参与
11.1 建立“基于共同目标下的相互信任”的项目文化
11.2 建立“充分沟通”的项目文化
11.2.1 通过“迭代式”合同解决需求与实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1.2.2 沟通不等于工作汇报
11.2.3 克服地理位置造成的沟通困难
11.3 建立“全方位参与”的项目文化
参考文献
?BI!x
第1章 项目管理:经济学的视角
1.1 项目的定义和特征
1.1.1 “独特性”相对于“重复性”
1.1.2 “过程性”相对于“永续经营”
1.2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观点
1.3 项目管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考察
1.3.1 宏观层面的项目管理:不确定环境下的资产管理
1.3.2 中观层面的项目管理:风险环境下的契约管理
1.3.3 微观层面的项目管理:提升绩效的管理方法
1.4 本书的目标、内容和结构
第2章 项目管理环境:风险与不完全信息
2.1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
2.1.1 项目管理各领域内存在的信息不完全性
2.1.2 项目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信息不完全
2.1.3 项目的“过程性”产生的信息不完全
2.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买方与卖方
2.2.1 一般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买卖双方关系
2.2.2 项目实施过程中买卖双方的特点
2.3 风险环境下的决策和行动
2.3.1 风险环境下的决策和行动准则
2.3.2 决策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的度量
2.4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基本激励机制
第3章 自制、外包还是合作: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的权衡
3.1 三种实施方式的一般性分析
3.2 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影响项目实施方式的关键
3.2.1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曲线
3.2.2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曲线的变动
3.2.3 合作关系的产生
3.3 三种方式下主要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比较
3.3.1 自制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2 外包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3 合作方式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益
3.3.4 三种实施方式的适用性
第4章 项目投标: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博弈
4.1 基于拍卖理论的项目投标模型
4.1.1 投标机制的激励相容性
4.1.2 项目中标方的选择
4.2 对项目投标模型的讨论
4.2.1 项目经济成本估算的不同分布
4.2.2 项目经济成本估算的分布函数特性
4.3 在实际项目投标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4.4 阶段性项目中买卖双方的博弈行为
4.4.1 项目买方在后续项目谈判中的两难选择
4.4.2 项目买卖双方在后续项目谈判过程中的报价策略
4.4.3 项目买方的非价格策略
4.5 附录
4.5.1 附录1:投标机制激励相容性的证明
4.5.2 附录2:中标方选择的规划问题的求解
4.5.3 附录3:具有一般分布函数的报价的中标选择
4.5.4 附录4:后续项目谈判中买卖双方的价格区间
第5章 项目成本控制:成本风险分配在项目合同中的反映
5.1 常见的项目合同价格条款与项目成本风险的分配
5.1.1 对各种合同价格条款的分析
5.1.2 以统一的观点对项目合同价格条款的分析
5.2 对成本风险分摊率的分析
5.2.1 针对成本节约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
5.2.2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分析
5.2.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卖方努力程度
5.2.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摊率
5.3 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5.3.1 实际项目谈判过程中风险分摊率的估算
5.3.2 单一成本目标控制方式的问题分析
5.4 附录
5.4.1 附录1:项目买方和卖方效用函数确定性等价值
5.4.2 附录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风险分摊率
5.4.3 附录3:最优风险分摊率与项目风险及卖方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证明
第6章 项目质量管理:激励与监督的结合
6.1 项目合同与成本——质量目标
6.1.1 质量目标的确定
6.1.2 成本——质量双重目标下的风险分摊率和努力程度
6.1.3 对一类特定合同形式的讨论
6.2 质量检验与对项目质量的监督
6.2.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6.2.2 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6.3 市场声望与卖方的提高质量努力
6.4 附录
6.4.1 附录1:成本——质量双重目标下的努力程度和风险分摊率
第7章 项目团队激励:合作环境下的绩效奖励
7.1 项目团队激励的一般性讨论
7.2 绩效奖励方式的分析
7.2.1 无目标绩效提成方式
7.2.2 固定目标奖金方式
7.2.3 有目标的绩效提成方式
7.3 团队成员间的合作
7.4 附录
7.4.1 附录1:固定目标奖金方式下的团队成员最优努力程度
7.4.2 附录2:有目标的绩效提成方式下目标与“罚金”之间的关系
第8章 领导团队成员:任务、关系与项目环境的协调
8.1 管理学中主要的领导理论简述
8.1.1 早期的领导理论
8.1.2 权变的领导理论
8.2 领导行为:超越单纯的业绩奖励机制
8.3 有效领导:工作监控、成员关系和任务特点的协调
8.4 附录
8.4.1 附录1:最优努力水平随努力成本系数增加而下降的证明
8.4.2 附录2:领导者效用与信息完全性和成员努力代价之间关系的数值分析
第9章 风险条件下成本和进度的预测:“在险成本”与“在险进度”
9.1 “挣值”管理在进度和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及分析
9.2 “在险成本”与“在险进度”的定义
9.3 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与进度特点
9.3.1 带趋势项的成本和进度差异函数
9.3.2 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成本和进度差异函数
第10章 风险条件下成本和质量的权衡:心理因素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影响
10.1 项目买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项目风险的影响
10.2 风险偏好在选择风险应对措施中的影响——“前景理论”的解释
10.2.1 “前景理论”概述
10.2.2 对可能损失的风险偏好
10.3 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与项目风险的相互作用
10.3.1 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与项目风险可能产生的正反馈
10.3.2 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减少买方行为对项目风险的影响
10.4 附录
10.4.1 附录1: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中决策层的决策条件比较
10.4.2 附录2:相对决策倾向的判断
第11章 成功项目的文化因素:信任、沟通和参与
11.1 建立“基于共同目标下的相互信任”的项目文化
11.2 建立“充分沟通”的项目文化
11.2.1 通过“迭代式”合同解决需求与实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1.2.2 沟通不等于工作汇报
11.2.3 克服地理位置造成的沟通困难
11.3 建立“全方位参与”的项目文化
参考文献
?BI!x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ject managemen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